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藝術
│
文學
│
連載
│
教育
│
人物
│
生活
│
美食
│
旅遊
│
保健
│
移民
│
職場
│
投稿
新聞
│
評論
│
社區
│
科技
│
網聞
│
體育
│
娛樂
│
突破封鎖
│
關於我們
首頁
> 副刊
> 文化網
> 藝海漫遊
> 藝術生活
墨西哥新創潮牌 協助傳統手工藝師脫離貧窮
墨西哥新創公司「Someone Somewhere」(暫譯「某人某處」)的宗旨是幫助當地的傳統手工藝師脫離貧窮。他們三個都是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透過在Kickstarter網站上架設專案銷售T恤和背包來募資。沒想到才剛上線,來自世界各地27個國家的訂單便蜂擁而入。短短兩天內,他們就達到了募集5萬元的目標,後來因為訂單超過他們的供應極限,甚至還得將專案提早關掉。
藝術生活
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 迷人的混搭風格
俄羅斯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的冬宮(Winter Palace)有著粉綠色的外牆,這裡曾是該國著名的君王之家。不過,這座冬宮的建築風格可不簡單,從最早的巴洛克、新古典、哥德式,一直到洛可可風格皆可在此找到。
聖彼得堡
巴洛克
哥德式
新古典
洛可可
2021年01月16日 6:16 PM
荷蘭黃金歲月對三個藝術家的反思(下)
由於維梅爾個人對繪畫的嚴謹態度,一生畫作不多,在眾多描繪日常生活主題的荷蘭黃金年代,他是一位特立獨行,撲朔迷離的畫家。尤其是那幅「戴珍珠耳環的女孩」(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被稱為荷蘭國寶。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荷蘭黃金歲月對三個藝術家的反思
維梅爾
Johan Vermeer
2021年01月14日 6:57 PM
荷蘭黃金歲月對三個藝術家的反思(中)
今天「林布蘭特」幾乎成了荷蘭的象徵,從牙膏到嬰兒用品都有以他為命名的商品,還有酒店餐廳與藝術相關的產品就更多了。事實上1669年在他離世後,近乎一世紀之久他是被遺忘的。他的畫不但樣式繁複且多產,人們估計他一生中完成的作品有六百幅油畫、四百張銅版畫、兩千張素描,九十幅自畫像(包括學生複製他的)。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荷蘭黃金歲月對三個藝術家的反思
林布蘭特
Rembrandt van Rijn
2021年01月08日 5:18 PM
超逼真寫實油畫 描繪生活中的小小珍寶
蘇珊·帕特森(Susan Paterson)是超寫實靜物畫的專家。她的作品傳達著一股平靜祥和的氛圍,仔細一看,卻又處處充滿精美的細節。這位來自加拿大的女藝術家不僅致力於傳統的寫實技巧,也喜愛描繪懷舊物件,提醒人們往日的美好。
油畫
寫實
Susan Paterson
寫實藝術
傳統
2021年01月05日 6:23 PM
荷蘭黃金歲月對三個藝術家的反思(上)
十七世紀的歐洲繪畫從文藝復興走過一個世紀, 強大無比的米開蘭基羅,深邃難測的達文西,氣度優雅的拉菲爾仍然音形不遠,他們的影響遍及全歐,尤其是法蘭西的藝術氛圍;而北方的德意志,尼德蘭則因宗教、地理環境等因素發展出不同的繪畫流派。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荷蘭黃金歲月對三個藝術家的反思
萊瑞斯
Gerard de Lairesse
2021年01月02日 6:47 PM
時尚壁紙品牌De Gournay承傳中國手繪絲綢工藝
談到壁紙,我們腦中或許不會迸出繽紛的畫面,不過,那只是因為您還未造訪過de Gournay的網站。他們迷人的壁紙設計帶您回到18世紀的中國或19世紀的法國。作品風格典雅帶點詼諧,卻又承傳著幾乎被遺忘的傳奇:中國傳統手繪絲綢的技藝。
壁紙
壁畫
de Gournay
工藝
2020年12月22日 2:15 PM
阿什維爾聖勞倫斯教堂的靜謐、美、真理
對很多旅客而言,教堂前廳的牌子——「請保持肅靜」——是多餘的。多數人是嘻笑聊天地走了進去,跟在街上的騷動喧嘩融一樣,當他們推開中庭沈重的大門,步入教堂內部時,在這個寧靜、搖曳著蠟燭倒影的聖殿中,突然間意識到了應該要輕聲細語。
聖勞倫斯教堂
阿什維爾
瓜斯塔維諾
2020年11月29日 11:42 PM
德國洛可可式的輝煌典範——德國奧古斯都堡
從科隆(Cologne)順著鐵路南下,短短車程便能抵達布呂爾(Brühl)小鎮,出了火車站,迎面而來就是經典著名的洛可可風城堡——奧古斯都堡(Augustusburg Palace)。
奧古斯都堡
洛可可
德國
城堡
2020年11月15日 7:30 PM
電影製作人從經典構圖法則得到的啟發
格洛弗在網站上將三分法描述為是「有瑕疵」和「懶惰的」。儘管這個方法適用於非常簡單的鏡頭,但是在更複雜的情境和要提高構圖深度時,它就會失靈了。
三分法
構圖
2020年09月15日 8:08 PM
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五)
大瘟疫發生最令人恐懼的景象之一就是目睹人們大規模的死去,屍骨堆山,多得來不及清理,遺體不分貴賤地腐臭潰爛,悲慘景象就像人間地獄。凡是經歷過大瘟疫的倖存者必然會被這些恐怖的畫面深深烙印在腦海中。
瘟疫
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
2020年07月26日 8:37 PM
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四)
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歐洲中世紀,也發生過多次瘟疫。這時已經是基督教的全盛時期,那麽基督教徒怎麽面對瘟疫呢?
