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傳記節選:殷內鎮和萊比錫大學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在殷內鎮,我們過的日子很快樂。殷內鎮是歌德的故鄉。是個小型的大學城,和海德堡一樣,是個頗有古風遺俗的市鎮。這個小鎮的活動以在俱樂部裡的學生為主,還有他們的女房東,學生的郊遊,出去看決鬥等事。他們的功課就是皮膚上的傷留下的瘢痕,似乎是瘢痕越多,學位越高。

我和妻手拉著手去聽課,一同去郊遊,第一次嘗到德國的大學生的生活滋味。我們都已成年,不再有點名和小考的麻煩。我們何時把功課準備好,就隨時自動請求考試,三年、五年,甚至十年都可以。我們沒有請假這件事。在春天我們可以到布拉格去,然後給教授寄一個明信片去問候即可。生活何等自由!雖然有此自由,上課的人數還是依然如常,每個人都照舊苦讀,因為是出乎本心想求學。

我們住在公寓裡,有沿著牆長的磚爐子。有人教我們調整火的大小,用灰埋火保持火種,使火整天保持溫暖,並沒有冷熱水管子,我們要用壺和盆洗浴。我忽然想起來,歌德和席勒也是用同樣的壺和盆洗浴,但是卻寫出那麼好的詩。每天,我們享受愉快的散步;真是天上人間的生活。我由美國的哈佛大學而來,在此,我生活的觀點也改變了,我愛上了這舊大陸的風光和聲音,和新大陸是那麼明顯的不同。

在美國,不管是在紐約,或是在舊金山,看見的是同樣的冷飲櫃檯裡同樣的牙刷,同樣的郵局,同樣的水泥街道。歐洲則變化甚多,在法國羅亞爾河流域,有舊式古城堡,狹窄的街道;有布魯塞爾的大教堂,比利時列日城繁華的市街,St.Moritz和Inetrlaken的燦爛風光。我對一切古老的東西,古老的風俗、衣著、語言,都是極其愛好,極其著迷。

我們看見歌德的房子,很受感動,尤其他收集的物種演化的資料,還有他自己零零星星的雜物。我很受他所著《少年維特的煩惱》的感動,也深愛讀他的《詩與真理》。但是我讀之入迷的是海涅的作品,詩之外,應以他的政論文字為最可喜。

不久之後,我就因為萊比錫大學是印歐文法的比較哲學的重鎮,而被它吸引住了。Siebold的語音學是很傑出的。他曾發明了一套方法,用聲調去分析一本古籍。我又讀到Passy的語音學,是一部極具參考價值的書。這些都與分別中國古音的「等韻」研究有關。分別古韻對於決定古音是極有價值的。這要根據陳蘭甫和黃季剛的根本研究入手。不過清儒王念孫,段玉裁,還有近來瑞典的學者高本漢Bernhard KarlBgren),都已經有很大的成就。

關於Durerbund文學書目顧問學會,我認為大有用處。這個學術機構向讀者提供忠告,使他知道對某一個專題當讀某些書籍。Jagermaan教授是教我後期德國浪漫主義的講師。我不能去找他打聽相關的參考書目,也不能去問別的學生。後來,在紐約我幫助編了一本供大學生閱讀的書,一定銷售了一百多萬冊。一本好的導讀類的書,對自己研究的學生就如同鎖的鑰匙一樣。有這樣導讀的書在手,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對這項專題方面,你等於已經提供他浩繁的材料。

這是我對大學生研究一項專題的方法。關於這個,容後再予詳論。妻與我一同去上Max Forester的英文課。我們倆就猶如兄妹一樣。從那時起,妻就注意到我必須衣著整齊,這是她對丈夫的要求,至於我個人,我倒認為無所謂。在食物方面,她使我一定要營養適當;可她對自己,則自奉甚簡,絕不講究。後來,一個和很出名的音樂批評家離婚的美國女士,是我們的朋友,她對我說:「林博士,你們婚姻上沒有什麼問題嗎?」我回答說:「沒有。」她甚為詫異,她於是知道了中國婚姻是與美國婚姻不同的。

在德國萊比錫我們沒有朋友。若是到附近的地方去郊遊,我們就到萊比錫的Denlsmol。每週我們也到火車站的浴池去好好兒洗個澡,買些好點心回家。我們漸漸和Schindler博士夫婦成了好朋友,這位博士後來成了Asia Major雜誌的出版人。另一位特別要好的朋友是Frau Schaedlich,她一度是我們的房東。妻和這位太太無事時一同嚼鰽魚。她有一個好漂亮的兒子,希特勒興起時被殺身死的,那時他才二十歲的光景。這位太太是猶太人,逃到了倫敦。後來我聽說,她又回去取東西,正趕上她的房子坍塌,她就活生生埋在裡面。那是一九四五年。

在萊比錫工業展覽時,所有歐洲的出版商都去參加。那時,我們正住在郊外。我們的女房東是一個孤獨寂寞的寡婦,同時又患有色情狂。她無時不在喝啤酒,吃鹹肉、抽菸。她把自己作的詩給我看,存心引誘我。她有一個女兒,已到適婚年齡,很厭惡她這位母親的行為。有一次我在她門口經過,她正在發作,一陣病來就昏倒,要我過去把她扶起來。我叫我太太過去,她假裝做甦醒過來。在工業展覽期間,她有一個經常的客人和她一起住。她告訴我們那位男子像歌德一樣,還告訴我們他倆在一起相處的樂事。

