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中國歷代名人
歷代皇帝
歷代后妃
歷代名將
歷代名相
歷代名臣
歷代文人
歷代名醫
科技人物
傳奇人物
歷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歷史文物
歷史故事
古代戰爭
古代遊記
經典史籍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史
中國現代史
各類專史
其他史料
歷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華五千年
遠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戰國/東周
秦
西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現代
世界史
上古時代
中古時代
近代
現代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史海鉤沉
中國歷代名人
歷代名臣
歷代皇帝
歷代后妃
歷代名將
歷代名相
歷代名臣
歷代文人
歷代名醫
科技人物
傳奇人物
中華千古英雄人物
歷代星座人物
歷代名臣
他是史上第一位狀元 敢攔截唐太宗馬車
他攔住皇帝馬車,將馬韁繞在腰間,噗通跪於馬前:「陛下今天就請從老臣身上踏過去,臣願意一死換得皇上納諫。」
唐太宗
孫伏伽
狀元
納諫
皇帝身邊的賢人
2019年2月22日 11:48 PM
【成語故事】不欺暗室
一位有道德的正人君子,並不會因為他人看不到就放縱自己。春秋時期的衛國大夫蘧伯玉,就是這樣一位「不欺暗室」的君子。
不欺暗室
列女傳
蘧伯玉
衛靈公
忠臣
2019年2月20日 1:08 PM
一口水井照出醜男 引發的感嘆流傳千載
古代有一位賢者,因其才華出眾,齊湣王對他格外器重,並對他的主張幾乎言聽計從。他就是列精子高。有一次,他照「鏡子」後,引發的一番感嘆,竟流傳了二千多年。
宋寶藍
鏡子
進諫
2019年2月10日 8:35 PM
【名句故事】孺子可教也
名句故事:孺子可教也。
孺子可教也
張良
2019年1月13日 10:54 PM
林則徐祈雨 施巧計募款賑災
雖然宦海浮沉,但林則徐不論到哪兒,都依然守著浩然正氣,為民之心始終不變。即使在充軍伊利期間,熟悉水利工程的林則徐,在當地協助治水。他詳細探求水道,開鑿河泊,既調濟水量,避免洪災,又便於百姓灌溉農田。所以西北的百姓都稱林為神人。
林則徐
祈雨
2019年1月4日 10:00 PM
【文史】千歲松有靈 蘇武負雪十九年勁節長青
松樹古來擁有百木長的桂冠,千歲材的美稱,說松樹有靈性的故事,拾掇史書間也不少。蘇武「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偉丈夫若松之常青。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松柏
蘇武
麒麟閣
2018年12月28日 4:40 PM
文官目不識丁遭彈劾 最後竟成一代名臣
張曜是清朝咸豐光緒年間的一位重臣,但少年時,因為家境非常貧寒,沒有上過學。後來捻軍圍攻河南固始縣時,縣令眼看縣城將被攻破,於是張榜:「誰能守住這座城,我就把女兒嫁給他。」
名臣
張曜
清朝
彈劾
目不識丁
2018年12月21日 3:41 AM
寬恕君子黃霸 使得穎川人息訟為人著想
《漢書》中,曾選評漢朝以來最善於治理百姓的官吏,黃霸居榜首。 漢朝末年,刑法走向嚴罰酷刑,黃霸仍然秉著寬恕的治理之道,始終反對酷刑,仁慈寬厚君子的風度在當時非常與眾不同。
仁德寬厚的華夏君子
黃霸
華夏君子
漢朝
2018年12月18日 2:50 PM
不辱使命、慷慨赴死的靖康第一忠臣李若水
敵兵攻破京城時,有個人護送皇帝到敵營談判。他為了捍衛皇室尊嚴據理力爭,不顧性命大罵敵兵。直到他被裂頸割舌而死,罵聲才停止。這說的是宋朝靖康年間一段的忠義故事。靖康之變中,忠臣良將捨生忘死、救國赴難,千百年來被人傳頌不休。這位大臣身在敵營,至死大罵金人。最後,他得到敵國的敬重,被尊為靖康恥中的第一大忠臣!
