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名人
1988年,台灣的民主運動蓬勃發展,原住民的正名運動、環保運動、反核四運動也在此時風起雲湧。夏曼.藍波安沒有錯過這 一波波要求改革的浪潮。他的自我覺醒,正是來自他在台灣社會底層工作過的生命經驗。
布袋戲在台灣文化中,一直扮演著一個很特殊的角色。從過去到現在,包括日治時代與國民黨統治時代,布袋戲的歷史演變,相當崎嶇坎坷。1970年代之後至今,從李天祿「亦宛然」、新莊許家班「小西園」、雲林黃家「雲州大儒俠」、「霹靂」,到中南部的沈明正布袋戲團,都為台灣的布袋戲文化,做了很大的貢獻。
2005年10月,海外的美國《台灣公論報》和台灣島內的《自由時報》合辦一個活動,由海內外17位作家、19位學者、27位意見領袖,共同評選、推薦50本最能孕育台灣人文主體意識的啟蒙書。在這個票選活動中,前衛出版社與其同系列的草根出版社所出版的書籍,踏踏實實地佔了一半之譜,足足25本。
郭明福,1950年,出生於嘉義市。1977年,師大美術系西畫組第一名畢業。1988年,師大美術研究所暑期班結業。1989年,40歲才開始攀登第一座台灣百岳。
平埔族(西拉雅族)是漢人來到台灣第一個接觸的原住民,400來她一直在台灣歷史文獻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腳色。台灣人若要建構自己族群的主體性,瞭解自己的歷史文化,對平埔族群作系統性的研究工作,不但重要而且是非常迫切的課題。
李永豐,現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負責紙風車劇團(兒童劇創作)、綠光劇團(成人歌舞劇)、風動舞蹈劇場(現代舞), 和風之藝術工作室(專事舞台、佈景、道具及雕塑藝術品設計製作)四個藝術團隊的創作、經營;並擔任「紙風車劇團」藝術監督,以及「紅樓劇場」館長。李永豐強調:「紙風車,有風就動;沒風的話,自己跑,也會變成有風,一樣能讓風車動。」
我和許亞芬的認識,要從2001年她演出河洛歌仔戲團的重量級戲碼【秋風辭】談起。那一年的暑假,我帶著五歲的女兒去看【秋風辭】,原本心儀戲裡小生的女兒,看見舞台上的老皇帝「漢武帝」的表演,竟轉而敬佩起來,還央我帶她去認識這位「漢武帝」。這齣戲碼中,擔綱演出「漢武帝」的,正是許亞芬。
洪瑞珍,嘉義新港人,從小就沈浸在音樂氣氛中。自己和家人都愛唱歌,父母親受的是日本教育,非常喜歡唱日文歌曲。家族中的堂兄弟姊妹亦然。只要有家族聚會時,大家就會唱歌自娛。
歌仔戲資深編劇陳永明,自1960年代,台視、中視、華視開播的「電視歌仔戲」時代起,就開始參與製作與編劇,從事歌仔戲編劇工作已長達40多年之久。陳永明的代表性作品,如【孔明三氣周瑜】、【陳三五娘】、【台灣,我的母親】、【東寧王國】等,皆是膾炙人口的精彩好戲。
提起台灣傳統戲劇,很多人都認為「歌子戲」是最具代表性的戲劇。但是仔細深究過去「歌子戲」的戲碼,幾乎氾濫著「愚忠愚孝」、「貞節牌坊」的中國文化,看不到台灣本土有血有淚的歷史軌跡。河洛歌仔戲團創辦人兼團長劉鐘元,不但致力提升台灣歌子戲的精緻化,也改寫了台灣歌子戲演出曲目的歷史,從台灣本土文學中,找到了台灣歷史的題材,製作以台灣故事為主題的歌子戲。
作曲家梁雷:掙得中華文化的自豪感(上)
梁雷,哈佛大學作曲博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音樂系助理教授。梁雷說,中國人有很強烈的自豪感,但這種自豪感經常是非常空虛、盲目的。他認為,重要的是,怎麼樣才能從文化的意義上「掙來」、「得到」這種自豪感,這種真正的自信。從某種意義上說,梁雷的學習和創作歷程,就是一個不斷掙得對中華文化自豪感的過程。
王金櫻期待,有朝一日,台灣能成立一個「文化電視台」,讓台灣的藝術文化,有更大的表演空間,不但可以保障奉獻藝術的表演者,也可以讓全民隨時都有藝術節目的選擇。
高子洋,本名賴飛龍,卑南族原住民,因隨母姓,後改成「高飛龍」,從前親友都叫他「阿龍」,從小在台東知本部落長大。部落裡有三條大馬路。第一條馬路住的大部份是漢人;第二、三條馬路,則大都是原住民。高子洋的家座落在第一條馬路和第二條馬路中間,四周圍的鄰居,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皆有。這樣的成長環境下,讓高子洋的創作歌曲,包涵了多種語言文化的豐富性。
