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傳說唐朝時,有個士人在耕地時得到了一把劍。他磨亮後拿到集市上去賣。有個胡人相中了這把劍,遂決定以百萬之價買下,並約定次日來取。
很久以前,在東北的長白山有一潭,今人稱作天池。池水十分清澈,加之四周高峰林立,風景非常秀美。一天,三位仙女來到池中洗澡。大姐叫恩古倫,二姐叫正古倫,三妹叫佛古倫。洗完後,她們正準備披衣,突然一隻喜鵲口銜紅果放在佛古倫的衣服上。佛古倫看見後,愛不釋手,不小心將紅果吞入腹中,因此感而成孕。
梁孝元帝蕭繹所著的《金樓子》一書記載了關於「幻人」的傳說。在西周穆王時期,其最西邊有一個國家中的人被稱為「幻人」,他們能在水裡和火中自由行走,能穿過牆壁石頭,也能翻山倒海,還能將一座城池移走。
在中國傳統新年的正月初一,人們常常用兩片桃梗做成符瑞貼在大門上,上面再畫上一條葦索,中間畫上一隻雄雞,用來避邪,這是為什麼呢?
從古至今,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希望長生不老。因此古代尋訪丹藥、仙草的傳說在民間流傳的並不少。千百年來,人們不斷的在問:世間真的有「不死草」嗎?可是又有多少人見到了呢?梁孝元帝蕭繹所著的《金樓子》一書中就詳細記述了這種神秘的「草」。
今天的人們有時會在一些名山大川、著名寺廟中看到「佛光」,信佛者相信這乃是上天在向人們傳達著某種信息,不信者斥之為自然現象。不過,單從字面來看,「佛光」應該與「佛」有關。關於「佛光」這個名稱的由來,民間有這樣的傳說。
(大紀元記者黃毅燕美國舊金山南灣報導)「大嬸婆」、「小聰明」、「阿三哥」、「丁老師」,這些由著名台灣漫畫家劉興欽創作,在五、六十年代風靡台灣的「漫畫巨星」重出江湖;劉興欽經過3年時間,採用現代高科技數碼技術,把它們集合起來,搬上螢幕,製成數十集動畫卡通片═「大嬸婆與小聰明」。首批光盤在台灣已經售罄,現在它被配錄了國語、閩南語、客語(海陸、四縣)、英語等五種語言開始在美、加地區發行。
據說,玫瑰原來只長青枝綠葉,並不開花。後來為什麼又開出了這樣鮮艷的花朵呢?這在玫瑰之鄉,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執牛耳」是指「冠軍」、「第一」的意思。到底,牛的耳朵和第一名有什麼關係呢?
每逢教師節,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賀詞便是「桃李滿天下」,用以比喻老師培育的學生或人才眾多。那麼,「桃李」和老師有何關係呢?這要追溯至春秋時代《韓詩外傳》中的故事了!
國畫是中國藝術的精粹之一,古人畫畫的內容大多是山水、人物或花鳥。畫鳥大多取材鳳凰、孔雀、公雞等象徵吉祥的鳥禽,鮮少以「烏鴉」為主題。但是我們有常聽到文人畫家以「塗鴉」來謙稱自己的作品。那麼,「塗鴉」一詞的從何而來呢?
唐代馮贄《雲先雜記.卷一》中記載:「史鳳,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甚異者有迷香洞、神雞枕、鎖蓮燈,其次鮫紅被、傳香枕、八分羊。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無尖不成商,無度不丈夫」我寫錯了嗎?我沒寫錯,這是在上行銷課時的老師告訴我們的,據說源自於上古時期,只是後代子孫很可恥的把這話變為「無奸不成商,無毒不丈夫。」那麼這句話原來是甚麼意思呢?
