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美國建國元勳富蘭克林(63)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英美締和的前前後後

早在1779年,法國外交大臣通過法國駐美大使傑拉爾德就兩件事向美國大陸會議提出建議,一是敦促大陸會議派出議和使團到歐洲去,以便一遇有利時機便開始締和談判;另一是建議大陸會議接受西班牙提出的西班牙在美洲領地和美國之間的邊界問題的方案。這是美西外交中的一塊攔路石。

西班牙迄今不與美國結盟,除了怕造成它在美洲殖民地的獨立——它在整個美洲的大片殖民地和法國只在西印度群島有少數幾個島嶼,不能同日而語——以外,就是在邊界問題上它沒有如願以償。西班牙提出,美西在北美的邊界,以密西西比河為美國的西界,以北緯31度為美國的南部疆界。弗爾仁尼通過傑拉爾德表明的立場,使大陸會議感到,法國在它的兩個盟國中,偏袒西班牙。
  
大陸會議選派約翰‧亞當斯任議和使者前往法國,並給以明確指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在獨立或邊界的問題上作出讓步。
  
1780年的形勢對英國有利:在美國,英軍連連獲勝,美法軍隊幾乎陷於絕境;在英西之間,一支英軍艦隊已暫時解了直布羅陀之圍。英西之間已進行秘密談判。在這種情況下,亞當斯卻不合時宜地向法國政府不僅提出法方已承諾的獨立問題,而且提出美法盟約中沒有規定的美國邊界問題。不僅如此,亞當斯還打算立即通知英國他被授予的議和權力,甚至打算到倫敦去,而這在當時戰局不利的情況下極容易被英國政府看作是求和的表示。亞當斯的如此作為,使弗爾仁尼深為不滿。身為駐法大使的富蘭克林對此感到不安。
  
不久,大陸會議發來了新的指示,任命富林克林、約翰‧傑伊、南卡羅來納的亨利‧勞倫斯以及傑斐遜參加議和談判。當時,亞當斯在荷蘭;傑伊是駐西班牙大使,雖然未受到承認,但人在馬德里;勞倫斯在1780年前往荷蘭的途中在海上被英國海軍俘獲,被關在倫敦塔裡;傑弗遜在3年內一直未到法國來。因此,在1781年年底康瓦利斯投降和英國的諾思內閣倒台後三個月中,和英國之間的預備性談判實際上是由富蘭克林一個人在進行。
  
1782年3月22日,英國的科爾蒙德里勳爵從尼斯來到帕西訪問富蘭克林。在此之前,富蘭克林已從也在尼斯的布里倫夫人的信中得知,科爾蒙德里將在返回英國的途中順訪帕西,並「和我們一塊喝茶」。然而,科爾蒙德里比布里倫夫人早得多地來到了帕西,這就不大像是「順訪」了。

當科爾蒙德里拿出了舍爾伯恩托他帶給富蘭克林的便條後,事情更清楚了,他是來帕西代舍爾伯恩向富蘭克林致意的。這位富蘭克林多年前在倫敦的朋友託人帶來了對老科學家、哲學家,現在又是外交官的老友的問候,也許除了朋友間的相互牽念,也是因為預感到在即將到來的和談中將成為談判對手。富蘭克林在回信中向舍爾伯恩祝賀了英國政局的新發展趨勢和即將到來的和平。
  
不久,隨著英國諾思內閣倒台,富蘭克林在倫敦時的一位老友也是緊鄰的卡萊布‧懷特福德出現在帕西的富蘭克林住所裡。一番久別重逢的寒暄後,懷特福德向富蘭克林介紹了他帶來的一位陌生人奧斯瓦爾德先生,說他迫切地想見富蘭克林先生。當下,他們略作了交談,奧斯瓦爾德拿出了兩封信交給富蘭克林。這兩封信中,一封是舍爾伯恩寫來的。

舍爾伯恩現在新內閣中任國務大臣,他向富蘭克林解釋說那位理查德‧奧斯瓦爾德是個「愛好和平的人,也是談判中的對話者。……這使我選擇了他,而不是那些性好冒險和官秩更高的人。他完全和我思想一致。……對他,我很少或沒有秘密。」另一封信是勞倫斯寫來的,他提到在英國,人們認為富蘭克林十分狡猾,「我已向奧斯瓦爾德作了評價:『富蘭克林博士深知如何駕馭一個狡猾的人;但當博士和一位坦誠的人談話或打交道時,沒有人比他自己更坦誠了。』」
  
當時,在新上台的內閣中,舍爾伯恩任殖民地事務大臣,福克斯擔任外交大臣,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和平談判中,在英國方面,英美間和談歸舍爾伯恩的部門管轄,而英法之間和英西之間的談判則由福克斯的部門領導。
  
