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暉香道
曉色猶存千里夢,春寒未冷兩鄉心。 已同玉露邀良會,先借祥煙寄好音。
香道表演或接待賓客品香,一般是將篆香與隔火熏香兩個傳統熏香技法結合
《夜歌》這首詩大約創作於韓愈正式擔任國子博士。韓愈從貞元二年出道,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均失敗,遭遇多坎坷。
一個人在生死關頭,平時的修養如何就展現無遺。前幾天某地深夜發生地震,網上流傳的視頻中,一些男女赤身露體就往大街上跑。或許地震的時候,在建築物有可能倒塌的生死關頭,這就是人生百態…那麼,古代的讀書人遇到類似的情況,周禮對他們有甚麼特別的要求呢?
跌宕蕭疏歲月遷,開懷最憶在童年。 綠楊檻外窺蟬噪,芳草池邊放紙鳶。
儒家文化提倡的是入世的修行,傳統的道德禮義都是須要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去遵守。《中庸.第十三章》有這樣一段話——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紅塵遊客夢,白玉主人杯。 比德成君子,傳馨見異才。
自然界有很多物質,它們依照季節或每天的一定時辰出現著,有些是人類已知的,有些是未知的。比如我們知道的露水,每天清晨的時候出現,太陽升起後消失。
自然界對於人來講,有無窮的奧祕。不同的天時有不同的物質出現,孕育著自然界的萬事萬物。
過去的孩子在學校讀書,要學習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禮、樂最為重要……
自古以來,正史野史均記載了「夢筆」或「夢筆生花」的故事。 五代時期有位文人王仁裕在其著作《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李白小的時候,夢見平時所用的筆,在筆頭上長出了一朵美麗的花兒。
玉潤含羞花潔白,冰姿解語蕊輕黃。 不隨桃杏迷蜂蝶,偏效松梅耐雪霜。
為什麼將毛筆說成是秦筆,古箏說成是秦箏呢?提起這兩件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的物品,我們必須說一下「蒙恬」,這位名傳千古的秦朝大將軍。蒙恬統兵三十萬,北擊匈奴;奉命修築萬里長城,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世態何須嘆,流光本是詩。 青春不行好,白首抱餘悲。 古道勤相就,清風庶可期。
我們都知道臘月是指黃曆的十二月,而「臘」這個字的原義是指古代的一種祭祀名稱。《說文解字》:「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
中國傳統的行業中講究尊師重道,《禮記.學記》:「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東漢鄭玄註:「尊師重道焉,不使處臣位也。」過去的學堂,不管是小學還是太學,必釋奠先聖先師。
重陽節的日期是每年黃曆的九月初九,也稱為清秋節、茱萸節、黃花節、菊花節、九月九、重九、九日、暮節等等。那為什麼將兩個「九」稱為重陽呢?
秋分八月中,晝夜一時同。 寒暑移年歲,炎涼類轉蓬。
跳珠驟雨襲殘花,建盞聞香試野茶。 暫借紅塵為地主,相尋清境到天涯。
幽興年來莫與同,滋蘭聊欲泛光風。 真成佛國香雲界,不數淮山桂樹叢。 花氣無邊熏欲醉,靈氛一點靜還通。
軒轅開宇甸,嫘祖授蠶桑。 五色青雲服,千年紫禁裳。
枯榮關日月,興替自陰陽。 妙手調瓷罐,虔心制線香。 芳菲林下蘊,紫氣個中藏。
平生懷古意,俗世一洪爐。 赫赫唯明德,堂堂獨丈夫。 清心添正氣,逐利失良圖。 宙宇天行健,祥光照坦途。
辭舊梅縈雪,迎春望有年。 遠香熏臘月,孤豔對寒天。
認真製作篆香,特別是用純淨的心態去製作供佛的篆香,您會發現那是一個靜心修煉的過程,狀態好的時候,會感覺到天地間就剩下自己一個人,外界的音樂聲,主持人或觀眾的說話聲仿佛都不存在了。這是製作篆香所要達到的最佳狀態。
上一篇筆者介紹了古人將篆香運用於禮敬神佛及朝廷上朝等場合。本篇文章主要介紹古代的文人雅士如何將篆香運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並與各位讀者一起品讀幾首與篆香有關的優美唐宋詩詞。
寒冬送新襖,勝似金鏤衣。 大雅行仁孝,清名共素輝。
相貌天生未可輕,青春學業治功成。 遵循禮義傳家範,品讀詩書處事明。
古漢語的發音四聲為平、上、去、入。它是齊梁時期由陸厥、沈約、謝朓等文人創立的;「平」即平聲,「上、去、入」為仄聲。從那之後特別是唐代開始,文人寫詩都是依四聲的發音來創作。
搖落群芳盡,其華獨自馨。有香知婉約,無意競娉婷。
共有約 65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