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美國建國元勳富蘭克林(58)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美法結盟

美軍的薩拉托加大捷,使倫敦的股市大幅度下跌,也使美法間幾乎陷於停頓的外交進程出現轉機。
  
得到消息的當天,美國使團便給弗爾仁尼發去了緊急公文,阿瑟‧李也寫信通知了西班牙大使。兩天以後,法國外務部官員康拉德‧亞歷山大‧傑拉爾德訪問帕西,帶去了弗爾仁尼的祝賀,並邀請美國使者重新起草關於結盟的談判建議書。
  
12月7日,富蘭克林草擬了建議書,次日由譚波爾呈遞給法國外交部。12日,美國使節秘密地來到約定的地點和弗爾仁尼會晤。到了那裡,弗爾仁尼和傑拉爾德已經等在那裡了。寒暄過後,富蘭克林、迪安和阿瑟‧李便靜等弗爾仁尼開口說話。因為這實際上是對9月份美國使者遞交的備忘錄的答覆。由於美國的戰局發生重大變化,他們期待儘早達成結盟,以明確兩國的關係,加快獨立戰爭的勝利進程。
  
然而,弗爾仁尼緩緩地說:「由於西班牙尚未明確表態,法國政府目前還不能有所作為。」他說,他的信差已經前去馬德里,一個星期內便可返回。富蘭克林他們三人聽了這話,不由得有些失望,聽著弗爾仁尼又說了一通稱讚美軍、並鼓勵美國使者耐心等待的話以後,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冷冷地作別,回去了。
  
僅僅過去了5天,傑拉爾德又來到帕西,告訴使團的成員說,法王陛下和他的參事會已經決定要結盟,只是出於對西班牙的尊重,才在技術上暫時不能締結條約。一旦信使從馬德里返回,一定會有個交待。
  
看到法國外交部方面如此急於安撫自己,美國使節們尤其是富蘭克林並不感到奇怪,因為他們已經得知,英國的密使文特沃思已經在巴黎,抵達日期正是他們和弗爾仁尼秘密會面的那一天。
  
而對這樣的外交局勢,富蘭克林認為,不能就這樣坐等法國方面下決心,不能任由他們選擇結盟的時機,因為獨立戰爭急需盟友,前線的美軍將士不能等。一個薩拉托加大捷並不能保證戰爭從此進入坦途。
  
「要向法國施加壓力,迫使他們感到結盟的迫切性。」富蘭克林考慮了一番,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對!這個壓力只有來自英國,要在英國人身上做文章!」富蘭克林下了決心。
  
英國的喬治三世一直不相信文特沃思和班克羅夫特報告的美法結盟的可能性,直到薩拉托加英軍吃了敗仗,才同意了諾思那已經過時了的和美國和解的計劃。12月6日,文特沃思領受了試探富蘭克林和迪安的立場的指令,向巴黎出發了。
  
英國諜報機構早就認為阿瑟‧李行事決絕,凡事沒有商量餘地,只有問富蘭克林或迪安才有可能達成妥協。文特沃思到了巴黎以後,幾天之內便找迪安會談了兩次。文特沃思談到,英國內閣被迫同美國進行戰爭是違背他們意願的,現有希望糾正這一錯誤。

他們準備使英美關係恢復到1763年以前的狀態,並廢除自那以後的一切迫害性法令。英國則仍然保有對北美殖民地的商業壟斷權。迪安則回答以:「美國必須獨立。」文特沃思聽了,微笑著說,一切幫助達成美英雙方諒解的美洲人將從英國王室得到貴族封號、財富、高官顯職。迪安聽到此,默然了。據說他和文特沃思之間還果真達成了些不光彩的交易。若果真如此,他就扮演了一個兩面服務的角色。
  
富蘭克林知道迪安在和文特沃思接觸,但他自己拒絕見文特沃思。他向弗爾仁尼轉交了一封信,信是由一個不具名姓的人從倫敦寫給班克羅夫特的,信中詢問美國是否能接受「略次於獨立」的條件。
  
這時,文特沃思在巴黎的出現,已經引起了流言,說如果法國不承認美國的獨立,美國將會和英國重修舊好,並參加英國對法國、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領有的諸島的征服戰爭。作為一個有才幹的外交官員,弗爾仁尼不相信這些流言。他知道,一旦美國重回英帝國的治下,法國對英戰爭將不會發生。他不能肯定,文特沃思此來的目的是什麼,是想阻止美國使者同法國的結盟談判,還是僅僅使法國不信任那些使者呢?抑或是富蘭克林狡黠地導演來使法國人頭痛,急於結盟的伎倆?

