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展「情」 訴說一往而深故事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離,舉凡君臣、師生、親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現空間。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12月30日起以「情為何物」為題展出26(組)件書畫,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
藝壇博覽
【方菲訪談】走進藝術大師的人生(下)

專訪韓秀:從達芬奇到杜勒,這些藝術大師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人生啟迪?中國藝術家傳記為什麼那麼難寫?

【方菲訪談】韓秀:走進藝術巨匠的人生(上)

前兩期採訪中,韓秀講述了她在中國的經歷,回美後在美國國務院教授中文,80年代她又以美國外交官夫人的身分到臺灣和北京居住。90年代她開始筆耕生涯,迄今已經出版了五十多本書。近幾年她開始發表藝術家傳記系列,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巨匠。今天我們邀請韓秀來談一談這個藝術家的系列。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聚焦(彩墨)

很簡單的一張畫。 這幅畫其實談不上構圖,我只想表達一個意念——新意。

【書法漫談】散氏盤金文——孤芳獨秀 卓然不群

散氏盤是西周厲王時期的經典之作,清乾隆初年陝西風翔出土。盤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為晚清「四大國寶」之一,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臨淵(彩墨)

五代‧荊浩嘗語人曰:「吳道子畫山水,有筆無墨,項容有墨無筆,吾當采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晌午(彩墨)

劉海粟先生曾經說過:「一部藝術史即是一部創造的歷史。……堅持與別人不雷同,才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所謂創作,就是要有新意、要能「創造出新意念的作品」。否則憑什麼叫「創作」呢。不過也有另外的說法是:創造不是憑空生出來的,仍然要有「底子」,要以傳統做養分的。無所適從的我們,就只好在這兩者之間徘徊了。

【書法漫談】金文重器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毛公鼎是特定禮器,高貴華典、古意盎然,與散氏盤、大盂鼎、虢季子白盤並稱為四大國寶。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深潭印月

這幅畫全以毛巾沾墨拍打而成。我們先把毛巾弄濕再沾上墨汁,在紙上輕輕拍打,時濃時淡,時聚時散,輕盈地拍出一幅構圖。等水墨全乾了再層層上色。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仙人掌(彩墨)

在校園內的一個小角落裡種有一大叢仙人掌,五六株雜亂的長在一起,長得很高很茂密。因為它有尖刺,少有人敢靠近它,學生們打掃校園時也都離它遠遠的。不過,在這些畏人的針刺叢生的隱處,竟然有小雀兒在那裡築巢,既隱密又安全。

藝術的火鳳凰

在這場大瘟疫之後, 我們將穿越現代科技文明的廢墟, 回到人類文明的泉源。此時,新唐人「全世界人物寫實油畫大賽」 邀請全世界藝術家一起來思索: 在變形、抽象的繪畫一百多年後, 如何把寫實繪畫放回主舞台, 尋回創作的心法,再現藝術的曙光?

【書法漫談】甲骨文書法藝術初探(下)

自晚清翰林王懿榮發現甲骨文後,許多學者、名人參與甲骨文研究,其中一些人進行臨摹與書法創作,遂使甲骨文書法藝術再生…

【書法漫談】甲骨文書法藝術初探(上)

甲骨文是商至周初之際契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三千多年前漢代文字發展成熟的體現,是遠古盛世文明的時代象徵,藴含著中華文明的基因。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楊梅茶園(彩墨)

一九九八年冬天,邀同事經龍潭到楊梅,沿路邊玩邊寫生。途經楊梅鎮附近的某一個小村落,不期然看到對面那座小丘陵上有整齊排列的茶園以及山後的一批高樓大廈,櫛比而立,恍如海市蜃樓,美得令人驚羨。(當時的寫生稿放在《徐明義畫集四》P.74頁,可與此圖相參。)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閑靜(彩墨)

看畫題就知道,有閑適寧靜的心境,才能畫出一張淡泊致遠的作品。 閑聽溪聲靜看山——多麼悠然高雅閑靜的生活啊,令人嚮往。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帆影(彩墨)

以前讀朱光潛先生寫的「文藝心理學」,裡面談到農漁人在田裡海上辛勤工作,勞累危險,可是畫畫的人往往把他們畫得很美,充滿了詩情畫意,說在濃霧中看帆船真的好美啊,殊不知捕魚的漁夫在濃霧中航行是多麼的提心吊膽,還深怕會觸礁呢……

