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故事:張良敬老 三趨圯橋終得道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91
【字號】    
   標籤: tags:

張良,字子房,漢朝開國功臣,封為留侯,為大司徒(注1)。

張良小時候,路過江蘇省下邳縣的圯橋,正颳刮著大風雪,那時他遇到一位頭綁黑頭巾,身穿黃衣的老人,把鞋子掉到橋下了。老人看著張良說:「小孩,幫我把鞋子拿上來。」張良毫無厭煩之意,馬上幫老人下橋撿鞋,雙手奉上。老人伸出腳來穿鞋,張良更恭敬的幫他穿上。老人笑著說:「這孩子可以教啊!明天一早來這裡,我有東西要教你。」

隔天一早天快亮的時候,張良就依約前來,老人已經在那裡了,老人說:「我們約定好了,你卻比我晚到,不能把道傳給你。」如此跑了三次,第三回張良先趕到了,且毫無倦怠之意,老人很高興,拿書給他說:「讀此書可為帝王師,如果要再求教於我,就到山東省穀穀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張良讀這本書後,能隨機應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人稱這本書為「黃石公書」。用此書修身,能修煉氣功,辟穀穀(注2)斷食,進而身體輕盈,得道成仙。

張良屍解(注3)離世後,埋葬在陜西長安的龍首原。西漢末年赤眉之亂,農民組成赤眉軍,到處捕殺官員和軍人。當時有人挖出張良的墓,只見到黃石枕,石枕忽然淩空飛去,有如流星,卻沒看到張良的屍身和衣帽。

張良登仙位,為太玄童子,常年跟隨太上老君(對道家始祖老子的尊稱)於仙境。他的第八代孫子張道陵出家修道,於鶴鳴山白日飛升(注4),得道成仙後,到崑崙山朝見西王母,張良也前往參加盛會。(取材唐代杜光庭《仙傳拾遺》)

注1:大司徒,主管教化之官,與大司馬、大司空並列三公。

注2:辟穀榖,道家修煉法,不吃五穀以達成仙。

注3:屍解,道家圓滿的形式,修煉得道後,假託一物化為屍,但已登仙,並未真死。

注4:白日飛升,相傳道家得道真人修煉成功後,肉身已修成道體,可帶著道體升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桓闓,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拜華陽陶先生為師,做一些雜務活兒,默默無聞的干了十幾年。他性格沉靜謹慎,幹完了活兒,就什麼也不干。
  • 清朝時,有位李姓書生在嶗山讀書。而嶗山傳說是道家仙山,久而久之的李姓書生也受那裡的氣氛感染,漸漸萌生了出家修道的念頭。
  • 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有一個著名的道士,名叫劉一明,他少年時曾得過大病,後幸遇真人賜方,得以除病,病好後外游訪道,也有些奇遇。他後半生則一直隱居在甘肅榆中縣棲雲山、興隆山一代修道,將那裡很多原來破敗的道觀都又修好了,香火繚繞。因為他學識淵博是個全才,許多達官顯宦、富豪人家都願結識他,所以在社會上比較有名氣,甚至被人譽為道教全真派第十一代宗師。其實他這個「宗師」也只是人給他封的,是在宗教中的一個職務、地位吧,代表不了他就是修成的高人。其實他雖然終其一生苦苦慕道,但卻始終未得道家真傳。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他三失得道機緣的故事。
  • 道家高人王重陽有一位弟子名叫劉處玄。這劉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山東掖縣人,生於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二年(西元1152年)。於南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1168年)拜王重陽真人為師,得道法傳授。
  • 晉代有位人稱「麻衣子」的著名道人。據說他出家前俗名李順甫,關中人,因他生性節儉,修道後常穿麻衣,故而人們稱呼他為「麻衣子」。相傳流傳於世的《麻衣神相》一書即為這位麻衣子所作。
  • 黃尊師居住在茅山,道術精深玄妙。有一個砍柴的人,在岩洞中拾到古書十幾頁,自己認為是仙書,於是送到黃尊師那裡去,懇切地請求拜黃尊師為老師。
  • 全真七子中的馬鈺與孫不二在出家前曾是夫妻。
  • 看來人生天地之間總要做些好事,大難來時方有救星。
  • 曾加入紅襖軍的那些人中,只有聽丘處機勸說退出的那一部份人平安活了下來,其餘的都被金或南宋給消滅了。
  • 劉處玄醒後,果真又苦苦修煉了一番終於去掉了色慾之心,最終圓滿功成,成為「全真七子」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