弗爾仁尼清楚地瞭解英、法、美國之間的利害關係,他可以用那些流言去打動法王路易十六。同時他多派密探把文特沃思監視起來。據說,文特沃思被密探看得太緊,不得不燒燬了文件,以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在巴黎的朋友們也迴避見他。英國大使斯多蒙特為了幫助他脫離窘境,帶他去謁見了法王。而弗爾仁尼也邀請他吃飯,以便自己能就近觀察他。
  
住在帕西村的富蘭克林把各方動靜都看在眼裡,他計策已定,只是不動聲色地等待時機。
  
在薩拉托加美軍大捷後匆匆赴回倫敦照料自己的股票生意的班克羅夫特返回巴黎後,文特沃思立刻就得知了富蘭克林從英國的反對派那裡收到了信。 12月25日,他寫信向上司艾登說明,當前明智的做法是向美國使節允諾一切——不論以後兌不兌現,要盡一切努力阻止美法結盟。他自己則通過班克羅夫特約請富蘭克林面談。富蘭克林又拒絕了。
  
到了12月31日,西班牙的答覆終於到了。西班牙反對簽訂同盟條約,法國要簽約,只能單獨行動。
  
得知這一消息後,富蘭克林給了法國政府幾天時間去考慮、盤算。然後,他答應文特沃思於元月6日見面,但事先規定,不得言及給使節個人的報酬等等。
  
英國間諜文特沃思到了帕西,受到美國使節富蘭克林的親切接待。文特沃思「用一些恭維話使談話開始了」。他提醒富蘭克林他舊日是如何珍視帝國的統一而反對美國獨立,但富蘭克林說,「他曾持有的任何不同看法,都只在它產生出來的那個時期才有意義」。
  
當文特沃思提出由富蘭克林起草一份建議書時,富蘭克林想起了當年和巴克利、福瑟吉爾談判時的許多細節,回答道,不,他不打算那樣做,因為紙上的東西,往往「讓人感到不滿意,或是被人理解得過了頭」。說完,他忽然動了感情,怒氣衝衝地談到被英軍燒燬的城鎮,英軍對戰俘的虐待等等。
  
文特沃思說,「如果能使這樣一個生氣勃勃、蒸蒸日上的民族的精力和決斷引向友善、團結和繁榮,英國和美洲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富蘭克林回答說:「我相信我會對此十分滿意,可是美國人民的鬥志如此高昂,除了獨立,其他什麼都會聽不進去」,而其他國家也會和合眾國簽訂「公平合理」的條約。
  
這時,文特沃思試圖勸說富蘭克林前往倫敦作進一步商談,富蘭克林卻回答說,「要去可以,但我必須得到使團的正當授權。我沒有這個權力,只能作彬彬有禮的對話」。
  
這時,迪安進來了。於是,什麼結果也沒有,會談便結束了。富蘭克林、迪安和文特沃思、班克羅夫特一道去餐室就餐。
  
實際上,這次會談是富蘭克林計劃好的一盤棋中關鍵的一步。為它選擇的時間是適宜的,法國政府已不能再考慮西班牙這個因素;它的地點適宜,在美國使團的駐地和曾兩次拒絕見面的富蘭克林面談;它持續進行了兩個小時之久,儘管富蘭克林一直在虛與逶迤,迴避談任何實質性問題,但在任何局外人看來,在這樣長的時間裡,足以談成許多問題。

它的確令法王和他的朝臣及政府極為不安,他們這時看到,美國即將倒向英國,要拉住它,只有締結盟約。就在富蘭克林和文特沃思會談的第二天,就在文特沃思還在暗自思忖還去不去帕西一趟,想去,又覺得不值得時,法王的參事會投票表決,贊成同美國簽訂條約、締結同盟。富蘭克林大功告成。

元月8日,傑拉爾德來到迪安在巴黎的住所和美國使節們會談。大家見過以後,傑拉爾德提了3個問題以後,請使團準備答覆,然後離開一段時間,以便使節們商議。
  
過了一個小時,富蘭克林剛把兩個問題及它們的答案寫了下來,三個人還沒有在第二個問題上達成一致,傑拉爾德就回來了——他急於知道問題的答案。
  
原來,那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需要怎樣做才能使美國使節承諾不聽取英國關於英美聯合的建議?富蘭克林和其他兩位使者一致的回答是:「使團早已提議簽訂友好和貿易條約,但至今沒有達成。立即簽訂該項條約當即刻消除他們在這一問題上的疑慮,使其依靠法國盟友以便堅決摒棄英國向他們提出的、不以他們在政府和貿易上之完全自由和獨立為基礎的和平建議」。
  
