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相
【文史】兩次東山再起的「中華商聖」范蠡
越國,齊海,陶地;謀士,相國,富賈。三種角色,三重人生,卻在春秋時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現出神奇的統一。「重農抑商」歷來是古代中國的治國傳統,故而歷史上能征善戰者有之,輔國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揚天下的卻屈指可數。范蠡以布衣之身,不僅官至將相,位極人臣,更能果斷轉型,投身商海,確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豐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學與經歷已教人驚嘆,他所奠定的「中華商道」更為後世傳頌。
周公責子 教以尊上卑己之道
伯禽、康叔兩人一聽,恍然明白了長幼有序,幼輩應該尊敬長輩的道理,於是,便滿懷信心地再去見父親周公。一進門,他們畢恭畢敬地走路。到了堂上,又恭敬地行跪拜、參見之禮。周公見兩個兒子完全改變了,異常高興,摸著他們的頭,撫慰他們,讓他們吃飯,又問是哪位賢人教他們的。
你不瞭解的曹操 銅雀台掀起文化熱潮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這是《三國誌》對魏武帝曹操的評價。作為「超世之傑」的曹操不僅是中華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一位上馬能殺敵,下馬能賦詩,且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善弈圍棋的博學之士,其書法造詣十分深厚,有「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瑤若璀粲」、「筆墨雄渾,雄逸絕論」之大美。
在統一的過程中,曹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一方面廣納文士,形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學局面;一方面自己身體力行,創作了不少流傳後世的詩作。正如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中所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尤其是曹操,其詩悲壯慷慨,震爍古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種充滿激情詩歌所表現出來的爽朗剛健的風格,後人稱之為「建安風骨」,曹操無疑是其最為重要的代表。
【文史】六尺巷外的「流芳」宰相張英
一首膾炙人口的打油詩,開出一條名聞遐邇的巷子,連「清道夫」王岐山也去朝拜。詩曰:
煌煌一部《康熙字典》,影響後世幾百年,康熙皇帝親為撰序,讚其「開卷了然,無一義之不詳,無一音之不備」,至今還是文字工作者的參考書。它的總纂官叫張玉書。
【故國神遊】昂昂宰輔器 可以濟大川
茫茫大海上,風浪漸高,大宋出使高麗的官船在風浪中搖來蕩去,如一葦敗葉,似乎下一個浪頭過來,就會被埋沒浪底,船上的人驚恐萬狀。而此時呂端卻獨坐艙中,手捧一卷,憑案展讀,如坐書齋。多年以後,這位於傾危之際端坐讀書、毫無懼色的呂端成為太宗的當朝宰相、託孤重臣。而他果然不負厚望,輔佐真宗順利登基。
【故國神遊】好去上天辭富貴 卻來平地作神仙
人生如酒,初釀寡味,久漸醇厚,至若醇極至清者,非有陳年之釀而不可得。只是不是每一種人生都可抵此境界,而欲抵此境界,必要有一把年紀,且要有一場經歷。
【隋唐英雄傳記之八】開國良相房與杜(下)
武德初,大江南北盡歸李唐,宇內重現隋朝統一盛世。而在蕭牆之內,一場奪嫡之戰再次悄然發生。歷史驚人的相似,卻又詠嘆著別樣的迴聲。晉王楊廣有心謀篡,隋太子橫遭易儲之禍;到了初唐,卻是太子畏懼秦王之功,幾次三番欲置親兄弟於死地。晉王縱贏得帝位,卻隨著國祚的衰敗英年早逝;而大唐開國便同樣面臨繼承者的抉擇,初唐君臣的一思一念,無不牽動歷史的走向和國運的興衰。
業十三年五月,一年光景走到荼蘼開盡、花期將殘的春夏之交,一場戰事的謀劃更加速了歷史改朝換代的進程。這就是唐國公李淵與其子女、謀臣策劃的晉陽起兵。其次子,敦煌郡公李世民,揹負著相士神秘的預言,帶領將士西入長安,從此踏上浴血沙場、定國安邦的征程。
【故國神遊】功居將相等閒事 還向樽前醉笙歌
景德元年秋(西元1004年),遼人南侵,大戰在即。
【文史】三救秦王解危境 忠武將軍功為首
美人歌歇,鐵騎揚塵,問天下誰是王者?隋末唐初是一個尚武的時代,在區區二十載的光陰裡,呈現了一部英雄輩出的戰爭史詩。數支裝備精良的軍隊沙場相逢,各為其主,生死相見,給這段歷史塗抹上鐵與血的主色調。有一支王者之師,皆皂衣玄甲,每戰便似烏雲蓋雪衝鋒陷陣,似一桿金剛不破的巨筆,在中原大地鐵畫銀鉤,勾勒出一個力透山河的「唐」字。
