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簡體
搜尋
大陸
美國
香港
國際
台灣
|
即時
評論
專題
視頻
|
科技
財經
娛樂
文化
|
生活
健康
社區網
紐約
舊金山
洛杉磯
多倫多
溫哥華
澳洲
歐洲
更多
香港
簡體
黎智英被判欺詐罪 美兩黨議員痛批中共抹黑
2022年10月26日 1:23 PM
多位美國國會參議院兩黨議員發表聯合聲明,嚴厲批評香港法院裁定前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兩項欺詐罪名成立是「虛假審判和定罪」。
黎智英
壹傳媒
欺詐罪
虛假審判
香港
國安法
一國兩制
港立法會篡改選舉制度後 記名表決創14年新低
香港選舉制度被篡改後的首屆立法會已經完成了第一個立法年度,近日有傳媒發現立法會去年通過了17項政府法案,當中只有2項以記名表決通過,所佔比例是過去14年、近4屆立法會中最低。曾擔任立法會議員助理5年半的前油尖旺區議員林兆彬分析指,由於沒有記名投票,會議記錄便不會顯示哪些建制派議員「偷懶」缺席投票,亦不會讓外界知道他們對每個議題的立場,方便逃避選民和傳媒監察。
香港
選舉制度
立法會
2023年01月05日 7:33 PM
港府建關愛隊架空區議會 程翔:中共式監控系統
香港特首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提出設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簡稱「關愛隊」)。熟悉中國事務的資深傳媒人程翔認為中共的目的,是強化蛇齋餅糭,建立中共式監控系統,網格化管理特殊人群,完全違背基本法的精神。
香港
關愛隊
中共
青關會
網格化
程翔
中共式監控
2022年12月19日 2:19 AM
港府突撤23條立法議程 被指擔心香港國際地位
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兩年,香港極具爭議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草案,在無預告下被突然從立法會議程中刪除。評論人士認為,中共擔心香港喪失成為聯通國際的橋梁作用因而暫時叫停;但無論是否立法,中共都不會改變對香港的強硬政策。 10月10日,香港行政署更新本立法年度提交立法會的議程,今年年初仍在議程上的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被刪除...
基本法
23條立法
李家超
香港金融
董建華
鄧炳強
2022年10月18日 11:28 PM
港府撤23條立法議程 分析:香港成中美籌碼
中共二十大即將在10月16日召開,香港政府突然將23條立法議程刪除。有時事評論員認為是北京的意旨,目的是防範西方藉23條立法批評北京和港府,事件凸顯出香港成為中美之間的籌碼。 習近平會否再連任成全球焦點 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共最高領導機關,掌握最高決策權,二十大將揭曉中共最高領導層的改組。其中最受全球矚目的焦點,便是習近平會否如外界預測,成為史無...
二十大
23條立法
香港
中美籌碼
俄羅斯
2022年10月16日 7:09 AM
七成議席懸空 香港民主派區議員影響力「清零」
2019年,民主派在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大勝,但經歷了2021年的辭職和DQ潮後,再加上不少前區議員身陷囹圄、流亡或移居海外,導致區議會現時有大約七成議席懸空。而現屆區議會的任期將於2023年12月31日屆滿,建制派最近建議大幅降低區議會的民選議席比例,並增加間選和委任議席。有前區議員形容現屆區議會接近土崩瓦解,而前任或現任區議員的影響力亦幾乎「清零」,更估計有...