靖康之恥
李若水
2018年11月1日 1:46 PM
謝振定「燒車御史」名號由來
說起謝振定,人們鮮少知道他是誰。但若說起「燒車御史」,他在大清可是傳奇人物,一時名震朝野,聲名遠揚。謝家兒子也因此蒙受祖上蔭福,受到皇帝嘉獎。
謝振定
和珅
燒車御史
清朝
大臣
2018年10月15日 10:24 PM
南宋名臣真德秀
有學徒向真德秀請教,人的一生什麼最重要?真德秀說:「好好讀書,好好做人。」真德秀生前常常對學徒說:「人的一生很短暫,千年時光很漫長。功名地位都不能長久,惟有德業才能長久。」
真德秀
南宋
名臣
道士
2018年10月12日 11:29 PM
神童楊億為人有氣性 皇帝不惱反稱許
楊億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充滿故事性的一生,被後世稱為傳奇。傳奇的背後,宋太宗、真宗兩位皇帝的知遇之恩,帝王善待臣子的胸懷,不同尋常的君臣之義,也成就著非凡的風采,永雋青史。
楊億
宋朝
神童
名臣
2018年10月12日 8:08 AM
朱元璋為他寫醉酒歌
每到早晨,朱元璋令宋濂陪同進膳,與他一同探求舊有的典章禮法,並他的徵詢意見,還向他講述並討論治國之道,每到夜晚才令他退下。
洪熙
宋濂
朱元璋
甘露
2018年10月10日 11:30 PM
宋朝名臣李綱誓死守衛京城的故事
兩宋之交雖然是亂世,但是朝廷中武有「中興四將」,文有「南宋四名臣」,也算是亂世出英雄了!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四名臣中的李綱,他一生堅持抗金,如果說皇帝堅持重用他,可怕的「靖康之恥」也許就不會發生!
李綱
靖康之恥
2018年10月7日 9:19 PM
重情重義的唐朝名臣——高士廉
高士廉無論身在官場,還是留居在家,他待人處事都體現著一個「德」字。高士廉對太宗感懷知遇之恩,從始至終保持著君臣之義;對大唐的社稷江山,傾盡心力,化民俗,推善政,致力福惠芸芸百姓。高士廉的風範,正如太宗所說:「德范宏深,風猷遠著。」
高士廉
唐朝
名臣
唐太宗
2018年10月6日 5:48 AM
「館閣大儒」胡儼 除虎害惠萬民
明朝賢士胡儼(1361年─1443年),字若思,號頤菴,江西人。胡儼年少時勤奮好學,於天文、地理、律曆、醫卜無不深究。
明朝
胡儼
名臣
虎害
德政
2018年10月4日 7:11 AM
【元朝名臣】尚儒學的蒙古答剌罕
後人評價哈剌哈孫:素來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遠遠望去自有威嚴;為人光明正大,行事至誠皆出於天性,又蘊涵著猶如江海一樣的度量;不威而令行,不言而人服;「端委雍容而朝廷尊安,天下受其賜」。
元朝名臣
答剌罕
成吉思汗
哈剌哈孫
忽必烈
2018年9月13日 3:41 PM
相士預測:改朝換代後 李綱官至公卿
李綱一生為人忠直,以恩義待人,在朝受到皇帝器重,在家受到晚輩愛戴。李綱沒有因為忠直敢言,屢犯龍顏,就失去官位,反而屢次受到賞賜,官居顯赫。唐朝官場流露的風氣,著實令今人刮目相看。
相士
李綱
李建成
唐太宗
2018年9月10日 9:20 PM
大丈夫 「無禮犯上」安彥威悔過自責
北宋宰相張齊賢記載安中令和劉某的故事,稱讚安中令胸懷大度,善於納諫,是王侯之中的賢者;稱讚劉某行事磊落,真的是以大丈夫赤誠之心事奉上級
安彥威
納諫
勸諫
2018年9月8日 3:29 AM
【隋朝儒林】隋朝國子博士何妥
隋朝國子博士何妥,字棲鳳,西域粟特(今烏茲別克斯坦)人。早年,何妥的父親何細胡,因經商進入中原蜀地,並在郫縣(今四川成都平原中部)安家。何細胡侍奉梁朝武陵王蕭紀,主管王府財物。他理財有方,成為巨富,當時號稱「西州大賈」。
何妥
正音雅樂
子夏
隋文帝
魏文侯
2018年9月2日 2:51 AM
【元朝名臣】兵征天下時 嚴實的東州卻是樂土
