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
本週三(11月18日),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一致通過「2015水中無塑料微珠法案」(Microbead Free Waters Act of 2015)。接下來將由國會兩院進行投票表決,一旦通過,美國將立法從2017年7月1日起嚴禁含有塑料微珠的個人護理產品。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警告,受到全球暖化影響,北極熊所棲息的冰川和冰蓋的融化及消失,生存面臨嚴重危機。在未來35年內北極熊的數量可能減少30%。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0月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個10月,而且從5月至10月這連續6個月均創下最高溫紀錄。此一數據凸顯出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的問題,在巴黎氣候峰會於本月底舉行之前,格外引人關注。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16日發布最新氣候報告顯示,今年的聖嬰現象(El Niño,又稱厄爾尼諾現象)正在不斷的增強,是近15年來威力最強大的一次,預料在今年年底前將進一步增強,成為歷來最強大聖嬰現象之一,將導致更加嚴峻的極端天氣災害。
繼上週一個巨大黑色金屬球體墜落後,第二個重約20公斤的神秘球形物體日前再次墜落在西班牙穆爾西亞(Murcia)卡拉斯帕拉地區(Calasparra),而且墜落之處與上次的地點距離只有數米遠。 這是五天內第二個這樣的神秘球形物體墜落在當地,引起當地居民疑慮。
知名海洋學家警告,北極圈冰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恐造成注入北大西洋新鮮水源量過大,打亂海洋調節全球氣溫的功能。
雖然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的多條河流仍有許多鮭魚迴游產卵,但該省最長的弗雷澤河(Fraser River)卻經歷鮭魚大幅減少的情況。據專家估計,今年該河迴游的鮭魚減少了數百萬條,不知原因為何。
美國研究機構今天發表的報告說,若目前地球暖化的趨勢繼續下去,未來全球將升溫攝氏4度,海平面上升將淹沒大片陸地,涵蓋6億多人的居住範圍,而中國大陸將是受創最重的國家。
美國一項研究揭示,如果全球暖化導致地表溫度升高攝氏2度(華氏3.6度),海平面將上升幾公尺,包括上海、孟買和紐約在內的沿海大都市將會淹入海面以下,受波及的人口將多達幾億人。
英國探險家安迪伊維斯最近在馬來西亞發現一個擁有600萬年歷史的新洞穴,暫時命名為「信念洞」,預料將成為新的旅遊景點。
為增強環保和解決甲烷排放造成的氣候轉暖問題,澳洲科學家對袋鼠排放的氣體(放屁)中僅含少量甲烷成分的現象進行研究,希望能找到其關鍵因素,以發明一種讓牛羊也減少釋放大量甲烷的方法。
今天公布的國際報告說,從節能車到節能冰箱,能源標準更嚴格的產品,不只有助在2030年前每年減少全球約1/10的溫室氣體,也能促進經濟成長。
英國帕斯郡(Perthshire)有一棵福廷格爾紫杉(Fortingall Yew),樹齡可能高達3,000至5,000年,據信是英國最古老的樹。科學家近期發現它的植株部分出現「變性」的情況,感到相當意外。
新北市汐止區中興路183巷附近的中油地下管線,今天上午近6時突然爆裂。環保局表示,油污已溢流到草濫溪,從事故地點起算,約有1公里,將依法開罰。
位於南半球的智利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是地球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春天帶來的大雨澆灌著地下沉睡多年的種子,使得乾旱的大地瞬間鋪滿了萬紫千紅的鮮花。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說,美國東北部緬因灣異常暖化,造成大西洋鱈大量死亡,危及具有價值和代表性的漁場,儘管多年來限制捕撈仍緩不應急。
瑞典一項研究揭示,自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地表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強、陽光越來越亮,但中國大陸因空氣污染嚴重而成為例外。
在冰島南部的赫馬島(Heimaey)上,有個玄武岩懸崖看起來很像一頭大象從海中冒出,此一天然岩石結構已經成為當地景點,吸引遊客前往參訪。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過度獵捕和人類造成的汙染導致大型動物死亡,意味動物糞便數量驟減;動物排泄物對滋養地球至關重要。
發電總量占全世界1/3的11家電力公司今天敦促各國政府,為因應12月即將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協定,必須制定明確的長期政策,為改用低碳能源奠定基礎。
科學家今天說,諸如神祕「暖水團」導致太平洋大片海域飆高溫的嚴重海底熱浪現象,今年是史上第3次重創珊瑚礁,致使礁群白化,死亡面積更可能創下歷來之最。
綜合台灣近期接連受到強烈颱風蘇迪勒及杜鵑的侵襲,許多民宅淹水淹到怕。日前國外科技網站上傳一段超強力的吸水路面的影片,讓不少民眾既震驚又羨慕。這樣的路面已經出現在台北市了!
基於馬來西亞多個地區空氣污染指數嚴重,有些地區甚至達到危險等級,除了多項戶外活動取消,大馬教育部也宣布明日起,多數地區將一連停課2天。
根據國際醫學專家組織今天發表的報告,全球每年數百萬人的死因與食物、水和空氣接觸到的有毒化學物相關,且每年造成數十億美元支出,毒化物更嚴重影響人類生殖健康。
法新社報導,一項針對各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承諾所做分析今天指出,到2100年,地球平均氣溫將增加攝氏2.7度,高於聯合國設定目標。
印度第三大城班加羅爾(Bangalore)是該國的高科技城市,素有「印度矽谷」之稱,但當地的工業發展卻污染了周邊環境。該市的貝蘭杜爾湖(Bellandur Lake)就因為長期吸收工業廢料與廢水,致使湖面形成一層有毒的白色泡沫,時不時地隨風飛揚,已對附近居民的生活構成威脅。
亞洲開發銀行(ADB)今天表示,該行對亞太國家緩和氣候變遷衝擊所提供的資助,將在2020年前提高一倍,達到1年60億美元。
養過寄居蟹的人都知道,寄居蟹利用別人的殼來保護自己的身體,而且隨著身體一直長大,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換殼。最近有網民在古巴發現一隻寄居蟹竟然以牙膏蓋當殼,雖然看起來有趣,但卻也凸顯出海洋充斥垃圾的嚴重問題。
哥斯達黎加的奧斯蒂歐娜海灘(Ostional Beach)位於一處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經常吸引遊客前往觀賞海龜,但因為最近的遊客實在太多,致使很多海龜不敢上岸產卵,便轉身返回大海。此一人為干擾引起了動物保育人士的關注。
環保署、美國環保署及亞洲環境遵循與執法網絡(AECEN)國際組織,今天起三天於泰國舉行環境執法研討會。環保署於會中傳達台灣溫減管理法於7月施行,向國際宣傳減碳決心。
共有約 294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在國內經濟放緩需求減少的背景下,中國生產的「新三樣」產品產能過剩紛紛湧入國外市場,加劇中共和歐美的貿易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