香港民主派
區議員
DQ
身陷囹圄
流亡
移民
反送中
2022年09月25日 10:18 AM
國安法導致內地化與移民潮 港澳辦不敢承認
中共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稱,香港實施《國安法》後愈來愈內地化的說法是「危言聳聽」,還說用「移民潮」形容過去一年超過11萬香港居民的離開並不恰當。他的這些說法引發批評。
香港國安法
香港大陸化
移民潮
中共謊言
港澳辦
2022年09月22日 1:11 AM
港人怨聲四起 指港府只顧防疫漠視經濟民生
今年7月才上任的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一向強調施政方針以「結果為目標」,但當前的客觀事實是,政府3年來只專注防疫,未顧及經濟民生,令民怨四起,最近不滿聲音愈來愈強烈。
香港人
李家超
香港政府
經濟
民生
中共病毒
防疫
2022年09月21日 3:20 PM
香港諸多防疫限制 渣馬龍舟世錦賽泡湯
香港體育盛事渣打香港馬拉松的主辦方稱政府遲遲未批准舉辦,決定取消舉辦今年的賽事。另外明年的世界龍舟錦標賽,從原本的香港改在泰國舉辦。這是香港的防疫政策趕走人才後,再趕走國際賽事。
香港馬拉松
國際賽事
防疫限制
2022年09月18日 10:39 PM
跨黨派議員敦促加拿大放寬港人工簽條件
19名加拿大跨黨派國會議員聯署致函外交部長及移民部長,呼籲放寬香港人開放式工作簽證計劃的條件。
BNO
Hong Kong Watch
Sam Goodman
國家安全法
開放式工作簽證
2022年08月27日 10:38 PM
香港人將習近平7.1訪港對比36年前英女王訪港
習近平7.1訪香港前後,香港網絡上各社媒群組群組大量流傳英女王訪港的親民舊照片。香港人情不自禁地將習近平這次訪港,與三十多年前英女王訪港的安排和情況作對比。
習近平訪港
英女王訪港
2022年07月07日 8:40 AM
憂中共滲透 加拿大前國會議員籲勿信假消息
在香港出生、移民加拿大多年的加拿大保守黨前國會議員趙錦榮,批評中共透過假資訊等影響世界,並擔憂加拿大執政的自由黨現在的取向受中共影響,呼籲加拿大人守護自己的國家。
中共滲透
假消息
六四
加拿大
國會議員
殖民地
趙錦榮
香港
香港反送中
2022年07月06日 12:36 AM
加國前國會議員勉勵港青:打一場更長遠的仗
在香港出生、移民加拿大多年的加拿大保守黨前國會議員趙錦榮,憶述香港被中共接管以來走下坡的歷史,批評「苛政比英國殖民時代更嚴苛」。他勉勵在海外的香港年輕人,要預備好自己,「打一場更長遠的仗」,待香港有轉機時作出貢獻。他也覺得加拿大人亦應關心香港的情況,因為加拿大當年曾應中英兩國遊說,推銷落實《基本法》。
BNO簽證
中英聯合聲明
加拿大保守黨
國會議員
港區國安法
趙錦榮
香港
2022年07月06日 12:28 AM
香港移交25周年 多國政要批中共違背承諾
今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共屆滿25周年,美國政要感嘆,中共「50年不變」的承諾才剛走一半,港人權利已遭剝奪;多國政要也相繼發聲,批評中共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破壞香港民主自由。
香港移交25周年
政要
中共違背承諾
50年不變
一國兩制
國安法
布林肯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
英國首相
許智峯
2022年07月03日 11:00 AM
習「七一」演講空泛 學者:僅一國無兩制
為慶祝中共接管香港25周年專程來港的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1日早上並無出席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之後他在第六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上致詞時,多番提及「一國兩制」,表示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有學者批評,整篇講話中「一國兩制」變成一個空泛的口號,以中共的做法,肯定會令「兩制」逐步與「一國」無...