曾道雄教授,我國著名的男中音,也是台灣聲樂教父。除了從事歌劇演唱、教學之外,曾道雄也積極參與指揮、導演與編劇的工作。曾道雄本人文筆流暢優美,不但把莫札特歌劇作品「可愛的牧羊女」,填上中文歌詞,甚至還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編導一齣「稻草人與小偷」青少年歌劇。他涉獵的範圍之廣,令人不得不敬佩他的精力充沛。
陳甲上熱衷於四處旅遊寫生,題材也隨著視野拓展而更為開闊, 他的作品呈現自然山水的飽滿潤澤、祥和寧靜與濃郁情味, 使人產生一種返璞歸真的聯想,在同好間獲得「台灣米勒」的尊號。
林洸沂常利用假日,到各處廟宇找老師傅所留下來的作品,然後在作品中,找出老師傅遺留下來的精神,經由吸收、消化、反芻到自己的作品上。短短幾年,林洸沂從傳統中走出來,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他在造型及線條上的掌握,自然而流暢
在現代忙碌的生活步調影響下,許多人已經遺忘了傳統與古典, 但在空氣中都瀰漫著陶瓷味的台灣陶瓷之鄉鶯歌,有一位鍾情於古蹟創作的藝術家, 她就是全國唯一獲得「全省美展免審查資格」的女陶藝家──許明香。
華裔指揮第一人--專訪林望傑(下)
林望傑表示,自己沒有特別偏愛的作曲家,“我指揮的每首作品都是我的摯愛。”二十多年來,他指揮表演過的曲目接近1000首,自己都數不過來。“我演奏過很多次西貝流斯的《第二交響樂》,我很喜歡西貝流斯,很喜歡馬勒、德沃夏克、伯拉姆斯、貝多芬、舒曼等等。我每次演奏時,都有不同的感覺。”
Jahja Ling,林望傑,這是一個在古典音樂界擲地有聲的名字。聖地亞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克里夫蘭管絃樂團資深駐團指揮、三藩青年交響樂團創建人、伯恩斯坦親傳弟子、魯賓斯坦鋼琴大師賽和柴可夫斯基鋼琴賽得獎者、愛美獎得主、等等,他的頭銜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很多評論家把他稱為迄今為止成就最高的華裔指揮家,然而跟他坐在一起攀談,他給人的感覺更像一位豪爽直率的音樂界前輩、一位對音樂充滿激情的藝術家。
大提琴家張正傑今天以金門戰爭遺跡的翟山坑道為舞台,演奏多首西洋古典名曲,為古寧頭戰役和平祈福音樂會熱身。他以「蕩氣迴腸」表達心中的興奮心情。
訪問王海波這位瀟灑率性的戲曲家,整個過程就像聆聽她的廣播節目一樣精彩,每每要為她不可思議的快人快語而絕倒!她不但是兩岸喜愛的京劇演員、美國華人界熱門的廣播主持人,也是精通資訊的企劃家、愛好戲曲百藝的欣賞家…
文化大革命爆發,豐子愷遭到共產黨的批鬥、迫害,一代大師蒙受莫須有的罪名與羞辱,身心受到很大的摧殘,晚年抑鬱寡歡。
李松茂清而精神抖擻,當我們來到他位於巷弄一角中的居室時,他正在閣樓暗房沖洗照片,半晌才回應我們的門鈴。很難想像在這老舊蝸居的公寓中,洗出多幀令國際攝影名家讚嘆再三的巍峨崇峰,造就人間罕見的靈山秀景。
一九四九年,渡海來台的前輩書畫家傅狷夫,對台灣壯麗的高山大海、阿里山的雲海煙嵐情有獨鍾,數十年身歷其境、寫生取材,開創以「裂罅皴」畫山石、「點漬法」寫海浪、「染漬法」染雲海,將傳統筆墨活用在台灣自然山水中,開創水墨畫新紀元
年幼就享負盛名的曾臥石,走過一甲子書法鑽研、創作的歲月之後,人生與書藝都跳脫繁華,擁有更多真淳與自然。
亞洲製琴大師:每年贈琴贊助小提琴大賽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研究五十年小提琴製造技術,通曉手工製琴奧祕的亞洲製琴大師蘇丁選,記者造訪他時,他正在打造一生中最後一把手工琴。雖然即將退休,但他許下心願,每年致贈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一把提琴,為弘揚正統文化藝術努力。
台北民族舞團團長蔡麗華有子林文中承衣缽,但林文中走上舞蹈之路完全是誤打誤撞。母子在舞蹈界各擁一片天,要聯手為台灣舞蹈持續開創新局。
世界著名單簧管演奏家吉歐拉·費德曼(Giora Feidman)的信條是,寧靜比噪音更能影響聆聽音樂的環境。在世界各地的表演中,費德曼給觀眾帶來迷人的寧靜,領他們走上悠遠的心靈之旅。
世界著名單簧管演奏家吉歐拉‧費德曼(Giora Feidman)的信條是,寧靜比噪音更能影響聆聽音樂的環境。在世界各地的表演中,費德曼給觀眾帶來迷人的寧靜,領他們走上悠遠的心靈之旅。
    共有約 70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