帕維亞
瘟疫
祈禱
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
2020年07月20日 2:46 PM
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三)
有一幅法國十九世紀畫家居勒-埃里·德洛內描寫的《被瘟疫侵襲的羅馬城》,特別具有深意。
古城中的瘟疫
基督徒
瘟疫
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
2020年07月16日 6:51 PM
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二)
在西方描寫瘟疫的繪畫作品中,以普桑的《阿什杜德瘟疫》最為著名,許多關於瘟疫的繪畫都以它為藍本或參考。
瘟疫
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
阿什杜德瘟疫
2020年07月12日 7:51 PM
世界僅存的馬毛編織工藝
馬毛是獨一無二的布料。不僅耐用度超過百年以上,而且也「通過所有的防火測試、火柴和香菸測試」「它也通過了所有聲學測試,所以它其實也有用在許多現代設備像是音響室和電影院裡。」由於這些獨家特性,才讓馬毛成為歷久不衰的多功能布料,就像我們祖輩流傳下來的古董家具一樣。
馬毛編織
馬毛
2020年07月12日 11:30 AM
大英博物館200萬件藝術品 圖片免費使用
位於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擁有大量收藏品,經常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造訪。但受到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該館目前關閉。也因為如此,該館將網上收藏品增加至大約450萬件,供人們在家裡參觀,而且允許人們免費使用其中大約200萬件的圖片。
大英博物館
藝術品
收藏品
網上
羅塞塔石碑
2020年05月13日 3:09 PM
「留白」的藝術與人生
留白,也稱「餘玉」,是中國畫的藝術表現手法,表面意思就是預留空白。留白並不是空無,而是無物勝有物,無畫處皆成妙境。
留白
藝術
中國畫
2020年05月01日 4:59 PM
藝術因信仰與道德而榮耀(二)
除了表達對天國世界的崇敬與嚮往,藝術的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忠實的刻畫自然的風景、人類的生活以及其背後所蘊涵的思想精神。中世紀的西方藝術與中國古代的藝術皆偏重寫意,而文藝復興後的西方藝術更為著重體現表面形式之美好、真實和細膩。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前的傳統藝術,無論東方或西方皆以光明為基調、著力維護人性之善與道德價值觀。
神韻藝術團
信仰
道德
2020年04月27日 2:07 AM
第一次巴黎公社與新古典主義美術(下)
對於史上的那些藝術家而言,如果有不描繪邪惡內容的正面、傳統、優秀的作品,我們仍然是以慈悲來看待的。在理清脈絡的基礎上去研究前人的作品,才更容易從傳統美術中得到正的參考,回歸神傳藝術。
美術
巴黎公社
A.H.
法國大革命
第一次巴黎公社與新古典主義美術
2020年04月23日 5:50 PM
第一次巴黎公社與新古典主義美術(中)
今天很多人都以為啟蒙運動是好的。為什麼?因為教科書上就是這麼寫的,學校裡都這麼教。但實際上啟蒙運動是針對當時所有具備正常傳統思想的人進行的一次大洗腦運動,為的是從思想上打掉人的正信,並為其後的殺人革命提供理論依據。
巴黎公社
新古典主義
A.H.
法國大革命
第一次巴黎公社與新古典主義美術
2020年04月21日 8:01 AM
第一次巴黎公社與新古典主義美術(上)
談起巴黎公社,很多人都會想到1871年經由血腥屠殺所奪取的短暫政權。但研究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法國史上其實出現過兩次「巴黎公社」(Commune de Paris)。在人們所熟知的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期就已經出現過第一次巴黎公社了,而1871年的巴黎公社實際上是繼承了大革命時期巴黎公社的名稱,並延伸了其組織結構與暴力手段。
巴黎公社
新古典主義
A.H.
