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心得
過去我在批改學生的文字作品時,大多採用開放的方式,盡量使用引導,而非直接指導學生某句怎麼改,例如告訴學生:「這篇文章,你覺得還有怎樣更好的方式可以呈現你所感受的一切,以及想傳達給讀者的畫面感與律動感?」如果學生有好的文字作品,我會選擇幫他投稿校內、外文學獎比賽,若是學生獲獎一來可增加學生的成就感,二來獎獲的榮譽也可鼓勵學生養成不斷創作的習慣。
今天去一年級上課時,想到前一天的課間,孩子們都滿懷熱情的爭著要幫忙整理書本,結果將書搶破的那一幕,於是,很想對小朋友深入的講講,怎樣做才是善良孩子的行為表現。
教育思想家杜威這句話說得好極了,我們可曾好好思考,不論在教學場域或生活周遭、公眾社會等,我們是否常會用自己認為對的、經過分析性的言語來框架、限制、影響,甚至妨礙未來可能成為各領域的藝術家的學生或正在用行動實踐教學藝術的同事,或諸多從事藝術與美的意念的藝術工作者?
美國教育思想家杜威(J.Dewey)曾在《藝術即經驗》(Art as Experience)一書說明藝術共同具備的內容包含了「興趣」、「媒介」、「時間與空間」等。
清晨,迎著東升的旭陽走進青青校園,心情亦如春日的陽光,燦爛而明媚。用心上好每一節課,我在心裡常默默告誡自己......
美國教育思想家杜威(J. Dewey)在其大作《藝術即經驗》提到:「藝術是轉化自然的過程,是一種發現新關係的歷程,也是一種完整的經驗。」
藝術是文化生活的結晶。當今藝術更成為經濟產業的重要基礎,所以培養具有藝術涵養的公民,已經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要想培養公民的藝術涵養,除了學校教育外,藝術表演的欣賞經驗更是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
通過閱讀傳統文化經典和歷史故事,我愈來愈深的體驗到,教育學生首先要「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身為師者,在課堂內外都要以同情心去尊重關懷學生的處境,努力做到謹言慎行,不僅要「怡吾色,柔吾聲」,還要對其嚴格要求。這樣就能不失教師的威儀,更能令學生心悅誠服。
聊到家家戶戶過年都要貼福字、掛春聯,我告訴孩子們,那是為了迎神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裏吉祥好運。最後,我對他們說,我們要想真正得到幸福,要首先從內心之中改變,做一個真誠、善良、寬容的人,這樣才能得到神佛的護佑。
經驗豐富的教師都知道,一節課的開頭與結尾至關重要。課的開始是導入環節,要簡潔明瞭能夠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課的結尾即結束環節要耐人尋味,最好能夠啟迪學生深深的思索。
歲末年終,盤點這一年的教學工作,平凡、平淡和瑣碎之中,因「經典吟唱」而抹上了些許的亮色。
這些年來,教過許多讓所有同事們都頭疼的「問題」學生,實踐證明,在我每節課不間斷的稱讚和鼓勵下,所謂有問題的孩子們都產生了神奇的轉變,逆反的孩子變得遵守紀律,溫順、可人;懶惰、散漫的孩子主動跑到音樂教室,幫忙擦玻璃;調皮搗蛋的男生能夠上課時主動幫老師維持課堂秩序等等。
下課鈴響了,我在講桌上整理著一摞書,準備一會兒回辦公室。這時候,有的男生已跑到教室門口想出去玩。只聽幾個聲音同時喊道:「讓老師先走!」我微笑的看著門口那幾個孩子,他們想出門卻沒走,規規矩矩的站在一旁等著我。
中國的古老典籍《樂記》曰:「德者, 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 」 研習中國傳統文化是我音樂教育教學探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大紀元讀報教育   扎根南台灣校園
(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灣高雄報導)「大紀元讀報教育」風氣,兩年來在大台南各級學校慢慢醞釀形成,並漸漸蔓延到大高雄地區偏遠學校。茄萣區成功國小、橋頭區甲圍國小、彌陀區彌陀國中等校,從11月起,透過大紀元讀報教育,啟發孩子的善念,開展孩子的閱讀視野。
學習音樂的人何其多,但是否有人想過學音樂的目的是什麼?家長又希望孩子學到什麼?老師希望帶給孩子除了音樂上的知識以外,是否能把「教師」的職責加以擴大,延伸到教導學生不論在台上或課堂上學習音樂的品德及禮貌呢?一個老師的品德會影響自己的學生,因為一個老師的教養水準,會直接反映在學生的身上。
