記得數次轉世經歷的谷監司

感恩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無神論者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人死如燈滅」,然而這種論調卻是錯誤的。人的真實生命其實並不會隨著肉身的死亡而消失,過去古人說的轉世輪迴、善惡報應都是真實存在的。做了惡事,則一定有惡報。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清代古籍《秋燈叢話》中記載的一個記得數次轉世經歷的人。

清朝時,在山西有一位姓谷的監司(「監司」就是負責監察的地方長官)。這位谷監司是一位能記的自己數次轉世經歷的奇人。在他所能記憶的第一世中,他是一個貧困的教書先生,借住在寺院的房子中。當時寺院裡的僧人把化緣得來的銀錢藏在爐灰之中,這一切恰巧被他看見了。就像人常說的「饑寒起盜心」那樣,他最後心生邪念,將僧人化緣得來的錢偷走了。然而有錢的日子還沒過幾天,他就死了。他死時元神從身體裡出來,就見到一位老年婦女前來帶他走。他們走了沒多遠,在經過一個大火坑時,那個老年婦女突然一掌把他推了下去。

等到他再次醒來時,只見自己在驢棚裡,低頭再看自己竟然變成了一頭剛出生的小驢。再看周圍的環境,居然就是在上輩子借住並偷盜過的那個寺院裡。當時,他就知道自己一定是因為偷錢而遭報了。過了一段時間,等小驢稍稍長大一點,就開始給寺院幹活了,非常累,非常辛苦。有好幾次他都想乾脆跳到山谷裡自殺算了,早點結束這輩子當驢的痛苦,但轉念又一想:惡有惡報,要是自己上輩子行惡偷錢的孽債沒有還完就死了,下輩子一樣要接著還債,一樣很痛苦,說不定到時候神還治他一個自殺之罪,那樣下輩子就更痛苦了。這樣他就努力堅持給寺院幹活,希望早日把債還完。這樣經過了八年,那頭驢累死了,他的元神才從驢身中出來。這時他又見到了上次引導他轉世的那個老年婦女。

這次那個老年婦女把他帶到一個大水池邊,再次把他推了進去。這次只覺得遍體清涼,再看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嬰兒,激動之餘開口說道:終於再次當人了。豈料周圍的人一聽這個剛剛出生的嬰兒竟然開口說話了,頓時大為驚訝,最後一些沒有見識的人竟然把他當成妖怪給淹死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再次投胎當人,出生在一個谷姓人家。這一世,他生怕再次被人淹死,於是閉口不說話,被人當成啞巴。等他長到幾歲大的時候,一日他外出時,見到一個同村的小孩帶著書從私塾中回來。因為他自己記得的第一世是個教書先生,所以就把那個小孩的書拿過來看,還說到:你長這麼大還在讀小學呀!於是那小孩大驚,到處跟人講:谷家的小啞巴竟然會識字會說話。他這一世的父親知道後,詳細問他,他才開口說了前生的事情。隨後父親就為他請了家庭教師,要他好好讀書,最後他少年時就中了科舉,開始當官,直到後來當了監司。

(本文摘編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是有元神的,普通人的元神都在輪迴之中。然而許多被無神論洗腦後的中國人卻不相信,認為人死如燈滅。其實現在許多科學家不僅相信人有元神,而且還在著手研究輪迴轉世等相關的現象。我現在就跟大家分享一則清代古籍《夜譚隨錄》中記載的真實的輪迴事件。
  • 您是不是很好奇,在您現在的生活裡, 感情、事業、健康、財富、人際關係,為什麼許多事情重複的發生,卻又難以解釋? 真的有前世嗎?如果有的話,知道了對您有什麼幫助? 如果沒有前世,人類的大腦為什麼產生這樣奇怪的過程?
  • (據中廣新聞報導)英國一名48歲的商人(菲利浦)自稱是希伯萊國王轉世,在過去10年中接連誘使7名女性成了他的妻子,他的第11個孩子也將在下個月誕生。
  • 常人對自己輪迴轉世的故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淡忘了。我卻因為修煉大法的緣故,記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多。因自幼雙目失明,不能親自把自身轉世經歷詳細記載下來,以證實大法的真實偉大和生命存留到今天的真實意義。

  • 這纖若琴弦的柔絲
    不是霏霏的細雨
    分明是我
    孑影獨行前
    一排排轉世的淚滴
  • 最近幾年,大陸流行穿越小說和電視劇,故事說的是某個人死後,靈魂出竅,但身體卻被幾百年或幾十年後的靈魂占據,通俗的說就是「借屍還魂」。
  • 有輪迴轉世的研究案例顯示,一名比利時女童擁有遙視(clairvoyance,又稱千里眼)這種超能力,並記得前世是藥劑師。她準確說出了前世工作的藥房所在地,而且經證實為真。
  • 有輪迴轉世的研究案例顯示,一名芬蘭男童在過世後再次轉生為前世母親的兒子,續接前緣。儘管他這一生的父親與前世不同,但他這一生的長相卻與前世相似。
  • 關於幽冥界的一手資料!人離世後到底會經歷什麼?靈魂離體時有何感受?作惡之人,念誦佛經有用嗎?
  • 輪迴轉生的故事,在古代就有,本文是轉生富少,循著前生記憶找家人的故事。他們記憶中的前生事,一一有依據。人們隨著他們的記憶指引,重現往日一切故物,慨嘆萬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