組圖2:日本特色七夕節慶
(大紀元記者楊明秋日本仙台報導) 每年七夕節的時候,日本仙台市中心大街的各家店舖都裝飾著用和紙做的色彩艷麗的傳統竹飾。七夕裝飾品幾個月前就開始手工製作,在精心選好的十米長的竹竿上掛上紙花綵球、色彩繽紛的紙串、各色各樣的千羽鶴、錢褡等豪華絢麗的裝飾品,有的還掛上寫滿願望的長紙條兒,據說一根竹竿上所掛的裝飾品價格為數十萬到數百萬日元。主辦方會從眾多的展品中評選出當年最佳的金、銀、銅、優秀等獎項以示鼓勵。掛在鬧市上的七夕裝飾鱗次櫛比,爭奇都艷,迎風飄蕩,漫步在其中讓人賞心悅目。
話說戰國時期有一位文人名叫宋玉,文章寫得好,能言善辯,外表也相貌堂堂。有一天登徒子(登徒為姓氏,子乃古時對男子的尊稱)對吳王說:「大王請小心,宋玉好色,千萬不要讓他進出後宮。」
「馬拉松」一詞,其實是來自英文「marathon」的翻譯。而「marathon」實際上是希臘雅典東北方一個村鎮的名字,它因為一場戰役而留名千古。
「殺風景」本意為「有損景致,敗人興致」之意。晚唐詩人李商隱在《義山雜纂》一書中,輯錄當時的俚俗常談鄙事,其中關於「殺風景」一條,他舉了以下六個例子。
「敬請不吝斧正」常用在著作完成後,寄給人審閱時的謙用語。字面上的意思是期望對方將作品「大刀闊斧修正」一番。其實,「斧正」一詞跟斧頭真的有關,而且最早源自於雜耍表演。
「拔河」是我們在校園中常見到的團體運動比賽項目,指的是兩對人馬以拉繩子比較整體力氣大小,來定論輸贏!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諺語,通常是被用在批評平時不努力的人,事到臨頭才倉皇補救。那麼,「臨時抱佛腳」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
「嫁得金龜婿」是許多少女夢寐以求的事,指的是嫁給有錢人為妻。那麼「金龜婿」跟豪門有何關係?什麼樣的男人堪稱「金龜婿」呢?
我們地方有一個民俗,臘月初八這一天吃黏米粥。我從小就聽大人們講這個故事。
黃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和新年、中秋並列為最重要的三個節慶。端午之「端」字為「月之初」;五月、五日自唐以來稱「午月」、「午日」,故五月五日被稱為「端午」;既然是兩個「午」,故又被稱作「重午」;再者,由於古人把午時稱作「陽辰」,所以又稱「端陽」。
據歷史記載,朱元璋當年南征北討,進而推翻元朝,當上明朝開國皇帝。回到故鄉鳳陽,親自迎娶馬姑娘為妻。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是白居易《長恨歌》詩中傳誦千古的名句,用以描寫唐明皇及楊貴妃的淒美愛情。但是「比翼鳥」與「連理枝」一詞卻非始創於白居易。
乾隆老遠便看到紀曉嵐,於是一屁股便往紀曉嵐的座位坐了下去。無奈那座位卻密不透風,可把怕熱的紀曉嵐悶壞了。過了好久,紀曉嵐小聲問道:「老頭子走了沒?」乾隆一聽,說道:「陛下在此!」紀曉嵐知道惹禍了,忐忑不安地出來叩見乾隆。乾隆見狀,忙問道:「紀昀,你為何叫朕老頭子,你倒說說看,有理則生,無理則死!」
王羲之20歲時,有一天,太尉郗鑒派門生阮裕,到宰相王導家去為女兒郗浚挑選女婿,這些刻意打扮的王公貴族,無不卯足了勁,唯盼雀屏中選,唯獨王羲之毫不在意。
有ㄧ次群臣在御花園中飲酒,酒酣耳熱之際,乾隆帝與衆臣談笑風生,乾隆皇帝知道紀曉嵐平日風趣、幽默、伶俐,就想來個惡作劇,於是向紀曉嵐說:「紀愛卿你是忠臣?還是奸臣?」「當然是忠臣了!」「忠臣又怎麼樣呢?」乾隆問;紀曉嵐說:「為君王盡心竭力,為百姓圖謀福利,君讓臣死,臣不敢不死!」
在一個晴朗的月夜,王羲之獨自閑步在山陰道上,忽聽得ㄧ聲聲嘎嘎的鵝叫聲,他發現在寺院前面的鵝籠裡,有一隻像白玉似的鵝,王羲之欣喜若狂,走了進去,看見有ㄧ道士正埋頭認真地在寫字,老道士驚喜地招呼他,王羲之知道老道士抄的是黃庭經,一時興起,詢問:我可以代勞嗎?老道士求之不得呀!
《元曲選‧薛仁貴榮歸故里》中有句話道:「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重。」「千金」一詞用來稱呼未婚女子,是從何而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