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刺繡
清代皇家服飾的繡工技藝巧奪天工,無論禮服或常服,圖紋繡工精美,配色優雅,令人眼睛一亮。古董服飾足以媲美世界一流工藝水準,三百年前的宮廷奢華時尚,今人望塵莫及。
刺繡是一種在織物上用各種線料織出種種圖案的工藝,中國自古以來,富者以「閨房繡樓」為貞,貧者以「善織巧繡」為業。
中國漢服文化是一幅凝聚歷代華夏子孫智慧的巨宏畫卷,是一部記載中國各朝各代歷史變遷的神奇史詩。漢服神韻有如長空舞彩練般的炫彩和靈動,碧海蕩清流般的明淨與恢宏,千百年來,漢服一路霓彩飛舞,譜寫華章。
刺繡是一種在織物上用各種線料織出種種圖案的工藝,歷史悠久。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刺繡是一種在織物上用各種線料織出種種圖案的工藝。由於中國是絲綢的故鄉,自古以來,富者以「閨房繡樓」為貞,貧者以「善織巧繡」為業。刺繡的針法有錯針繡、亂針繡、網繡、滿地繡等。刺繡的花卉不聞猶香,飛禽栩栩如生,走獸神態逼真。
刺繡是中國優秀的傳統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十二章紋」的內涵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繡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
襦裙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漢樂府》詩中就有「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的描寫。從那以後,一路走來,歷經各個朝代,兩千多年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明末。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的樣式始終都沒變。
古代文化天上來 服飾神韻譜春秋(下)
各朝代的服飾特點鮮明各異,似乎並無多大關聯,體現了不同朝代的文化,也體現了不同時期人類所被賦予的智慧。每一個朝代的服飾也都形象地反映和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地位,思想意識和觀念的不同。
古代文化天上來 服飾神韻譜春秋(中)
唐代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燦爛輝煌的時代。唐代服飾豐富多采,雍容華貴,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我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
古代文化天上來 服飾神韻譜春秋(上)
中國古代服飾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服飾文化璀璨華美,豐富多彩,同時也是中國歷代文化藝術的組成部份。
古人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反映著「天人合一」的理念,它體現在各種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中國傳統服飾就是其中之一…
(大紀元記者圓美印尼泗水市綜合報道)大部分印尼人熟悉的臘染服裝,乃是名揚四海、人人稱讚的印尼民族的文化內涵之一,具有高價值及富有傳統習俗水平的一門藝術。
「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的宗旨,在於推崇植根於五千年中國歷代服飾文化的淵源內涵和底蘊。並找出適用於現代人生活的穿著要求和注重實用性的設計重點;本著源承古人「仁、義、禮、智、信」的行為規範和純善純美的價值取向,在今天流行時尚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裡,尋回漢服源遠流長的珍貴服飾禮儀文化。
服飾不僅隨著代朝改變,也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文化,從中更體現出不同時期人類被賦予的智慧...