看到這樣的書面回答,傑拉爾德微微點了點頭,隨即神情莊重地說,他現在有幸告訴各位,國王已有口諭,法國將簽訂條約。至此,延宕了一年之久的簽約,終於由法國方面最後走出了主動的一步,而它所要的承諾只是美國不得和英國媾和。是富蘭克林利用了英國的密使布成疑陣,迫使法國下了決心。刺探了那麼多情報的間諜班克羅夫特在締約前這一段時期的通風報信,實際正為富蘭克林所用。富蘭克林的傳記作者說他在爭取盟友的戰線上打了一個和薩拉托加一樣的大勝仗,是不過分的。
  
將要簽署的《美法友好和通商條約》和《美法同盟條約》的內容大致是:法國將幫助合眾國取得獨立,美國則在法英之間爆發戰爭時幫助法國作戰;任何一方未得另外一方同意,不得單獨同英國媾和,雙方同意在美國的獨立用條約形式肯定下來之前不放下武器;在貿易方面,法國和美國互為貿易最惠國,一般來說,兩國的港口向對方自由敞開。美國的獨立戰爭從此得到法國這個歐洲大陸強國作為盟友,勝利有了更多的保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與佛蘭克林在英國乃至歐洲的學術圈子裏廣交朋友、聲名大長同時,英國政界的最高當局英王和內閣對他卻懷有另一種感情。
  • 在耶誕節那天,他在《公眾廣告》報上刊登了一篇聲明,說明那兩人對此事一無所知,毫無干係,“是我一個人得到這些有關信件,並將他們轉寄到波士頓的。惠特利先生不可能傳遞它們,因為這些信從來就不在他的手中;而出於同樣的理由,坦普爾先生也不可能取走它們。”
  • 不論卡薩姆是從統治手法和統治後果的選擇來考慮,而佛蘭克林則是出自真誠的政治理想,兩個人在一點上是相同的,即設法恢復英國和北美殖民地和諧統一的關係。這一點就成為他們後來合作的基礎。
  • 離鄉背井10載有餘的富蘭克林回到了費城市場街那已經沒有了妻子身影的家。那所房子矗立在那裡已經10年了,但對他來說還是新的。富蘭克林和女兒薩拉、女婿理查德‧貝奇敘過久別之情,尤其是黛博勒去世的前前後後,好一番痛惜、傷心又夾雜著父女重逢的歡欣之後,一家人平靜地生活在一起了。
  • 富蘭克林在啟程去坎布里奇之前當選了賓州議會議員,11月15日他回到費城時,議會正在開會;在大陸會議方面,11月16日他受命安排兩艘快船運送郵件;第二天,他被選入委員會處理殖民地俘獲的敵船和貨物;23日,被派入一委員會處置那些拒絕接受大陸幣的人;29日,他受命加入了一個秘密的5 人委員會,任務是「和我們在大不列顛、愛爾蘭和世界其他各地的朋友們進行通信聯繫」,即處理外務。此即美國國務部門的前身。
  • 回到費城以後,富蘭克林逐漸地康復了,但他的痛風病,「使我從你上次離開我們後一直沒有參與大陸會議和大家的工作,因此對發生的事知之甚少,只知道正在醞釀起草一份獨立宣言」,他在6月21日寫信這樣告訴華盛頓。
  • 《獨立宣言》的公諸於世,意味著一個新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誕生了。這個國家從她降生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傾覆的危險。就在《獨立宣言》問世的前一天,3月間從波士頓退到哈利法克斯的豪將軍的軍隊在得到擴充休整後,在斯塔騰島登陸。
  • 然而,在法國人心目中,富蘭克林是英雄,是他領導了北美殖民地的反叛來反對腐敗了的舊社會秩序。由於他很少在外露面,使得人們更加喜歡他,想見他。一時間,希望得到他的簽名成為一種時尚。富蘭克林在法國人中的如此印象對他的使命是有益無害的。
  • 富蘭克林住到帕西以後,由於他的名氣和事業,幾乎被信件和來訪者壓得透不過氣來。任何人只要想起關於美洲的話題,或多少知道一些情況的,都給富蘭克林寫信;商人們則沒完沒了地申請到美洲去經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