嚴實(1182年-1240年),字武叔,泰安長清(今山東長清)人。元金之際,在漢地掌控一方,享有較大自主權的軍閥被稱為世侯。這些世侯中,嚴實的出現格外醒目。他於蒙軍兵征天下時,救人無數,並將所轄之地治理成一片樂土。
明臣
元朝
嚴實
2018年9月1日 4:59 PM
【隋朝循吏】民之慈母 德化黎民的辛公義
隋朝眾多循吏中,辛公義有他特別之處。他剛到任上,不去官府,先去視察監獄。工作起來,效率極高,只用十多天,處理了現有的全部案子。為改變地方拋棄病人的陋俗,他和數百名得瘟疫的病人同吃同住,以身垂範,直到病人痊癒。
循吏
辛公義
2018年8月22日 3:00 PM
【元朝名臣】少年宰相 忠憲王安童
安童(1248年─1293年)是太師木華黎(1170年─1223年)的四世孫。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為追念功臣,召安童入朝擔任宿衛官,官位在百官之上。
忽必烈
宰相
安童
2018年8月19日 9:58 PM
【名句故事】防民之口 甚於防川
防堵民眾的言論,比堵塞河流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比喻不讓人民說話,最終必釀成大禍。語出《國語‧周語上》。
名句故事
周厲王
西周
2018年8月17日 10:26 PM
【隋朝循吏】「智無窮」的樊叔略
樊叔略一生歷經西魏、北周和隋朝三個朝代,在每一朝都受到執政者的器重。他的經歷頗為傳奇。他本是貴族子弟,可是童年就因家中變故而突遭橫禍。他雖無淵博的學問,卻有多方面的才幹,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懂建築、園藝,還精通農事。
洪熙
歷代名臣
隋朝循吏
2018年8月17日 10:00 AM
以五行看國運 宋朝學士胡宿 心懷天下
胡宿幼年家境貧寒,雖然有機會學到點金術,也不為其所動。或許胡宿知道治國齊家,在富貴以外,還有更大的事業吧。所以僧人臨終前,才說他「前途不可限量」。
點金術
胡宿
僧人
2018年8月14日 11:08 PM
【隋朝循吏】仁心化刁民 循吏第一人梁彥光
梁彥光胸懷正道,待人以至誠,相州昔日刁蠻的民風,在他的治理下,全然大化。
洪熙
隋文帝
隋文帝楊堅
名臣
隋朝循吏
2018年8月11日 5:52 AM
明朝大臣韓文 妙用軍餉平米價
軍餉是軍隊的專用物資,朝廷撥發軍餉,養軍隊為國效力。大明時期,大臣韓文曾以軍餉救荒,成為後世一樁美談。
救荒
明朝
大臣
韓文
2018年8月9日 5:35 PM
【元朝名臣】楊惟中為民除惡 天下畏其勇懷其仁
皇朝膺天命,主掌中原,一統天下諸國。楊惟中擔任宰相,令天下休養生息,整頓綱紀,去除地方惡患,愛養芸芸黎庶。楊惟中熱衷收藏漢文典籍,傳承漢地人文,所以道學沒有滅亡,天下百姓得以再次看到清平的治國之道。
元朝
名臣
楊惟中
2018年8月7日 10:46 PM
【元朝名臣】喜愛漢學的康里貴族巎巎
少年時代,康里巎巎因受父親不忽木的薰陶,很喜歡漢學,廣博群書。在正心修身方面,他深受大儒許衡、父親不忽木和兄長的影響。康里巎巎成年後,擔任宮廷護衛官。遠遠望去,見其神情凝遠,身上流露著貴族公子的氣質。
元朝名臣
康里巎巎
書法家
2018年8月3日 6:00 AM
上一頁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有約 277 條記錄
預言試析(9)諾查丹瑪斯預言大瘟疫時間的算法
【傳奇大觀】紅塵夢醒覓歸處 心堅志純終有成
預言中的大瘟疫和中國變局
戲劇性的人生轉折
你這樣夠嗎
怎麼對:頭頭是道 誰賓誰主 喫一碗各自西東
【解密時分】台灣原住民大洪水的傳說
天下第一福 招「福」祕辛
中國新年:回溯辛丑三百年 危難中尋曙光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