讀報力量大 屏縣老師受益多
週末由屏東縣政府主辦、屏東縣里港國小承辦;大紀元時報、新唐人電視台協辦的屏東縣100年度「擁報幸福」讀報教育教師專業研習在仁愛國小舉行,與會近130名來自屏東各國民中小學教師們熱烈迴響。
大紀元台南分社在台南市推廣校園讀報教育,99 學年度下學期共贈閱400 個班級2個月的《大紀元時報》為班報,得到台南市多位老師的肯定,紛紛提供讀報教學經驗分享。每位老師的讀報教學方式雖不同,但都簡單易行,學生的學習效果相當不錯。
孩子學習樂器,除了勤加練習,還需要多聽音樂。充分的音樂薰陶才能讓孩子更有感受力與音樂性。但該怎麼聽、聽些什麼音樂?首先得先分成兩種聽眾群:一種是學過音樂對樂理方面有些許的認識者;而另一種則是未曾學過樂器,只是純粹的音樂喜好者。
王老師喜歡在教室中讓孩子閱讀《大紀元時報》,也喜歡帶孩子走出戶外,用腳閱讀家鄉。閱讀大紀元,透過古人在報紙中演出的精采歷史,讓孩子學習重德行善的道理;孩子在家鄉巡禮的戶外教學,能觸摸在地曾經上演的故事,讓他們真實感受祖先給他們的啟示。
文章寫作與閱讀,就像文化內涵的編碼與解碼一般。文章承傳文化內涵,作者寫作就如同編輯文化密碼一般,將其領悟到的文化內涵,隱含文章中;而讀者透過閱讀,解碼文章含意,進而掌握整體文化內涵。只要留心觀察,我們生活周遭處處隱含文化密碼。
教學二十餘載,經常遇到學生學樂器卻從不聽音樂,頂多聽聽自己正在練習的曲子,或只聽流行音樂,但其他相關的曲子或不同的樂器曲目及作曲家一概不碰,學古典樂卻幾乎不聽古典樂曲!
好報紙是開啟智慧的鑰匙
學校的學習課程本來就是不脫離現實社會,報紙是一份教材,好的報紙更是一份寶貴的教材,台南大紀元贈閱班報,給了我們班一個美善的機緣,讓我的學生獲得了開啟智慧的鑰匙。
為了進修學位,我申請留職停薪兩年。為了早日回復最佳教育狀態,我習慣性瀏覽教育處網站,藉此了解現今教育方案與目標。一天恰巧在教育處網站上見到讀報教育的研習,於是欣然前往一探讀報教育之面貌。主講者分享大紀元時報是一份具有「能量」的報紙。接著,講師鉅細靡遺的分享如何善用讀報教育化解親師生衝突、拓展學生視野、淬練學生多元批判思維。
竹山國小日前舉辦「讀報教育教學策略」研習會,由教務主任林建言主持,邀請推行讀報教育經驗豐富的孟憲騰老師,分享他以報紙內容作為閱讀教材,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進而利用報紙題材,引導學生找出文章主題、畫出心智圖,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80歲退休教師  筆墨相授孕育莘莘學子
〈大紀元記者于婉蘋台灣基隆報導〉朱奶奶每星期三的下午,都會來到仙洞國小教小朋友們寫書法,12年來從不間斷。朱湘怡是基隆市仙洞國小的退休教師,民國40年從香港來到臺灣,早期在軍聞社服務,結婚後才從事教書的工作;到仙洞教書30年從未離開。
台灣光春國中 豐富多元讀報樂
為了提高學生讀報興趣,光春國中結合讀報、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學生採小組分享文章內容,在剪報、書寫心得後,畫上可愛的插圖及加上封面設計,並成立光中廣播電台,利用每週四晨光閱讀前播報新聞,及舉辦閱讀時事有獎徵答;活潑生動、創意十足的讀報課程,讓參與的七、八年級學生都樂在讀報。
台灣學歷僅是商職畢業的楊筱薇,去年拿下紐約時報年度最佳英文教師。楊筱薇說,鼓勵學生很重要,如果有1名學生考試進步5分,她會帶著全班一起跳舞慶祝。
我跟孩子們都在這個危難的時刻找到了希望,原來只要照著神的旨意,古人不是留給我們一句金玉良言嗎:「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的教育不能再讓這一代認定人能勝天,與天學習謙虛一點的過日子也應該在心理上能海闊天空,這也應該是居危能得安的成果囉。
不管年紀如何,應該找找自己為什麼不能接受新式上課模式,如果怕心重的話,是不是更應該積極去克服?教師站在講台上授課,學生看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很快地就能摸清老師的個性,當然教師們也能感應到班上的回饋。「發現問題就處理這問題」,老師會遇到這種事都不是偶然的,也該利用機會讓自己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