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緬邊境漂流:甲良族帥哥(1)

Sam Lai

人氣 1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住在學校宿舍裡頭了。國中也住校,高中也住校,一直到現在24歲了,還是住在學生宿舍裡,過著團體生活。」接受獎助計劃的TOPS實習生彭(Pong),緩緩地說著,有如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聽他說起,因為村落中沒有學校,從七歲起便得寄宿鄰鄉小學宿舍裡,開始了他將近15年的宿舍團體生涯。年幼的他早早只能離家,和父母家人聚少離多,小小年紀只能學會照顧好自己的本領,雖說這是泰緬邊境許多山區孩童的經歷,但心中不免仍感到鼻酸難過。

彭是位來自山區部落的泰籍甲良族(Karen)青年,個性溫文,笑容迷人,對於新鮮有趣的事物總充滿著好奇,以及對於美好未來的憧憬。其實,彭的想望和台灣許多青年並沒有太大差別,即便生命際遇卻如此截然不同。

四年前,彭申請了TOPS獎助計劃,順利成為工作隊實習生,食宿起居都在用竹片搭建成的學生宿舍,雖顯得有些簡陋但算是基本設施齊全。平時,至工作隊辦公室協助處理事務,並且隨同工作人員前往偏遠山區或緬甸社區,學習服務計劃的推展事務。週末時間,則在美索鎮上的社區大學,修習兩年制社區發展工作的課程。

雖然彭年紀尚幼便得遠赴百公里外的省城就學,但是相對於村落中其他失學孩童和四處打零工青年,他仍算是幸運些的。村中生活困頓的情景幾乎成為了常態,彭的 父母雖然不識泰文,也從未曾上過學,只能依靠雨季時期在山坡上種植旱稻,以及採集野菜辛勤勞作以換取填飽肚子,但能希望彭能去讀書,不用再爸媽希望他讀書 不用再過上吃不飽的苦日子了。

「在村落裡的父母,常得走上數公里山路才能找到一塊適合種植的山坡地,種植雖然大片的旱稻,但始終比不上水稻的豐收產量。陡峭的山坡,登上爬下地種苗除草,更是勞累無比的辛勤。」彭訴說起在山上的生活。

他接著這麼質疑起:「甚至,已經越來越難找到耕作的坡地,因為政府禁止我們再開墾耕種了。只是,不種稻米,人們得吃什麼呢?!」泰國政府以林地保護的法律條款,嚴格地限制了甲良族傳統焚耕輪作的生活型態,卻始終未能針對山地部族給予適當的協助。

在求學過程中,彭是學校裡少數的甲良族學生,而深竣的臉孔,帶著濃厚口音的泰語,仍讓他很容易地被區分為其他同學口中的–山地人。「無論是日常相處或課堂報告,總會被同學們嘲笑我的泰語說不標準,當時我常會感到自卑。希望別人不要發現我是甲良族人。」彭回憶起在中學時期的窘境。

雖然彭的學業成績稱不上優秀,但聰明靈活的腦筋,以及忠厚誠懇的態度,仍贏得了師長們的讚許。農業職校畢業後,他發現課堂上的所學,缺乏了適當的林地政策和農業協助資源,根本無法實際運用在村落裡,家裏的經濟情況仍就無法改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泰緬邊境漂流:美索(Mae Sot)與甲良族(Karen)
泰緬邊境漂流:梅道診所
泰緬邊境漂流:一場奇幻之旅的展開 (1)
泰緬邊境漂流:一場奇幻之旅的展開 (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