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欣賞】──棋盤山

竇一虎越求越沒有
袁榮易
font print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薛丁山(汪勝光飾演)與竇仙童(劉珈后飾演)打鬥中,彼此產生好感。

【大紀元9月28日訊】民國初年,有三位京劇演員對京劇演出的詮釋,十分用心,給予後來京劇演員深遠的影響,他們是譚鑫培(老生)、楊小樓(武生)與王瑤卿(旦)。他們能把劇中人物演的很鮮活,不是不加思考的照老套搬,而是將演法精緻化,把京劇處理成一門真正的藝術。

譚與楊是演什麼像什麼,挑戰性高的角色,總要想盡辦法把他演好。王瑶卿卻是另一種辦法,他注重順其自然,演員個性怎麼樣,就挑適合他個性的角色去演,這樣既不費力,又能充分發揮演員自己的特色與潛能。例如受他指點的四大名旦,演出各自最擅長的戲碼。

王瑤卿幽默風趣,是個自由派,富有包容力。北京前門煤市街大馬神廟胡同的王氏寓所,成為藝文沙龍,每晚大家在這裏聚集,暢所欲言的談戲論藝,數十年如一日,眾多名伶以及文人雅士,感受著受他薰陶的快樂時光。

王瑤卿(1881-1954)在清光緒、宣統年間,才二十幾歲時,他將秦腔《棋盤山》改編成京劇演出。從這齣京劇裏,看的到王瑤卿的新見解,戲排的很熱鬧、很新穎。以前舞台上下場門,被稱為「鬼門道」,意思是舞台演的是已作古的古人,屬於另一個時空,不是現實。這形成一種距離,讓觀眾保持理性的觀察。「鬼門道」這個名稱,很有發人深省的味道。

王瑤卿《棋盤山》中的設定,比較不是這樣。他渴望一種新的型態,融入現實生活,也就是強調生活的趣味,而非鬼門道那種與世俗疏離的發聾振聵,寓有教化色彩的內涵。所以他對角色的塑造,強調的是使人易於親近,也強調角色明星化充滿眩耀的色彩。這種設定讓原本以劇情為重的京劇,逐漸演變成演員為重,在唱唸、身段、扮像上著力。他拉近演員與觀眾的距離,使演員成為大眾心目中的偶像。聰明的王瑤卿,他準確抓住了民國時代新興的中產階級市民的趣味。


《棋盤山》山寨竇一虎(黃毅勇飾演)在妹妹竇仙童(劉珈后飾演)面前誇下海口,要把糧草奪上山來;竇仙童有些擔心會不會成功。


竇一虎(黃毅勇飾演)見到薛金蓮(陳長燕飾演)以為自己穩操勝券,沒想到薛金蓮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


薛金蓮(陳長燕飾演)打敗竇一虎,耍下場花,顯得志得意滿。


薛金蓮(陳長燕飾演)與竇仙童(右,劉珈后飾演)會陣,薛金蓮剛剛才打了勝仗,所以人很驕傲,不把竇仙童當一回事。


薛金蓮與竇仙童兩人都使用掛一排穗子的雙刀。國光劇團演出。


薛丁山(背影,汪勝光飾演)與竇仙童(右,劉珈后飾演)打鬥,竇仙童封住薛丁山的攻勢。

《棋盤山》情節是唐將薛丁山兄妹,率兵前往鎖陽關救駕;薛金蓮行經棋盤山,山寨竇一虎很愛慕薛金蓮,薛金蓮毫不理會。竇一虎的妹妹竇仙童武功高,劫持薛金蓮,以使薛丁山就範。竇仙童成就自己與薛丁山的婚事,卻無暇幫助兄長竇一虎。著急的竇一虎,拼命求人;但他是一頭熱,每求皆落空,惹的觀眾哈哈大笑。

戲中薛金蓮(近乎花旦)、竇仙童(近乎正旦)都可統稱為刀馬旦(都說京白),因為要表現戰鬥的場面,得有武打的功夫。兩人都是使用掛一排穗子的雙刀,舞動起來十分美觀。起先,薛金蓮打敗竇一虎正洋洋得意,她初生之犢,不知強中還有強中手。

這時竇仙童出場要搶薛金蓮的糧草,竇仙童麻利又穩重,唱腔、身段就是個大將之風,她唱搖板轉流水:「為劫軍糧下山嶺,押定陣角須小心。適才嘍囉報一信,唐營有個女將軍,桃花馬、雙利刃,與我不差半毫分;哪家女子有本領,居然也有上陣的人?我把她人好一比,好比那綿羊見虎怎戰爭」。兩美爭豔,看的觀眾好不開心。王瑤卿就是善於排演這種喜劇。

但到中共竊國,他受命為一些新戲編腔。例如《白蛇傳》(田漢編劇,田漢是個學者,對京劇明明是個外行),白素貞唱「你忍心將我害傷,……」王瑤卿編這段控訴許仙的新唱腔,就依共產黨要的帶著歇斯底里的味道。中共恭維他「革新創造」,其實別有目的。只不過是假借他,為情緒激昂的樣板戲鋪路。樣板戲那種十足煽情的鬥爭、對立、喊口號,稍微懂一點傳統京劇的人都明白,那是灑狗血,不登大雅之堂。王瑤卿是個很願意幫助別人的人,如果他看到後來京劇都變成什麼樣子了,他就知道上了大當,一定會悔不當初,白給人家當成墊腳石。@*


