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較利益法則看親子教育

曹小芬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各國生產最具優勢,且相對機會成本較低的產品,這樣的模式產生了國際貿易,各國分工合作的雙贏行為。以上言論和親子教育有什麼關係呢?

前陣子因為失業率攀升,專家紛紛展開做這方面的研討,發現參與家務分工的人,比較不會失業。從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我先生從國小開始就必需到田裏幫忙,國中開始打零工賺錢養家,往後到大學的學歷也來自打工賺來的錢讀完的。

當兵甚至結婚後都得養家和照顧弟弟,所造就出來的人格就非常能夠適應環境,不管經濟狀況如何,都能在職場上有所表現,磨練增能各方面知識,讓自己在全面裁員中,仍然保有主管地位。

相較於小叔,從小就媽媽疼愛,奶奶呵護的對象,想盡辦法讓哥哥們幫他,長大讀書還得哥哥出錢,買車買房結婚都是爸爸的錢,工作一個換一個,都是被裁員的。記得他大學畢業後,在家足足待了十個月才去當兵,每天我一下班就得趕緊煮晚餐,還沒煮完,他已經把剛煮好的吃完了,胖到差點不用當兵,人家腰帶一條就行,他得用二條接起來用,衣服每週帶回來補,因為又破了。

小叔越是弱勢,父母越想辦法幫他,所以他反倒養成一種無所謂,失業沒關係,身上沒錢繳房貸沒關係,反正會有父母哥姐們幫忙,最後不得已奶奶也會幫啊,就這樣他很難成長。

想想自己雖然苦一些,但因為從小和先生的環境一樣,得靠自己的能力過日子,所以容易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動,常常會在事前就培養第二專長,能夠符合長官的要求,達到單位的需求,讓自己盡量處於優勢。

所以我那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要幫忙煮晚餐,當然好啊,我二話不說,馬上帶他到超市學習買菜,每天讓他學做一二樣菜色,他學的有勁不單調,還請幼稚園大班的弟弟品嚐打分數,看哥哥哪邊要改進。全家每人說一些,讓哥哥完成暑假老師交待的作業外,還能學習中西餐料理,一舉二得。

因為哥哥很用心的,大概二次就很棒了,還能說出心得,而弟弟也參與家務分工,用拜託的口吻請大家支持他,讓他洗碗,因為幼稚園教的好,所以這方面沒問題,洗的比我還乾淨。

現在哥哥一放學就弄晚餐,一小時後再接弟弟回家,看著二人吃晚餐的模樣真的可愛。我幫全家選了很棒的餐具,一人一套,雖然是鐵製的,但樣式很可愛,這樣弟弟才不會弄破,這個暑假哥哥長高了十幾公分,弟弟長高又長壯。

放手讓孩子去做,父母輕鬆,孩子也因此學習獨立,誰說這不是教育上的雙贏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又是溫馨感人的5月天了,身邊有2位典型的賢慧媽媽,她們的孩子的表現也確實是可圈可點。許多人都說自己很疼愛孩子,然而卻缺乏親子關係的經營,以致孩子幾乎感受不到父、母的疼愛心意,常惹得大人痛苦不堪、小孩憤慨萬千......為什麼賢慧的媽媽,就比較能教養出優秀的孩子呢?個人覺得理由有:
  • 一天早晨,我興高采烈的穿上新買的衣服,準備送女兒去上學。剛出門的時候,不料手裡拿的垃圾撒了一地,還把剛剛穿上的新衣服弄髒了。我正獨自懊惱,不料女兒卻說:“媽媽,不要緊的,你不是故意的,垃圾我幫你掃,衣服髒了洗一洗就乾淨了。”
  • 一天,我正在廚房做午飯,聽見客廳裡偉偉和弟弟嘻嘻哈哈的玩得很開心,我就沒去管他們。過了一會兒,我準備叫他們來吃飯。到客廳一看,我大吃一驚。那個嶄新的PLAYARD被剪了一個大洞,兩個孩子從洞裡爬進爬出,玩得不亦樂乎。我大怒吼道:『這是誰幹的?』我這一吼,兩個孩子都嚇得不出聲了。
  • 北歐教育標榜不分類、不排行;而東方則「揚優批劣」。從小教導小孩如何「打敗他人」,他將來就一定傑出嗎?
  • 這幾天我發覺我的小女兒好像悶悶不樂的,我想可能跟我最近都跟我大女兒伴讀有關係,我想我應該要找個時間跟小女兒談談。
  • 站在教育的崗位上,往往會發現有的學生待人真誠善良、懂事貼心、能吃苦、挫折容忍度高,有年輕人該有的朝氣與陽光。有的學生頹廢懶散、憤世忌俗,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那麼造成這樣不同性格的孩子又是誰的責任呢?其實,家庭教育是最根本的一環。我問自己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兒子上國中了,正是叛逆期的開始,我心裏已經有了準備;他開始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他開始有許多電話和朋友......其實父母的愛是全方位的,可以適當的分一些到行動中,一個關注的眼神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看得見的愛,一個輕輕的擁抱和愛撫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接觸的愛,當愛無處不在的時候,孩子會更加珍惜、更加努力的。
  • 我忍不住回頭看那正在拉捲簾門的老闆娘,心中暗想:能對一個四歲小娃娃講信用的人,實在不多了。她犧牲了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為我上了一課。我的美兒,每天喝著這種善良人做的豆漿,健康的恐怕不僅僅是她的身體了!
  • 大兒子小時候,如果有人問他:「你在哪裡寫功課啊?」他總是回答:「在安心班。」孩子小一第一次放暑假不知該如何安排,加上我也得為學生上暑期輔導課,於是隨同一班的家長送到附近的美語安親班。哇!一週五天課,上六週,需要付一萬六千元,真是貴啊……安親班標榜著每天安排不同的專業人員上課,例如:羽球國手、書法家、音樂班老師等,結果大都是第一次專業人員到場,隔週後再也沒有了,安親班主任總是說:「不好意思,今天教練請假。」就這樣混過了六週,不知道大兒子學到什麼?但我似乎並沒有感到很「安心」。
  • 身為家長,不是在一旁像隻無頭蒼蠅一樣,嗡嗡鳴叫地干擾孩子,也不是每天殷勤地詢問孩子到底做出了什麼成績、評斷孩子的興趣有沒有未來;身為家長,你應該做的,是耐心等待、從旁協助,然後,樂觀其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