奧斯瓦爾德曾在美國生活,是一個年老的退休商人,也是個明哲通理的人。他願意無條件地執行舍爾伯恩的指示。在後來的談判中,他和富蘭克林一直是真誠相待。

在此前後,富蘭克林通過柏克向英國政府提出用柏高英交換勞倫斯。其後勞倫斯被用重金保釋,和奧斯瓦爾德一同來到奧斯坦德,然後,勞倫斯往荷蘭見亞當斯去了,奧斯瓦爾德則前往帕西和富蘭克林會談。 
  
4月15日,富蘭克林和奧斯瓦爾德首次會談,從奧斯瓦爾德那裡得知新內閣真誠希望締和,並認為法國和美國已得到了他們所要的東西——美國的獨立,但如果法國向英國提出過分屈辱的條件,英國則要將戰爭繼續下去,他們還有這個力量。這實際上是向美國暗示,他們應以獲得獨立為滿足,不應支持法國的什麼特別的要求而使戰爭持續下去。
  
兩天後,富蘭克林帶奧斯瓦爾德見了弗爾仁尼。弗爾仁尼表示法國的願望除了達成普遍和平,並無其他。當奧斯瓦爾德問起法國的特殊要求時,弗爾仁尼卻想聽沒有盟國因而無需協商的英國先提出他們的條件。
  
身為商人的奧斯瓦爾德從凡爾賽返回的途中,向富蘭克林討價還價式地說,如果法國的要求過分,英國將舉國一致繼續戰爭。和奧斯瓦爾德以及弗爾仁尼同樣是精明商人的富蘭克林,對此不作回答。他腦海裡卻出現了一句格言:害怕的人才去威脅。
  
第二天,奧斯瓦爾德回倫敦向舍爾伯恩報告去了,也帶去了富蘭克林給他的一封信,信中說,他和其他的美國和談代表都被授予了充分的有關權力,希望奧斯瓦爾德也具有同樣的全權。並在信中提到雙方應「預先解決我們之間的幾個重要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然而,在法國人心目中,富蘭克林是英雄,是他領導了北美殖民地的反叛來反對腐敗了的舊社會秩序。由於他很少在外露面,使得人們更加喜歡他,想見他。一時間,希望得到他的簽名成為一種時尚。富蘭克林在法國人中的如此印象對他的使命是有益無害的。
  • 富蘭克林住到帕西以後,由於他的名氣和事業,幾乎被信件和來訪者壓得透不過氣來。任何人只要想起關於美洲的話題,或多少知道一些情況的,都給富蘭克林寫信;商人們則沒完沒了地申請到美洲去經商;
  • 12月7日,富蘭克林草擬了建議書,次日由譚波爾呈遞給法國外交部。12日,美國使節秘密地來到約定的地點和弗爾仁尼會晤。到了那裡,弗爾仁尼和傑拉爾德已經等在那裡了。寒暄過後,富蘭克林、迪安和阿瑟‧李便靜等弗爾仁尼開口說話。
  • 條約原定於2月5日簽署,但在一切準備就緒,只等當晚舉行儀式時,法國的特命全權大使傑拉爾德感冒了,儀式只得推遲到次日——2月6日舉行。
  • 駐法國的美國使團的三使節在共事中,都發現了這種合作代表美國從事外交活動的不便和困難。阿瑟‧李已給大陸會議去信,暗示自己是受命負責駐巴黎使團的合適人選;亞當斯則明白陳說這一工作由一個人幹比讓三個人幹更好;7月22日,富蘭克林在給大陸會議的信中這樣陳說自己的看法:
  • 1779年,亞當斯返回美國後,弗爾仁尼通過傑拉爾德建議大陸會議派一個和平使團到法國來,並且特別指名希望派亞當斯擔當此任。
  • 在已經成為費城、倫敦、愛丁堡、格丁根、鹿特丹和巴黎的學術團體成員後,1781年,富蘭克林被接受為波士頓的美洲藝術和科學院成員;1782年,他成為帕杜亞的科學、文學和藝術科學院的外國會員
  • 台灣民主自由
    蔣經國先生是中華民國第6、7任總統。他知人善任,啟用一批優秀的官員,將台灣建設成一個經濟起飛的國家,成為當時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他晚年也解除了種種的政治禁令,讓台灣走向民主化。曾有民調統計,有超過半數的台灣人民認為他是最受到懷念,也是對台灣貢獻最大的總統。
  • 歷史上的今天,林肯:失身草莽良亦寇,一朝稱王賊亦雄。天地黑白早有定,是非成敗轉頭空。獨立自由血鑄就,想拿走就拿走?不中!
  • 蔣介石是近代知名的領導者,大多數人普遍以為他是一位冷酷的軍事強人,其實檢視他的日記與過去侍衛的回憶錄,可發現許多他個人在私底下與人熱情互動、為人設想的小故事,這些故事在他「車遊」期間最為多見,而「車遊」則是他個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