薛金蓮(陳長燕飾演)不敵竇仙童(右,劉珈后飾演),落馬在地。


薛丁山(汪勝光飾演)趕來救薛金蓮,薛金蓮悻悻而退。


薛丁山(汪勝光飾演)與竇仙童(背影,劉珈后飾演)架起武器,預備戰鬥。從竇仙童背部可看到她頭戴蝴蝶盔,插翎掛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從康熙皇帝起設置宮廷戲,積極收集編纂劇目以供演出。到了乾隆時期成套的戲曲已是洋洋大觀,如《昇平寶筏》演西遊記故事、《昭代簫韶》演楊家將故事,而《忠義璇圖》演的是水滸傳的整套故事。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有清一代,全國各地都發展出自己當地特色的戲曲,對於移風易俗起了很大的作用。儒家的禮教,調和了戲曲,使中國民風出現一種活潑性,對事情的看法較有彈性,不致於刻板或不通人情。
  • 去年底的電影「葉問」,造成很大轟動。在廣東佛山,葉問如同平常人一樣的生活著,善待妻子小孩,對朋友也很好;除了練武,平日就愛去茶樓飲茶,品味飲食文化。葉問不喜張揚,有人找上門來比武,他關門比試,旁人無法得知輸贏。這樣一位低調的武術家,卻引起許多觀眾共鳴,被他喚起一些甚麼來。

    京劇也有類似不張揚的一齣戲《打青龍》。在赫赫有名的楊家將府中(天波府),不起眼的一個角落,卻有一個燒火的小丫頭擁有傑出的武功。楊家將的環境,許多人習武,這位丫頭楊排風,也受到薰陶,她不知苦不知累,一有空她就勤練,練成了常人所不能及的蓋世武功。

  • 武生的開蒙戲,通常是《石秀探莊》連著《林沖夜奔》一起學,這兩齣都是崑腔戲,詞藻典雅固然可以變化演員氣質,增添斯文氣,最特別的是兩齣戲所表現的空間大不相同。《林沖夜奔》是沿著一條道路,往前直奔;《石秀探莊》則是在莊內錯綜巷弄中穿梭,平面區域分叉轉彎,使人迷失其中。學會這兩齣戲等於學了兩種不同的空間型態,往後再演他戲,就能很快溶入背景。武生的武功技法配上各種空間背景,身段表演契合、腳步兒篤定不慌亂。
  • 《七星廟》又稱《佘塘關》,是芙蓉草(趙桐珊)的常演劇目,原來是一齣梆子戲,芙蓉草飾演活潑聰慧的佘賽花,不慌不忙,解開一樁被父親搞砸的婚事,而能嫁給自己的意中人。

    從前的婚姻有父母做主。佘賽花的父親佘洪,將女兒許配給楊家(楊繼業),但是一念的干擾,他竟又將女兒許配給崔家(崔龍)。這下事情糟糕了,一家女兒吃了兩家的茶,這兩家誰也不肯退讓。佘洪拿不出解決的辦法,佘賽花怎麼經歷這個死關?

  • 共產黨嚴厲管制傳統京劇,舉凡『宣傳封建迷信』的戲都不准演出。1962年72歲高齡的姜妙香(1890-1972年)加入共產黨,他生平有齣叫座的名劇《小顯》(又名《羅成托夢》),共產黨統治後,早就沒能再演出過,即使他加入共產黨也不能為他解禁。
  • 這齣戲戲份較重的是僕人趙旺與丫鬟荷珠,他們基本上不是自私的人。其實他們大可一走了之,不理主人劉志偕任其自生自滅,但是他們沒這麼做。共產黨老愛用階級鬥爭那一套論斷歷史,在這裏可就完全對不上號,說地主只會壓榨,僕人只會被欺負,……都成了牢不可破的概念。但是,知道真相,就知這是故意歪曲事實。其目的是惡意分化,使人相互為敵,處於鬥爭狀態。
  • 沒有京劇基本功,以上成套的射雁身段就作不出來。劇中更複雜的是,穆桂英與楊宗保單槍對打,動作身段華麗炫目、美不勝收,起打、過合這些身段,尤其兩個演員須合拍,有默契,沒經長久訓練與配合不易成功。角色的身段是京劇的精華,要達到何種成度才稱得上合格呢?
  • 《彩樓配》是王寶釧拋繡球選丈夫的故事。王寶釧不與世人一般,歷盡艱苦也不放棄她的最初選擇。這是世間稀有的,她完全不被世俗的利益所轉移,苦苦守著寒窯十八年。那麼,講這個故事豈能用世俗觀點來講,現實裏那可能有一個富貴人家的女兒耐得這種苦與寂寞,它似乎只能在玄奇的空間中進行。
  • 古人對欲望的態度,其實沒有排斥,只是講究克制與忍耐。現代人不明究理,動不動就講解放,好像古人不懂解放,其實《活捉三郎》演的正是解放欲望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耶穌說「世上的水喝了還是會渴」,這是宗教上對欲望的生動比喻,可是常人不能理解,情願做欲望的奴隸,飲鴆止渴。
  • 《魚腸劍》是齣老戲,編排樸素,主要由二個老生(分飾伍子胥、公子光)、三個花臉(專諸、王僚、劉展雄-公子光的侍衛)演出。花臉王僚的小心翼翼中(其行事風格宛如今年北京十一禁止鴿子、風箏飛,害怕出事)顯露出他的工於心計,他的唱詞裏帶著難逃命運的恐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