在清朝宮廷服飾中,最吸引人注目的焦點是,尊貴的皇帝所穿的龍袍,龍的圖騰既然被用來作為一國之君的代表,當然絲毫馬虎不得,造型千變萬化、威儀無比,讓人驚歎不已。朝袍的下擺占有很大面積的是八寶平水、八寶立水的圖案,它們將代表佛家、道家的8種寶物,藏在氣勢洶湧、翻騰的波浪之中。
國寶級繪繡大師陳嗣雪 針情展畫意
(大紀元記者郭展鴻、楊美琴中壢報導)85歲的國寶級藝術家陳嗣雪女士是兩岸碩果僅存的飛針繡第二代傳人。曾獲「民族藝術薪傳獎」、「文建會金爵獎章」等多項國家大獎。19日接受母校中央大學之邀,展出其聞名中外的「遠觀似畫,近看是飛針繡」的繪繡創作個展,以及從未曝光的國畫首展。同時致贈代表中大精神的「六朝松」畫作予學校,並勉勵青年學子:「作事情要有恆心、有耐心、有決心,不要怕失敗。」
失落的漢服  再現生機
許多人知道,美麗端莊的和服來自唐朝時的漢服,而雍容華貴的韓服,則是明朝時漢人所穿禮服的一種。中華民族自古被稱為「華夏」兒女,《尚書正義》解釋說:「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從久遠時期就已經創造了美麗服飾的漢民族,到了現代,卻失去了自己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裝。
五代時期的服裝沿襲唐代的式樣,婦女也是穿長裙,短上衣,外搭披肩,梳著高高的髮髻,不過不再誇張的繫到胸部,而是束在腰間。
中國漢服文化是一幅凝聚歷代華夏子孫智慧的巨宏畫卷,是一部記載中國各朝各代歷史變遷的神奇史詩。漢服神韻有如長空舞彩練般的炫彩和靈動,碧海蕩清流般的明淨與恢宏,千百年來,漢服一路霓彩飛舞,譜寫華章。
在我國敦煌壁畫中有許多飛天的造型,正如大詩人李白所讚美:「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空。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古代的畫匠能把姿態柔美的飛天畫的如此栩栩如生,其服飾絢麗多彩,而且出現在如此眾多的洞窟中,實在令人稱奇不已。現代畫家也有一些熱衷表現敦煌壁畫中飛天的精典之作,畫中的飛天一個個身姿純美,衣裙飄逸,彩帶飛舞,讓人目睹後如臨仙境,心地頓覺清澈澄明。
生活中不乏美的體現,比如音樂、繪畫、藝術和服飾等,皆可用來展現美的意境和風采。若讓美在您的舉手投足之間揮灑出流光溢彩,您會首選那種方式呢?可能多數女性同胞們都會給出一個相同的答案:華美的服裝。
上海「顧繡」在亞洲藝術館展出
(大紀元記者黃毅燕舊金山報導)「『以針代筆,以線代墨』;把一幅畫的意境用刺繡表現出來;這就是『上海顧繡』的特色」。來自上海的名顧繡家錢月芳於8月5日,在亞洲藝術博物館展覽廳一邊演示刺繡,一邊說。
中國歷史上,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千百年來激盪著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懷,三國演義裡英雄人物的忠肝義膽在百姓心中千古流傳,當岳飛身披金甲手持長槍,飛躍在沙塵中,當關公的戰袍閃爍在沙場裡,當孔明羽扇綸巾的裝束慢步思索,這些歷朝歷代的故事一幕幕不斷的在戲台上演...
睛代甲胃,基本承繼南北朝時的形制,以明光銷為主,也有用兩檔銷者。明光鎖的樣式,前後稍有變化。初期與北朝晚期相似,如陝西三原雙盛村開皇二年 (公元582年)李和墓出土的陶俑:頭戴兜鋆,身披明光錨,.緯甲通作盆領,胸背左右各佩固形護鏡,肩部裝有披膊,著時在腰間繫束皮帶。
婦女下體穿裙,是漢代以後流行起來的一種風俗,隨著社會風尚的不斯演凌和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裙子的款式也不斷更新,無論從造型、色彩或裝飾上看,都有許多新的發展。
半官是一種短袖上衣,其制由漢魏時期的 「半袖」發展而來。短袖衣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時稱 「繡掘」。因其衣袖之長,為長袖衣的一半,故稱之為 「半袖」,也稱「半臂」。一般多作成對襟,長及腰際,兩袖寬大而平直,長不掩肘。
古代婦女,家居時梳哲,外出則戴帽子。帽子的作用,除了御擋風寒外,可用來蔽面。蔽面的風俗由來已久。它的產生,與古代社會的禮教有密切的關係。按 《禮記.內則)規定:男女無故,不相授器,不共水井,不同寢席,不通衣披。
台南科大聯手兄弟工業發展刺繡
台南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於30日在該校圖書資訊大樓與日本兄弟工業株式會社P&H分社、及其分公司台弟工業公司舉行建立產學合作研究計畫簽約,並正式成立「機械手臂刺繡產業設計人才培育基地」,與會人士期望刺繡藝術能從台南科大發揚光大。
    共有約 96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