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詩歌
比埃爾·德·龍薩(Pierre de Ronsard)是法國最早用本民族的語言、而不是用拉丁文寫詩的桂冠詩人。他博學多才、作品極豐,是法國近代第一位寫抒情詩的詩人,生前被奉為詩聖。
 賞月會她圓缺意, 聽琴啟我推敲詩。 嬋娟老病應消恨, 來日新芽吐桂枝。
法國詩人約阿希姆•杜•貝萊(Joachim du Bellay),1522年出生於法國西部的昂儒,卒於1560年。是法國最有名的詩人協會 La Pléiade(七星詩社)的重要成員,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代表。
B> 近日中國大地上的大霧霾讓人看來聽來萬分恐怖,雖然身居北歐,不用擔心自己的呼吸道被污染,但國內的親人們在這次超級霧霾中被迫成為人肉吸塵器,真是讓人悲痛不已。為何祖國大地起霧霾,為何中國民眾需要承受如此的天災人禍?
美國麻州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開闢一個專屬網站,公開19世紀英國最負盛名的女詩人伊莉莎白‧芭蕾特‧勃朗寧(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和未來的夫婿羅伯特‧勃朗寧(Robert Browning),從戀愛到結婚間的500多封魚雁往返的親筆信函和信封等珍貴收藏,免費提供給相信世間仍有完美愛情的紅男綠女點閱,以緬懷他們不畏艱難追求真愛的勇氣和情懷。
美麗的水仙 我流淚看著你就這樣匆匆離去日出的朝陽仍然在上升尚未到達正午的盛頂且留下 且留下直到白晝也匆匆忙忙飛奔到那黃昏祈禱的時候待我們把晚課都做完再陪你一道走
前兩行有如平地一聲驚雷,讓讀者的心靈受到意外的猛烈震撼。造成這種震撼的原因是:詩人把關心他人的痛苦和自己生命的存在價值聯繫起來了!
看到這首詩的題目先停留了幾秒鐘才捨得往下讀,因為覺得這句很詩意。 …
這是一首四行詩-Quatrain。 英語(講韻律的〕詩中很普遍的形式。每段四句,一三行押韻,二四行押另一韻。有時第三句不押韻,如此詩第一段。
初看這一首詩時,覺得還行,給人愉悅。細讀之,覺得它有一種內在的節奏。這首詩寫得相當內斂。看似輕松不經意的幾句,其實是寫得比較用心的。寥寥數筆就傳達出了一種神韻,讓帥氣的水牛比爾活靈活現的站在眼前。這詩有的人寫會哭兮兮的,EE卻沒有。誰說這不是對亡者最好的紀念呢?
覺得這首詩很清新簡潔。女性的手筆與男性是很不同的,細緻精美得多。感性得多。讀之就像是看見了一條閃亮的珠串,閃爍著溫柔的光芒。這首詩是春天的,雖然還有些冬的哀傷。
拜倫這首詩是斯賓塞詩體。每段共九行;前八行用五音步的抑揚格(音節一輕一重合在一起為一個音步,先輕后重為抑揚); 第九行用六音步抑揚格; 每行結尾的腳韻為:abab bcbc c;
“奉獻樹”一書使得許多兒童和成年人都受到感動,從而反省現代人對人的生存價值的看法,從中獲得教益。然而,能被“奉獻樹”感動,就證明許多人的心還沒有死,人類敗壞的濁浪還沒有完全淹沒人心中先天的真純,人類還有可救之人。而拯救人類的第一步,就是要人類學會奉獻,決不能象那個男孩那樣永遠只知道索取。
詩人把關心他人的痛苦和自己生命的存在價值聯繫起來了!在道德敗壞、人心下落的時代,關心他人疾苦的慈心善念在一般人心中已經很淡薄了。而作者卻開門見山的把它作為生命存在價值的充分條件提了出來,真不啻對當代人的一聲當頭棒喝!
昔日奈良八重櫻,今朝平安九重霓
晚秋夜宿田野中,為守稻谷睡窩棚。
夜深學雞鳴,能賺函谷關。須知逢岅險,誓不為君開。
前古神代未聞此,龍田河水絞赤波。
詎知君心仍如舊,昔日花香今猶浮。
有馬山下笠原野,輕風吹徹玉骨寒。休言妾心隨風轉,此生至死不忘君。
來去匆匆君何似,長空萬裡雲遮月。
慘淡月色無情別,從此最恨黎明時。
若得病榻見君顏,他日泉下長相念。
秋來草木因風萎,山風宜乎稱狂飈。
地老天荒毋相忘,命赴黃泉在今朝。
太息花色今更易,此身虛度春雨中。
    共有約 99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