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陽光
浮生行吟:我們不是孤島
保持幸福與健康的最關鍵因素,取決於我們跟「他人」的關係。與他人互動密切者,不只覺得比較幸福,而且活得更久;孤獨又缺乏穩定關係者,中年後健康狀況下降,生理病痛也會加劇,因而感到不幸福。
浮生行吟:共享「甜蜜」時刻
在緊鑼密鼓的為即將進行的活動做綵排過後,迎來了一段「甜蜜」時刻,同事費心的準備巧克力布朗尼慰勞團隊。它濕潤細滑的口感,加上獨家的配料、迷人的色澤和馥郁的氣味,馬上讓人心曠神怡、唇齒留香…… 有「糕點界畢卡索」之稱的法國甜點大師Pier...
浮生行吟:看不見的地方
找出癥結才能夠對症下藥,徹底解決問題;這個關鍵,也可能是成功的要素,具備要素方足以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浮生行吟:最「中聽」的話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坊間專家學者傳授技巧的書籍或講座不一而足,確實有值得參考之處。但是,千百種技巧還要秉持篤實寬厚、誠心誠意,這是關鍵所在。
浮生行吟: 堅守一份希望
人們說──父愛如山,那麼,母愛似水。水能無聲流淌,母愛像水一樣從不張揚;水能滋潤萬物,母愛像水一樣無微不至。
不能回家團聚 港教師「以畫換餐」走進台灣家庭
「我很想家。我很想你可以讓我去你的家,吃一頓我久違了的家常便飯。」短短幾行字,卻道出了漂泊遊子的無奈和盼望。一連串的節日即將到來,因為畫時事漫畫遭到匿名投訴、不獲校方續約的前香港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被迫流亡台灣,暫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
浮生行吟:不設防,可以嗎?
真正的「保護」是不設防,在品德高尚與互相信任之下,能夠安心、從容的敞開門窗和心扉,任憑微風與陽光輕輕柔柔的流動、思緒與想像海闊天空的飛揚.....
浮生行吟: 無字「招牌」
商術有限,商道無限,商術是一種手段,商道則是一種境界。
浮生行吟:「結果」大不同
有些人看似「無所事事」,其實是在休養生息、蓄勢待發。往往缺乏靈感或創意而寸步難行時,是因為在同一事件糾結太久,甚至是鑽牛角尖。因此,可以透過散步、玩樂或休息來放鬆大腦,暫且放下這件事。
浮生行吟:心靈故鄉
心靈故鄉,有人定在某地、有人定在信仰或其他。有了定位,才不致於困惑、迷失於滾滾紅塵中,能勇往直前天涯海角去追尋、探索。還有,得意之際,懂得謙卑,因為瞭解生命的根源;失意之時,知道奮發,因為明白人生的方向。
人生走到盡頭是何種心境?
蘇東坡人生的最後一首詩,是寫給兒子蘇過的,短短的二十八個字,淺白無比,卻道盡了人生三重境界。詩中透著一種大徹大悟後的寧靜與豁達,蘊藏人生走盡繁華,歷經風霜的心靈感悟。
在心田播撒善念的種子
惡念就像那些雜草的種子,若不加以抑制,就會瘋狂地生長,甚至占山為王,最終會讓自己的心靈纖弱的不堪一擊。
把純潔的心留在生命中
心靈的通途,原本是寬廣的,坦蕩的,當人執著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得不到的痛苦,會瞬間把戟劍插滿在心路上,阻擋著自己腳下的路。有時,看著滿路的刀戟,心裡都會畏懼,望而止步。
浮生行吟:練習好好說話
「言為心聲,語為心境」,一個人的品格與涵養,在言語中可見端倪;因此,練習好好說話至關重要,這就是修口,而修口的根本在修心。當人心純淨了,說話也就純淨了。
浮生行吟:找方法
其實,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也一定有原因。找出關鍵所在,每個人都有扭轉頹勢、反敗為勝的可能。
煙火花
歲月不是承載放空心念的砝碼。真正放棄執念的還是內心對世間規律的覺悟。猶如修行人,同化宇宙法理才能歸正,了悟不生不滅,悟道生命的真正意義。
想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 專家建議你多行善
當前中共病毒(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思考如何減少焦慮與憂鬱,進而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對此,有專家建議人們經常行善。行善有助於達到這些目的。
【未解之謎】給凡妮莎的信(1)我們的世界是活的
人們看不見夸克卻深信它的存在,看不見靈界為何就認定其不存在?是誰在矇蔽我們?真實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如何解開心靈封印?
