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在長達十三年的艱苦歲月中,大禹曾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都沒進去看一眼。
這天晚上,東南風十分猛烈。
苻堅氣呼呼地回到內宮,太子苻宏又來勸說他:別草率行事,但他仍然聽不進去,一意孤行。
《禮記.樂記》記載,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在今安徽壽縣一帶進行一場大戰,史稱「淝水之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歷史典故即出於此。
這個成語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高陽應,是戰國時代宋國的大夫。他很愛與人辯論。有理沒理,都要強辯一番。有時別人有理,但嘴上說不過他,只好認屈。
孔子有許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叫宰予,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剛開始給孔子的印象很好,但後來漸漸發現,他既不孝敬父母,也沒有仁德,而且十分懶惰,白天睡大覺。孔子說他「朽木不可雕」。後來宰予參與作亂,被殺死。
國語‧周語上》和《史記‧周本紀》中都有記載「周厲王殺人止謗」的故事。
從故事中演變出的「百步穿楊」這句成語,形容射箭技術非常高明。
其他的諸侯王紛紛譏笑他,使他窘態百出。
朱虛侯劉章,是個呂氏家族人人畏懼的人物。
「殘羹冷炙」是指吃剩的飯菜,多借指別人的施捨。
晉代人陶淵明做事隨其自然,為了生計,他出任彭澤縣令。一次太守派人來巡視,縣吏提醒他去迎接,縣吏又說要戴官帽,束官帶,不可違背體統,陶淵明嘆氣說:「我怎麼能為了五斗米的俸祿,輕易向人屈身呢?」於是解下官印回家去了。
大臣魏光向唐玄宗上了一道奏折,要求將唐初名相魏徵整理、修訂過的《禮記》,列為儒家經典。
有智慧的聖人是無所不知的。
有一個客人拜訪主人,見主人家爐灶的煙囪筆直,旁邊還堆放著柴草,對主人說:「把煙囪改成彎曲的,將柴草搬遠些,不然很容易發生火災。」主人笑了笑沒有當回事。
晉武帝知道王愷和石崇爭豪斗富,就經常資助王愷,常賜給他一些珍奇寶物。
成語「得心應手」出自《列子•湯問》,與音樂有關。它常被用來比喻做事非常順利,心怎麼想,便能怎麼做。
「歲在龍蛇」這一成語,用來指壽數到了。
古時候有個人名叫張三,他好不容易才積攢了三百兩銀子,心中十分高興。
「你何必去操這個心呢,讓那些吃肉的大官們去考慮吧。」他的同鄉勸他說。
店主的妻子很是納悶,問道:「你好不容易遇到這麼個人,怎麼不跟他去呢?你不是決心很大嗎?家裏的事你儘管放心好了。」
我聽說順德的人,會昌盛,逆德的人,會滅亡。
別看那些趨炎附勢的人現在眉飛色舞,以為得到了甚麼好處,其實甚麼也沒有得到。
周子很有禮貌,說話時總忘不了忠孝、仁愛,待人接物很友善、和睦。
趙襄子很不高興,責備王子期說:「你教我駕車,卻不肯把技術全教給我啊!」
卞和在荊山下抱著玉璞傷心欲絕,哭聲震天達三日之久。
不料,那個守邊界的官員竟跪在地上,端飯給管仲吃,神情十分恭敬。
秦王認為天下非他莫屬,高枕無憂了。
重耳對妻子季隗說:「你留在這裡撫養孩子,等我二十五年不回來,你就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