習近平
香港
七一
一國兩制
二十大
2022年07月03日 1:08 AM
離散港人七一聯署 籲各國政府反極權統治
發起「香港人不承認李家超為特首」聯署的多個海外港人團體、前議員及個人,在7月1日中共接管香港25周年、李家超成為特首之際,發表「流散異國香港人,㷫71聲明」,直斥中共坐大侵害世界,又呼籲大眾參與聯署,計劃10月1日向所在地的政府遞交,要求他們一同反對極權統治,繼續支援香港人。
離散港人
七一聯署
反極權
李家超
民主派
中英聯合聲明
港區國安法
一國兩制
反對極權
2022年07月02日 1:39 PM
【有冇搞錯】七一 談談香港吧
對中共來說,除了保住政權和滿足慾望,沒有什麼是不能變的,包括香港。港人流散世界,還背負著沉重的使命。
有冇搞錯
七一
香港
香港回歸
中英聯合聲明
恐懼
自由
2022年06月30日 9:00 PM
「七一」臨近 香港多處五星旗被塗污移除
「七一」是中共對香港主權移交的紀念日。隨著「七一」臨近,香港多處懸掛的五星旗及香港區旗被人塗污或疑被移除。學者認為,這正是政府與體制不受人尊重的表現。
七一
香港
五星旗
移除
塗污
鍾劍華
黃偉國
收旗
侮辱國旗
2022年06月30日 5:34 AM
中共篡改教科書滅殖民史 否定香港國際地位
香港教科書近期被篡改,揚言「香港不是(曾經的)殖民地」;以及政府任由殖民地時代的香港象徵——珍寶海鮮舫自生自滅,都被視為否定香港殖民地歷史的舉措。有時事評論員認為這場轉變,會進一步發展成更改殖民時代留下的街道名、拆走維多利亞女王銅像等等洗擦殖民歷史的行動。
中共篡改
教科書
殖民史
香港
國際地位
劉細良
珍寶海鮮舫
香港象徵
次主權
天星碼頭
皇后碼頭
殖民地
共產黨
2022年06月25日 11:31 PM
港立法會網刪「殖民地」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中共進一步清洗香港曾經作為「殖民地」的歷史。在更改教科書後,立法會網站原本記載立法會歷史的頁面,近日被發現描述香港為「英國的殖民地」的整個頁面遭刪去。日前在Facebook專頁提出發現事件的大埔區民主派區議員劉勇威稱,即使考慮到立法會的官方回應,亦佐證立法會官方起碼在主權移交24年以來,仍然承認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他認為現在社會充斥謊言,呼籲要時刻保持警覺...
殖民地
香港立法會
主權移交
2022年06月24日 12:21 PM
林鄭退休生活難:在京沒鐵關係 在港遭人恨 在英遭制裁
,林鄭只是忠實的執行中共下達的命令而已,卸任後她哪都去不了,只能留在香港。但留在香港,香港人也討厭她、恨她,所以林鄭面臨著一個非常艱難的處境,這就是幫共產黨付出的代價。
林鄭月娥
777
香港特首
港區國安法
美國制裁
反送中
2022年06月23日 9:56 PM
香港是否殖民地爆爭議 彭定康:我確實存在
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6月20日在其新書發布會上,回應香港是否曾經是殖民地的爭議。他說:「作為香港的最後一任總督,我確實存在,我不是想像中的人物。」日前有傳媒發現多本經送審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社科)教科書,全部明確表示「香港不是殖民地」,引起了社會熱議。歷史學者楊穎宇發文指,「香港不是殖民地」是百分之百篡改歷史。
香港
殖民地
彭定康
末代港督
民主自由
雨傘運動
一國兩制
中英聯合聲明
2022年06月23日 3:53 PM
武官全面治港 中共移植黨文化促人民批鬥
在中共最後敲定並任命的新一屆香港主要官員名單中,警隊出身、大力鎮壓反送中運動抗爭者的候任特首李家超之下,有3人出身紀律部隊,「武官治港」成為現實。從2019年後,到新政府就任前的紛擾中,以往公務員傳統的政治中立、專業等價值,似乎正在退潮。有分析認為中共藉此將黨的鬥爭文化植入香港,鼓動市民批鬥,敗壞公民社會道德。
武官治港
公務員體制
中共黨文化
鬥爭文化
反送中
一國兩制
林鄭月娥
李家超
2022年06月23日 12:20 AM
習近平訪港未拍板 警方已準備總動員護駕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消息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或訪港,主持新一屆政府上任宣誓儀式,香港政府隆重其事。警方將總動員出動,亦有「左派深紅學校」邀請學生參與「光榮任務」接送機儀式。
習近平訪港
警方總動員
權力鬥爭
香港疫情
七一
2022年06月20日 9:49 AM
「香港非殖民地」?學者批中共篡改歷史
有傳媒日前報導,香港公民與社會發展科6本經送審的課本,有4本均表示「香港不是(曾經的)殖民地」。有學者認為,此說不符史實,但共產實施統治與其篡改歷史是「孿生兄弟」,修改教科書亦是中共打壓「港獨」的一部分及需要,希望藉此去除香港曾經作為殖民地,按二戰後聯合國的安排有權尋求獨立的事實。