我前面曾說過我在清華學校時決心讀中文。可是後來卻以學校的教授身份來到萊比錫大學。在萊比錫大學有一位中文教授(Conrady),他的文言文很可以,但是讀現代中國的報章雜誌卻有困難。他開了一門泰國文法,班上有四、五個學生。我覺得德國人遇事講求徹底認真,居然有學生精研泰文文法。Conrady博士認為他有一位從北京大學來的我這位同事,頗以此為榮,因此對我熱誠歡迎。中國研究室的中文書真是汗牛充棟。我也能夠從柏林借到中文書。

那時我才開始認真研究中國的音韻學。不久,我就沉迷在《漢學師承記》,《皇清經解》,尤其是《皇清經解續編》,這都是滿清末葉體仁閣大學士阮元刻的。我這才熟悉了諸名家的考證註釋的著作,其中大家如高郵王氏父子,段玉裁、顧炎武。概括言之,整個清朝的學術趨勢是一反明朝的哲理研究,而回到漢朝的說經考證,而且對經書是相信今文,反對古文,因此引起中國經典研究上一個軒然大波。也引起自唐代以來偽經的爭論,如《詩經》是根據「毛詩」和《左傳》。若是根據西方的語言學來說,認為只有一個版本才正確,是很武斷的。在漢初,由秦禁經典之後,一定發掘出來好多版本。國學大師章太炎還是相信經典的古文本為真本。錢穆曾寫了一長篇文章,證明喊叫「偽造」經典是不肯細心讀漢書的
文人的道聽途說。

這種邪說至今日而愈甚,甚至梁啟超不相信有老子其人。胡適之認為紅樓夢後四十回為偽造。康有為可算這種懷疑偽造之最大膽者,他竟說六經皆孔子所偽造,因而寫出「新學偽經考」。我深幸還不為之動搖。認為《莊子》的前七篇真為莊子所作,其餘各篇疑係偽作,而不說明若非莊子所作,《秋水》、《馬蹄》、《膚篋》究系何人所作?證明古書之真正可靠與否,需要更審慎的研究,如此始能符合西方語言學的標準。高本漢(Bernhard Harlgren)氏的《左傳真偽考》 是應用現代方法的一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魯迅鑽營和領取蔣介石政府的津貼長達四年之久。而那些被魯迅喋喋辱罵為走狗、吧兒、資產階級學者作家的陳源、徐志摩、梁實秋、林語堂、胡適等等人格獨立的知識分子,卻都沒有這份本領。
  • 我留有幾本大陸中華民國時期的時尚雜誌《宇宙鋒》,林語堂編的。裏面有不少當時中產階級一般侍女生活的寫真,從她們的表情看來讓人羨慕。不但保持了以前中國禮教所培養下的幾分教養,也有幾分自由摩登主義式的活潑。雖然千嬌百媚,但豔而不俗,舉止高雅得體。這些,大家都可以從上海的一些老片子中找到她們的倩影。
  • 第三屆春天潤餅文化節揭幕,初春略寒,齊賞春花,品嚐名廚手製北部、南部不同口味的潤餅,頗有忙裡偷閒的意境。
  • 已故國際知名作家林語堂今年115歲冥誕,林語堂故居將舉辦「林語堂與台北」創意短片徵選,下週三(15)日開始報名,首獎獎金新台幣5萬元。
  • 五四人物在台足跡專題報導(3)(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3日電)今年是五四運動90週年,五四人物在台足跡也成為熱門去處,包括胡適紀念館、林語堂故居、錢穆故居等,充滿歷史味的觀光景點,讓人追思五四精神。
  • (據中廣新聞張德厚報導)九十年前,五四運動掀起了中國的民主、科學及文學革命。為了紀念五四,文建會與台北市政府共同舉辦「五四文學人物影像展」,5月4日起在國家圖書館展出蔡元培、魯迅、、胡適、林語堂等62位五四代表人物的珍貴照片、手稿等資料,讓民眾見證這項重要的思潮。
  • 唸小二的外甥女酷愛閱讀,三天兩頭往圖書館跑。借書、看書、還書、寫心得和說感想,是她生活中的要事,經常忙得不亦樂乎!小小年紀,備嚐讀書之樂,已是幽默大師林語堂口中的──讀書之人,乃文明之人、有趣之人、有福之人與令人羨慕之人!
  • 我一向認為大學應當像一個叢林,猴子應當在裡頭自由活動,在各種樹上隨便找各種堅果,由枝幹間自由擺動跳躍。憑他的本性,他就知道哪種堅果好吃,哪些堅果能夠吃。我當時就是在享受各式各樣的果子的盛宴。對我而言,衛德諾圖書館就是哈佛,而哈佛也就是衛德諾圖書館。
  • 我一決定離開美國,立刻就向法國的樂魁索城(Le Creusot)美國主辦的中國勞工青年會申請一個職業。那是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一年。
  • 香港擁有一百年的殖民史,東西文化交匯,曾和很多文人有過千絲萬縷的聯繫。1974年,台灣詩人余光中赴港任教,寫下「姑且叫它做家吧」,其後他有11年時間在港度過,這段時間是他的黃金創作期,沙田山居成為他生命中最愉快的日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