浮生行吟:秋日小記
心是一面鏡子,這面鏡子有大、有小,也有明、有暗。有的時明、時暗;也有的總是明或總是暗。諸如此類的狀態,有的人意識到;有的人意識不到。正因為鏡子的不同,才反射出不同的人生。豈可不戒慎恐懼?
浮生行吟:溫柔的說服
溫柔的說服,其中蘊含著理解與尊重。不強人所難、也不計較結果,只是真心誠意的為對方設想、考量。在彼此都擁有思考時間和迴旋空間之際,必然能夠導致出最適宜、妥善的局面。
浮生行吟:牽手
牽手之際,雙方心意交流、理念溝通,歡喜有人共享、憂傷有人分擔;那麼,快樂加倍、痛苦也減半了。念及此,怎能不由衷的感謝那些曾經與我們相知相惜、牽手同行的人呢?
煤鄉紀實(四)十分寮與天燈的故事
1999跨入千禧年夜,17億人透過轉播,看到寫著「台灣加油」的巨大天燈在時代廣場的螢幕緩緩升起。這是從小在十分寮長大、人稱「國寶天燈」的胡民樹所設計,他說當時好多人流下了眼淚。胡民樹從小玩到大的天燈遊戲,如今已成為許多平溪人的生計。
浮生行吟:「三季人」問題
我們都只憑自己的感官與認知來判斷一切,從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然後,將其奉為圭臬,以此來論定周遭的人事物。但是,很可能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因為,世界之寬廣、宇宙之浩瀚,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未解之謎】不存在的網紅餐廳
倫敦網紅餐廳靠賣「心情」,開業半年登上了倫敦餐館排行榜榜首。怪異的是,誰也不知道餐廳到底在哪!「幽靈餐廳」的背後是什麼?
浮生行吟:小日子
幸福,不代表一切都很美好;而是不在意那一點點的不美好;甚至是懂得在不美好中找到美好。
【戰爭隨筆】守護榮光
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有他想要守護的東西。有人想守護好妻兒和父母,有人想守護好落難的朋友,有人想守護好自己的夢想……人從呱呱落地後,就和這個世界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甚或牽一髮而動全身,牽一人而動全族。生命的奇特,也隨著命運的歷程逐漸展現,愈加清晰。
煤鄉紀實(三) 岩壁上的精靈 豔紅鹿子百合
平溪人一談起他們的鄉花——豔紅鹿子百合,都會眉飛色舞、滔滔不絕。最近一次拜訪吳金池,正是他復育在院子牆上的豔紅鹿子百合盛開時。或許明年我們又可在白鷹石上的峭壁看到這「岩壁上的精靈」,那是去年4月蜘蛛人爬上去種植的。
浮生行吟:在迷途中
堅守信念者不以物喜,不為己悲,平常姿態以對;如此一來,得以沉著、淡定的看待生命中的風風雨雨、紛紛擾擾。
浮生行吟:聽聽小故事
瞭解與接納、欣賞和學習,不斷的發揮潛能、超越自我,人生可以是如此的一趟旅程。
煤鄉紀實(二)林下養蜂
煤鄉人有其獨特對土地的情感與記憶。礦業興盛的年代,物資匱乏,平溪鄉人自家養土蜂製蜜;礦業結束後,人口外流,老煤鄉人開始從記憶中找回兒時熟悉的養蜂。他們的共同記憶創造了生活的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