法國大革命
第一次巴黎公社與新古典主義美術
2020年04月18日 6:01 PM
機會難得 美國專業攝影師協會免費網上教學
非營利組織「美國專業攝影師」(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s of America)是個全球性的專業攝影師協會,其總部位在美國亞特蘭大,會員遍布世界幾十個國家。在當前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該組織免費開放網上教學課程供民眾學習,攝影愛好者可得把握這個機會。
攝影師
協會
網上
教學
美國
2020年03月31日 12:42 PM
微型模型重塑歷史古蹟 藝術家一磚一瓦堆砌鄉愁
敘利亞戰事不斷,很多人遠離家鄉、流離在外;一位藝術家用微型模型記錄對故鄉的懷舊之情,他的最新作品-描繪1950年代吉達生活的立體模型,包含1,700多幅作品。
敘利亞
沙特阿拉伯
吉達
微型模型
立體模型
2020年02月07日 4:20 PM
話新年飲屠蘇風俗 金甌永固杯賀「金」年
「金甌永固杯」連結了新年第一日飲「屠蘇酒」的民俗,「金甌永固杯」也是頂級工藝的極致亮點之一。看本文,共享新年民俗與璀璨中華文化工藝之美。
新年
屠蘇
金甌永固杯
璀璨中華文化
2020年01月25日 8:57 AM
篆刻欣賞:庚子年印章 祝朋友們鼠年鼠來富
今天準備了一組庚子年的肖形印章,討個吉利。祝大家鼠運亨通,萬事安康。
篆刻
2020鼠年
孫明國
2020年01月21日 7:16 AM
7個關於貝多芬的小故事
2020年12月17日即將迎來有「樂聖」之稱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250歲誕辰。為什麼日本每年組織萬人合唱《歡樂頌》除舊布新?據說貝多芬很愛喝酒,他的最後遺言是什麼?德國之聲分享了幾個貝多芬專家都不一定知道的小故事。
貝多芬
《歡樂頌》
樂聖
第九交響曲
2019年12月29日 10:26 PM
榮華富貴的化身 中華螺鈿漆器
說起「螺鈿漆器」讓你聯想到什麼?自古以來,螺鈿漆器就是榮華富貴的化身,是非常精緻的工藝。一起來欣賞中華螺鈿漆器之美。
螺鈿
璀璨中華文化
漆器
2019年12月05日 5:53 PM
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上)
歷史的演變猶如天體運行、星球運轉,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也確實體現出了不同於其它星球的時間概念,而歷史恰好就是在這特定的時間中一步步演繹著,其中也包括了文藝復興前後這一重要戲目。
Arnaud H.
藝術史
文藝復興
教堂
哥特式
2019年11月18日 9:09 AM
75歲爺爺花13年修剪樹籬 45米酷巨龍網路爆紅
英國有一位75歲的爺爺約翰·布克(John Brooker)最近在網路爆紅,因為他花了13年的時間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把家前院的樹籬笆修剪成了一條高達3.048米、長45.72米的巨龍。而這件堪稱藝術品的特大號巨龍,團團圍住了他的院子。
修剪樹
巨龍
園林造景
修剪藝術
日本園林
2019年10月11日 8:10 PM
讓永樂帝適心的三寶 個個創高峰
瓷器不是明代首創的,在宋代時就有了高度繁華的成就,永樂帝心愛的「瓷器三寶」有什麼首創的特色嗎?如何別開局面,將明瓷推上高峰?
永樂皇帝
瓷器
青花瓷
永樂時期藝術
璀璨中華文化
2019年09月22日 9:19 A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2533 條記錄
1
超逼真寫實油畫 描繪生活中的小小珍寶
圖
12/5/15
2
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 迷人的混搭風格
圖
12/5/15
3
荷蘭黃金歲月對三個藝術家的反思(上)
圖
12/5/15
4
墨西哥新創潮牌 協助傳統手工藝師脫離貧窮
圖
12/5/15
5
荷蘭黃金歲月對三個藝術家的反思(中)
圖
12/5/15
6
荷蘭黃金歲月對三個藝術家的反思(下)
圖
12/5/15
電影製作人從經典構圖法則得到的啟發
圖
世界僅存的馬毛編織工藝
圖
大英博物館200萬件藝術品 圖片免費使用
圖
第一次巴黎公社與新古典主義美術(下)
圖
機會難得 美國專業攝影師協會免費網上教學
圖
榮華富貴的化身 中華螺鈿漆器
圖
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上)
圖
讓永樂帝適心的三寶 個個創高峰
圖
史前跨歷代的玉璧 傳達中華文化思想與美學
圖
華夏漢服飾演繹——隋唐五代至宋
美術長廊
雕塑大觀
中國繪畫
書法篆刻
藝術收藏與投資
西洋繪畫
水彩天地
當代畫家
真善忍美展
賀卡與年曆
美工設計
中西雅樂
民族音樂
中國樂器
佩璇話箏曲
中國古代音樂
西方古典音樂
音樂家小傳
樂器巡禮
鋼琴教室
歌劇樂劇
新歌藝苑
世界民謠
樂曲賞析
音樂史
現代音樂家
表演藝術
新唐人晚會
中國戲曲
說唱藝術
京劇欣賞
戲劇大觀
中國古代舞蹈
其他舞蹈
劇場音樂廳匯觀
藝術生活
西方建築與景觀
園林
生活工藝
攝影欣賞
人文紀元攝影賽
伊羅遜攝影
戴兵攝影
國際藝術節
文化創意產業
藝壇博覽
藝術小百科
藝聞
藝海漫遊
美術專論與專訪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