香港
殖民地
中共篡改歷史
教科書
楊穎宇
香港主權
不平等條約
2022年06月16日 4:05 PM
海外港人發起聯署「不承認中共傀儡特首」
多個海外港人團體及前香港議員在網上發起聯署,指候任特首李家超沒有人民授權,是北京委任傀儡。不承認他為特首,亦不承認中共的獨裁統治。
海外港人
發起聯署
中共傀儡
李家超
香港特首
基本法
國安法
Re-Water
2022年06月16日 1:10 PM
六四33周年 港警嚴陣布防無阻港人悼念
今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往年在香港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的六四燭光晚會,已連續三年無法舉行。在中共強權之下,香港人長達32年的維園之約雖已成絕唱,但仍無阻香港人用自己的方式悼念六四。
六四33周年
悼念六四
港人悼念
維園
香港警察
2022年06月05日 9:25 AM
退休警官任院長 香港公務員學院恐淪黨校
港府近日再提拔武官出任職位駕馭公務員。上月退休的警務處前副處長郭蔭庶將出任公務員學院的首任院長,於7月5日履新。政府和政界都推崇郭在警隊的管理經驗,亦有學者分析,該安排意味政府希望透過警察管理講求的忠誠和服從,影響公務員體系本身追求的政治中立、專業、績效的價值觀。
武官
郭蔭庶
公務員學院
香港警務處
國安法
黃偉國
政治正確
李家超
2022年06月02日 1:44 PM
民協民主黨擬試探李家超態度 學者:抱薪救火
經歷中共及港府的「泛民大清洗」後,現時只有民協和民主黨擁有少量區議會議席,但前路未明。悉逢李家超將於7月1日出任下屆特首,有傳媒報導兩黨打算向李家超「敲門」甚至「破冰」,以試探新政府對民主派的態度。學者黃偉國在向大紀元表示,民主派需研判自己在《港區國安法》下的政治定位,與李家超「破冰」猶如抱薪救火。
民協
民主黨
李家超
港區國安法
泛民
黃偉國
2022年05月18日 1:04 AM
中共政治培訓班育治港官員 學者:北上搞關係
距離新一屆香港政府上任不足50天,誰能晉身治港新班子備受關注。有媒體引述政界中人表示,可留意清華大學「政治培訓班」的畢業生,或會成為加入政府的人選。有學者相信,報讀培訓班者純粹是想與京官「打交道、搞關係」,他日依靠人脈關係「就連特首都可以有得做」。而以往公務員保送到歐美進修的晉升道路已消失,「返中國進修可能是唯一方向」。
政治培訓班
民建聯
港區國安法
清華大學
港漂
李家超
林鄭月娥
2022年05月16日 2:58 A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2265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組圖:最安全的十款SUV 碰撞測試評級最高
對於家庭購買汽車來說,安全是最重要的。而碰撞測試是衡量汽車安全性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評估汽車安全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查看這項結果,哪些SUV以優異的成績通過這項測試呢?
美政府出手阻硅谷銀行危機 儲戶可取回錢
硅谷銀行倒閉 美商討方案以遏制恐慌
百名兩會代表來自被美制裁中企 釋何信號
美國稅局發通知幫助納稅人避免或減少罰金
排行榜
TOP
ARTICLES
1
謝金河:港股頻破底 看來香港有大事要發生
圖
2
大量外籍人士離港以及經濟衰退 香港房租大跌
圖
3
聲援立場新聞 蔡英文:中共再毀一國兩制承諾
圖
4
盧比奧:華府應設法推遲螞蟻集團IPO
圖
5
香港蘋果日報24日停運 告別26年歷史
6
鍾原:襲擊大紀元擋不住中共的窮途末路
圖
7
港大「國殤之柱」被迫離香港 創作者盼移放台灣
圖
8
國安法導致內地化與移民潮 港澳辦不敢承認
圖
9
消息:香港蘋果日報將關閉 壹週刊尚未確定
圖
精彩推薦
EDITOR's
PICKS
【品讀唐詩】幽草黃鸝 清麗詩風背後的祕密
圖
詩:萬古時刻
圖
心理學家闡述何謂「二手壓力」?有何跡象?
圖
品讀唐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之況味
圖
【經典小說選登】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圖
一代聖主康熙皇帝至孝之至 數十年如一日
圖
微不足道的小善利己利人 讓自己更幸福
圖
詩:聆聽創世主的雷音 ⑴⑵
圖
五律:凌雲
圖
再創晉唐翰墨高峰 顏真卿楷書引古風創新意
圖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