【文史】濟世救民剛正敢言的耶律楚材
他是一位契丹貴族奇才,從小博覽群書,天文、曆法、術數、醫卜、釋儒之道無一不精。身為遼國開國之君的九世孫,顯赫身世若錦上之花,為他傳奇的一生再添精采。他秉性剛烈,直言進諫敢觸龍顏,言語剛正又不亞於魏徵。他以「治天下之匠」的胸襟,力濟蒼生,使上百萬百姓躲過屠戮得以保全。他就是蒙古帝國的宰相——耶律楚材。
【文史】隋唐英雄傳記之二 尉遲敬德歸唐
亂世烽火路,是百姓的苦難,也是英雄猛將書寫傳說的畫卷。那出生入死、橫刀躍馬的壯懷歲月,那替天行道、濟世安民的英發雄姿,創造了千古風流人物,譜寫了萬世正氣長歌。李唐起於隋末天下大亂之機,創三百年繁華盛世,開國武將功不可沒。這些功績如山的將領中,有一位特殊的將軍,他三次解救秦王於危難,在凌煙閣功臣中排名第七,為初唐武將第一人。
【文史】國之鳳麟 深沉寬恕的賢相
精通漢文經典,涉獵諸子百家,其心猶如鳳麟,展振元廷,輔佐兩代國君;其身猶如龍象,深沉大度、融洽一方。他就是元朝著名的平章(副宰相)全才——阿魯渾薩理。
【文史】統帥二十萬眾如一人的名將伯顏
「劍指青山山欲裂,馬飲長江江欲竭。 精兵百萬下江南,干戈不染生靈血。」 時光轉眼飛逝七百多年,迎著光河的倒影,看他的詩心猶如戛玉鳴珠,萬壑松濤;劍心猶如嵯峨險峻,矗立巍巍,直衝漢霄。他就是元朝的名將、名相——伯顏。
【史海】大唐「開元盛世」的「窮」宰相
相者,原為輔助之義,後引申為輔助國君,管理國家政事者稱為相。何謂賢相?或曰,在相位之治世名臣者;或據《荀子‧富國》云:「若天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 而制之,歲雖凶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餵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中國數千年來,朝代更迭,賢相輩出。
【史海】清正廉潔敢於直諫的「四知宰相」楊震
相者,原為輔助之義,後引申為輔助國君,管理國家政事者稱為相。何謂賢相?或曰,在相位之治世名臣者;或據《荀子‧富國》云:「若天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制之,歲雖凶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餵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中國數千年來,朝代更迭,賢相輩出。
桓公之賢,在於能將治國大任交付賢臣管仲,而從管仲的立場看來,桓公的確需要他煞費苦心,才能由平庸之君,搖身一變為天下之霸主。他曾經用盡方法來開導桓公,使他具備霸者的風範與能力。
【史海】歷經四朝 中唐「神仙宰相」李泌
唐代名相李泌,博涉經史,善文,尤工詩,以王佐之才自負。他身經安史之亂,竭盡心力,輔佐四代唐朝皇帝,立下扭轉乾坤的蓋世功業。他還精研《易》學,半生為道,遍訪名山,尋得道高士,後人又稱之為「神仙宰相」。
英雄已逝,浩氣長存,中華的精神命脈不會因先賢的離去而斷絕,直至今日,仍有無數炎黃兒女,不計生死,無畏強暴,續寫著華夏正氣歌。
太監有點不高興了,就寫了「勞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勞勁不鬆。今日皇上把禮送,拒禮門外情不通。」四句話,叫管家送給于謙。于謙見了,在下面添了四句:「為國辦事心應忠,做官最怕常貪功。辛勞本是分內事,拒禮為開廉潔風。」
于謙生平札記(一)
這下王振算看明白了,于謙是個好人,可不是個好欺負的人。
商鞅第一次去見秦孝公,他試探性地從三皇五帝講起,還沒說完,秦孝公已經打起了瞌睡。
王旦生平不置田宅產業,告誡子孫不要依靠祖輩留下的家產過日子,要自立。僅僅為了錢財而爭就是不義,要注意道德修養。
中國歷代賢相錄:唐朝名相房玄齡
以知人見稱的吏部侍郎高孝基曾經見到房玄齡的舉止言談,對當時的尚書左丞裴矩說:「僕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為國器,但恨不見其聳壑昂霄雲。」
明神宗時,內閣首輔張居正,是一位「工於治國、拙於謀身」的人。他認為,治理國家的根本宗旨,在於使黎民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多才多藝的伊尹
除軍事才能外,伊尹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研究美食烹調技巧,同時,也是中醫湯劑的創始人。
富弼,字彥國,河南人。起初,母親韓氏有妊娠,夢見天上旌旗蔽日、鶴雁成群的降於庭中,說是剛有「天赦」,醒來之後就生了富弼。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壽人。父祺,榮登政和進士第,仕官至太常博士、潼川路轉運判官。允文六歲即誦讀《九經》,七歲能屬文。承繼父親之任而入官。
    共有約 125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