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路德維希堡宮(Schloss Ludwigsburg)位於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北部,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型巴洛克建築群。路德維希堡宮不論在規模、歷史上的重要性、建築風格等方面皆與法國的凡爾賽宮有諸多相似之處。因位居德國西南部施瓦本(Swabia)地區,而有「施瓦本的凡爾賽宮」(Swabian Versailles)之稱。
西方建築與景觀

巴斯修道院教堂(Bath Abbey)矗立在英格蘭西南區域古羅馬城市巴斯(Bath )的中心,是公認的英國建築瑰寶,以中世紀晚期建築聞名。

漢普頓宮(Hampton Court Palace)位於倫敦里奇蒙區(Richmond),因曾是亨利八世的寓所而聞名。漢普頓宮擁有豐富的歷史,歷經不同時代的主人,使其成為少有的融合多種建築風格的展示場。

奧斯陸王宮(the Royal Palace of Oslo)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市中心的貝爾維尤(Bellevue)高地上,不僅是挪威歷史的象徵,也體現了新古典主義建築之美。

不論是專程造訪國會圖書館(the Library of Congress),還是10分鐘車程到當地的圖書館,愛書人一聽到「咱們去圖書館」這句話,就像5歲孩童聽到「冰淇淋店」那樣興奮。對他們來說,「神奇王國」(the Magic Kingdom)不在佛羅里達的迪士尼樂園,而是一張圖書館的借書證。

如今,重建版帕台農神廟已成為納什維爾百年公園的中心建築──這座永久性的公園是在1897年世博會遺址上修建的。該建築成為許多節日和戲劇演出的背景。有數百名演員參加的春季盛會,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鐵路公司為鼓勵遊客共襄盛會,亦給予票價優惠。戰車比賽、大型歌舞表演和其它視覺展示,吸引著周邊各州遊客前來親身體驗「南方雅典」。

沒有其它宮殿比無憂宮更能代表普魯士最[ascii]著[/ascii]名的國王腓特烈大帝的性格了。無憂宮原先設計為波茨坦(Potsdam,現為德國)附近的夏季行宮,優雅的洛可可建築樣式展現著腓特烈大帝的理想。

法國作家歐諾黑‧德‧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形容阿宰勒麗多城堡(the Château of Azay-le-Rideau )猶如「鑲嵌在安德爾河(the Indre)上的一顆鑽石」。阿宰勒麗多城堡是羅亞爾河谷(the Loire Valley)諸多城堡中的瑰寶,也是法國文藝復興建築最早的一個典範。

巴黎市區有一座山丘,蒙馬特高地(Montmartre)有一個很難令人忽略的景點,那就是聖心堂(the Sacré-Coeur Basilica)。粉白色外觀、顯眼的穹頂,令聖心堂看起來與巴黎其它法式宗教建築很不一樣。聖心堂的起源猶如它的彩色玻璃花窗般多彩多姿。

漫步在波蘭華沙舊城區,沒多久就能看見國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瓦薩(King Sigismund III Vasa,1566─1632年)矗立在高聳的紀念柱上,兩旁有色彩繽紛的老建築與粉紅色外牆的王宮城堡。華沙王宮城堡歷經多次掠奪,夷為平地後數度重建,如今成為波蘭愛國主義的象徵。城堡融合了中世紀、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等藝術建築風格,展現波蘭非凡的氣度。

近2千年來,萬神殿(The Pantheon)給君王和人類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更是歷史上最重要的古典建築。萬神殿座落於羅馬市中心的羅通達城市廣場(the Piazza della Rotonda),於二世紀時由羅馬帝王哈德良(Emperor Hadrian)重建

海德堡城堡(Heidelberg Castle)巍然屹立於德國中世紀城鎮海德堡之上。海德堡城堡首次出現於文獻的記載始於1214年,提及這是一座堅固的中世紀城堡。城堡後來成為神聖羅馬帝國(the Holy Roman Empire)選帝侯(the prince-electors )的王室住所。整座建築群呈現不同的建築風格。

薩卡特卡斯大教堂(The Zacatecas Cathedral)位於墨西哥中北部薩卡特卡斯州的同名城市,是西班牙巴洛克建築的傑作。

歷史悠久的中世紀小鎮維斯比(Visby),位在瑞典的哥特蘭島(Gotland)上。因為鄰近波羅的海,曾是歐洲商人的戰略要地。鎮上優美的建築比比皆是,維斯比大教堂(the Visby Cathedral)尤其引人注目。

您或許沒聽過安德烈亞‧帕拉第奧(Andrea Palladio),但是受到他影響的建築物卻隨處可見。帕拉第奧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大師,他的風格影響了整個西歐和美洲的古典建築。

具有歷史意義、神話色彩、美不勝收。用這三個詞用形容德國慕尼黑(Munich)西部的建築瑰寶「寧芬堡宮」(the Nymphenburg Palace)再適合不過了。過去,它是巴伐利亞統治者的避暑勝地(夏宮)。

比爾特摩莊園占地12萬5000英畝,在奧姆斯特德與平肖的指導下成為莊園管理典範。附近居民因為照料這些美麗的花園而獲得工作機會,村莊也因此富裕起來。范德比爾特聘請知名建築師理查‧莫里斯‧亨特(Richard Morris Hunt)設計莊園建築。兩人更偕同前往歐洲尋找靈感和家具擺飾。

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國家隱士廬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沙王羅曼諾夫(Romanov czars)的故居,位於聖彼得堡的歷史中心。隱士廬博物館有五棟建築,琳琅滿目的收藏品從石器時代到現代大約300萬件,其中不乏古代大師畫作。然而,隱士廬博物館不僅是座博物館,建築物本身更是一件藝術品。