【書法漫談】中國書法的神性特點

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和世界藝術殿堂裡的奇葩,在書寫藝術中無與倫比。

孫少英新年開展 藝術寫生以畫談美

為迎接黃曆新年的到來,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推出「孫少英談美-水彩畫美感經驗大展」,由高齡92歲的國寶級水彩大師孫少英在大墩藝廊(六)展出近30件水彩作品,並首創以水彩畫「談美」,帶領民眾體驗藝術家從生活中俯拾可得的美學品味。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閒來看青山(彩墨)

畫畫絕不能受「規範」限制,這點和書法有很大的不同。有一個寫書法的人每次聯展都寫一張很大的草書「暢懷」,寫來寫去,永遠都在暢懷。但畫畫的人如果展相同或類似的作品,馬上有人會指責他:「毫無創意」。

虔誠之作:絢麗繽紛的西班牙雕塑世界(下)

基多的作品《人的四種命運》(the Four fate of Man),作者是曼努埃爾·奇利(Manuel Chili),他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卡斯皮卡拉(Caspicara)。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生動地向觀眾展示了不道德生活,以及遵循神聖戒律的道德生活所產生的各種後果。

虔誠之作:絢麗繽紛的西班牙雕塑世界(上)

未著色的石頭、大理石或青銅雕塑在西方神聖藝術中占主導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如多納泰羅(Donatello)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巴洛克時期的雕塑家吉安‧洛倫索‧貝爾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和新古典主義雕塑家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虎視眈眈(彩墨)

夜色昏黃,果園那兒的柿樹掛滿了柿子,一隻老鼠爬上柿樹梢偷吃柿子——牠專心地吃著,全然忘卻周遭的動靜與兇險——此時其它樹上的貓頭鷹家族們正睜大眼睛注視著牠們的獵物,虎視眈眈,黃綠色的大眼睛在夜林裡閃爍發亮。

「北美泰姬陵」:文學與藝術女神的居所

1883年,亨利‧莫里森‧弗拉格勒造訪佛羅里達州,那裡椰林婆娑,暖風拂面,陽光燦爛。這次旅行讓他對佛州深為著迷。弗拉格勒想像其他人也如他般對佛州如痴如醉,流連忘返。懷著這樣的想法,五年後,弗拉格勒在佛羅里達州開始興建酒店工程,而那一年建的酒店也是整個佛州的第一家酒店。

木雕界米開朗基羅:雕刻師格里林‧吉本斯(下)

17世紀英國作家約翰‧伊夫林(John Evelyn)在他的日記中,曾如此提到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裝飾雕刻師格里林‧吉本斯(Grinling Gibbons):「無與倫比,難以用言語形容⋯⋯吉本斯的雕刻無疑是世界上任何時期都不曾有過的創新和罕見作品。」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潑墨山水(彩墨)

在Facebook上,有一個女網友PO出一張山水畫,說她不守「規範」,只是隨心所欲的畫去,自己快樂就好。之後,有一個網友回應她說:「規範是人定的,如都照規範走,談什麼創新?要怎麼突破?又如何超越?——能發自創作者內心想表達的意念,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是藝術的真價值。」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隱居(彩墨)

李白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你問我為什麼要住在這兒?我告訴你,這兒不是人間世俗的擾攘可比,這兒可是桃花流水、風光旖旎的世外桃源呢。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綠幛(彩墨)

有一次,我去散步時,撿到一塊人家丟棄的橢圓形海棉,仔細一看,有很多不規則的小孔洞。嗯,好像可以拿來作畫呢。於是就拿回來沾墨沾色試試,畫就許多張不同的構圖,這是其中之一。(另一張題為櫻花季,於專輯P. 66)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美國巡迴展覽

五百多年來,米開朗基羅讓無數教宗、王子和主教們伸長著脖子,只為一仰天堂的景象。現在,來自梵蒂岡的巡迴展覽「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展覽」(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 The Exhibition)將其雄偉壯觀的拱頂濕壁畫帶入了現實之中。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草原放歌(彩墨)

我讀錢松喦先生的書,裡面提到他好用「單色」,說「山水畫,羅列的形象比較複雜,著色卻要單純。」這幅「草原放歌圖」就是純用綠色,在做漸層的處理時,揮灑潑色潑墨的當下,常能得到很大的快慰與滿足。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姑婆芋下(彩墨)

古人說:「畫有常理無常法」,意思是說畫畫沒有一定的方法,不要有規範,想怎麼畫就怎麼畫,工細整齊或逸筆草草;大紅大綠或滲淡灰暗都不計較,任君揮灑。唯一不變的就是不能有違常理。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秋聲(彩墨)

米開蘭基羅說過:「繪畫是音樂、是旋律,只有天才才能理解其複雜性。」——依我看,米氏前半句說對了,後半句我並不全然認同。

共有約 756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