霍夫堡宮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宮殿建築群,包含18棟建築物、19個庭院和2,600間房間,簡直就是一座城中之城。1275年,宮殿原本是波希米亞國王奧託卡二世(King Ottokar II of Bohemia)建造的一座中世紀城堡,後來不斷擴建成規模龐大的建築群,到了1918年成為奧地利統治者的居所和王權中心。

安德烈亞‧帕拉第奧(Andrea Palladio,1508年–1580年)是文藝復興至20世紀以前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在他設計的皮薩尼別墅(Villa Pisani)裡可以看到他是如何在不使用豪華的裝飾和建材之下,通過簡單的幾何比例和做工來達到一個好的建築設計。皮薩尼別墅座落於巴尼奥洛(Bagnolo),位在意大利東北部的威內拖地區,是帕拉第奧早期的別墅作品,建於意大利文藝復興高峰的1540年代。

抬頭仰望羅馬聖依納爵堂(the Church of St. Ignatius of Loyola)中殿的天花板,你會目瞪口呆,因為天堂好像真的就在眼前。然而,仔細端詳後會發現,其實中殿並沒有建造穹頂或拱形天花板。耶穌會士兄弟安德里亞‧波佐(Andrea Pozzo,1642─1709年)以繪畫技巧和數學計算(透視法)完成創作。波佐的天花板彩繪是「幻視法」(quadratura)的最佳例子。這是一種結合錯覺和真實的繪畫技巧,在牆壁或天花板上繪製幾可亂真的建築和雕塑品。

泰辛設計的斯德哥爾摩王宮正是所謂「泰辛金色巴洛克風格」(the Tessin Gold Baroque style)的典範,包含巴洛克風格必有的華麗裝飾與對稱的設計元素,特別是運用S曲線設計藝術品和家具的造型。再加上受到法國和意大利風格的影響,泰辛將王宮建成瑞典前所未見的巴洛克風格。

巴西的薩爾瓦多(Salvador)是一座色彩繽紛的歷史城市,以許多美麗的教堂建築聞名。薩爾瓦多位於巴西東北部的臨海地區,是巴伊亞州(the state of Bahia)的歷史首都。在這座充滿歷史古味和殖民建築的城市裡有一座非常特別的教堂叫聖弗朗西斯科教堂與修道院,是結合18世紀葡萄牙和巴西藝術的最佳代表。

什麼比一座宮殿更好?當然是三座!到德國南部旅遊除了欣賞[ascii]著[/ascii]名的新天鵝堡之外,千萬別錯過附近的施萊斯海姆宮(Schleissheim Palace)。施萊斯海姆宮殿群位於慕尼黑的北部,曾是維特爾斯巴赫王朝(Wittelsbach dynasty)的夏季行宮。這座龐大的宮殿包含三座獨立的宮殿建築:舊宮(the Old Palace)、新宮(the New Palace)和盧斯海姆宮(the Lustheim Palace),是巴伐利亞規模最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宮殿之一,最初是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一位選帝侯建造的居所。

想像有一個地方,其中寄託了航海大國海員和探險家們的希望與祈願,這就是哲羅姆派修道院(Hieronymites Monastery,葡萄牙語為「Mosteiro dos Jerónimos」,又譯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它是16世紀葡萄牙最[ascii]著[/ascii]名的修道院。

美第奇宮(the Medici Palace)位於佛羅倫薩的舊市中心內,和其它建築物比鄰,在建築設計上有許多獨特的創新,堪稱文藝復興民用建築的典範。從銀行業起家的美第奇家族對托斯卡尼地區的經濟和藝術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也促使了佛羅倫薩的文藝復興發展。

聖但尼修道院位於巴黎近郊,是法國最早、最古老、也最重要的修道院。聖但尼(St. Denis)是位早期的基督教殉道者,他在修道院附近遇害,於是成為法國的守護聖徒(patron saint of France)。聖但尼修道院與法國王室之間關係緊密。殉道者聖但尼和歷屆法國國王都安葬於此。

瓦津基宮位在占地約180英畝的莊園裡,莊園內還有幾座新古典主義建築和廣闊的英式花園。來自意大利科莫湖(Lake Como, Italy)的宮廷建築師多米尼克‧梅里尼(Domenico Merlini)和德國薩克森州德累斯頓(Dresden, Saxony)的約翰‧克里斯蒂安‧卡姆賽澤(Johann Christian Kammsetzer)在興建宮殿時,參考意大利各時代建築,靈感包括美第奇別墅(the Villa Medici)的風格主義(或稱矯飾主義,Mannerist style) 、盧多維西別墅(the Villa Ludovisi)的巴洛克風格(Baroque style),以及阿爾巴尼別墅(the Villa Albani)的新古典主義風格(Neoclassical style)。

內穆爾莊園豪宅是20世紀初德拉瓦州(Delaware)最大的住宅,對當地建築有著重要的影響。建築師以法國古典風格精湛的手法,造就了莊園不朽之美。

位於北卡羅萊納州的特賴恩宮(Tryon Palace)曾是英國殖民美國時期,設計最精美的總督府。特賴恩宮於獨立戰爭爆發前幾年,1770年興建完成,是為英國王室總督威廉‧特賴恩(William Tryon)而建。建造宮殿的巨額費用引起爭議,加劇了殖民地衝突。戰爭期間,特賴恩宮成為北卡州第一座國會大廈,也是戰後第一任新州長官邸。特賴恩多事與傳奇的過往,從它曾裝潢華麗、到建材被移作他用、屋內遭竊、被廢棄、遭祝融焚毀、被覆蓋,最終原地重建這些事情上可以得見。

共有約 14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