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
雲南花燈戲是雲南省各花燈劇的統稱,流傳於雲南省及貴州的盤縣、四川的會理一帶,淵源於明代雲南民間「社火」活動中的花燈。
戲曲臉譜常常選擇物像作為人物的特殊標誌,那麼又是根據甚麼來選擇物像呢?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皮影戲是集造型藝術、表演藝術、音響藝術於一體,用燈光把影像映現在布幕上的一種戲劇形式,又稱「影戲」、「燈影戲」、「土影戲」。
漢劇流行於湖北及河南、陝西、湖南、廣東、福建等省的部份地區,舊稱「楚調」,又稱「漢調」,俗稱「二黃」,辛亥革命前後改稱「漢劇」,聲腔以二黃、西皮為主,屬於皮黃腔系。二黃腔原出自四平腔的衍變,西皮則由西北的梆子腔在湖北襄陽一帶變化而成,約在清中葉,二黃、西皮相互影響,發展成新的聲腔系統,簡稱皮黃。
壯劇是壯族戲曲劇種的統稱,它是在壯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壯劇流行於廣西的西部和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寧、廣南一帶,由於流行地區和語言、音樂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分為廣西的南路壯劇、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和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等。
川劇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份地區。在戲曲聲腔上,川劇由高腔、昆腔、胡琴,彈戲和本省民間燈戲組成。原先各種聲腔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以來,由於經常同台演出,形成了較多的共同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稱「川劇」。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個璀璨的明珠。
昆劇是中國的古老劇種,又稱昆山腔或昆曲,產生於明代嘉靖、隆慶年間(1552-1572)的江蘇昆山一帶,迄今己有四百多年曆史。明、清之際,它成為全國最大劇種,主宰劇壇二百餘年。中國現存歷史較長的地方劇種,幾乎無不受過昆劇藝術的影響,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
京劇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已有二佰多年歷史。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集唱(歌唱)、唸(唸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表演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等思想感情。
呂劇是流行於山東以及河南、江蘇、安徽部份地區的一個戲曲劇種。1910年前後,廣饒縣琴書藝人時殿元、譚秉倫、崔興樂等把琴書段子《王小趕腳》化裝上演,形成了「化裝洋琴」,又稱「洋琴戲」、「迷戲」等,後稱「呂劇」。
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等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風格。
河北梆子是中國河北省主要戲曲劇種,過去曾有京梆子、直棣梆子、衛(指天津衛)梆子之稱,1952年始定名為河北梆子。
提起徽劇,很多人會以爲就是指徽戯。其實,徽劇的含義並不等於徽戲,它的聲腔包括青陽腔、徽戲、徽昆和花腔小調幾大部份,以徽戲和青陽腔為主。
粵劇是中國南方一大劇種,流行於廣東、廣西及港澳、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唱念均用廣州方言。
二人台俗稱「雙玩意兒」,遊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及山西、陝西、河北三省的北部地區。初名「打玩藝兒」,後來統稱二人台。其形成過程有二說:一說清光緒年間,於內蒙古西部,在蒙漢民歌和絲弦坐腔的基礎上,吸收漢族民間舞,創造出一丑一旦、載歌載舞的表演唱,取名「蒙古曲」;一說清末葉,由山西河曲民間演唱小曲的「打坐腔」與秧歌等結合發展為歌舞表演唱,之後流傳至內蒙古西部,吸收蒙族...
評劇流行於北京、天津和華北、東北各省,約有七十多年的歷史。評劇起源於清末流行在河北省冀東地區的一種較為簡單的說唱歌舞「蓮花落」。
滬劇是上海的地方戲,流行於上海和江蘇、浙江的部份地區。它起源於江南一帶農村中的「小山歌」,這些「小山歌」受到彈詞等其他藝術的影響,逐漸形成不同的灘簧(有的地方稱花鼓戲),如蘇灘(蘇州)、杭州(杭州)、甬灘(寧波)、錫灘(無錫)等。自上海開闢為商埠後,各地灘簧相繼進入上海演出,上海的本地灘簧,為了與其他灘簧有所區別,便稱為「本灘」,也叫「申灘」,即滬劇的前身...
「龍套」,是由演員扮演儀仗、侍從、衛士、宮娥、衙役、士兵等角色,四人為一堂,組合成護衛的隊列,以顯示帝后、將帥、各級官員等不同身份和地位。同時,又由於他們的服飾、扮相、手持道具的不同,以及他們站立的部位和排列組合成不同的場面,可以顯示不同的環境特色。因此,他們既是劇中角色,又是構成某種場景的實體的一種物質條件,「龍套」就是具有這樣的兩重性。比如在帝王沒有上場...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是河南省主要劇種之一。流行地區分佈甚廣,大江南北、黃河兩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劇演出。
所表演的節目是以中國各民族的多樣舞蹈及當地特色的音樂來創作的作品。整個晚會表演的18首舞蹈中,大部分屬于中國各民族的風格,還融合西方現代舞,為整個舞展更添色彩。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地方劇種,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部份地區,是在黃梅採茶調為主的民間歌舞基礎發展而成。其中一支東移到以安徽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用當地語音歌唱,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張二奎 京劇早期老三傑之一。河北衡水人。清道光時任都水司經承,因酷愛京劇,被上司撤職。24歲開始下海,創立了奎派。張二奎唱以京音為主,嗓音高亢激越,樸實無華,大開大合,大氣磅礡;扮相雍容端肅,擅演王帽戲。代表劇目有:《金水橋》、《打金磚》、《回籠鴿》、《取滎陽》、《五雷陣》及《四郎探母》等。
余三勝   湖北羅田縣人。原為湖北漢戲末角演員,清道光初期進京搭徽班演唱,後與程長庚、張二奎齊名,稱「老三鼎甲」。余三勝之成名實早於程、張。他的嗓音醇厚,聲調優美。他在漢調皮黃和徽戲二黃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藝術特點,創造出抑揚婉轉、流暢動聽的京劇唱腔。當時余三勝以擅唱「花腔」著稱。所謂花腔,就是旋律豐富的唱腔。余三勝在京劇唱腔的創製上,豐富了京劇...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題材,中國的民族歌舞,從遠古具有宗教意義的「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到後來的大型「樂舞」,如「大武」,仍然是宗教儀式的一部份,這在現存的「儺戲」還可見當時樂舞的風貌。
京劇早期老生演員中的傑出代表人物是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同時還有王九齡、薛印軒、盧勝奎、楊月樓等人。
撐船舞南流江是玉林水上交通要道。清代,位於南流江畔玉豸陂頭村,一農民藝人以自己最熟悉的撐船生活為題材,創編了撐船舞。表演者為兩兄妹,以舞為主,亦舞亦歌。所用道具有六尺長的撐船桿兩條,一丈長的腰帶兩條,彩扇兩把,用八音伴奏。舞蹈主要動作是碎步、踏步,蹲下扭扇花,原地轉過頭扇花,矮步扇花,端腿燕式跳,弓步聘腳搖船,飛燕踏步式蹲,花步,集中表演在繁忙的水上運輸動作...
京劇各個行當中的藝術流派的形成,和這種劃分行當的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繫。就在這種以表演的側重點來劃分行當的基礎上,產生了很多擅長某種行當的表演特點的傑出演員。他們又由於各自的天賦條件,師承來源,接受、理解和表現力,文化修養,技巧水平,社會經歷和藝術實踐的積累,以及對生活的感受和反應的程度等各方面的差異,形成了具有獨特表演特色和自己藝術風格的藝術流派。如同是唱工...
京劇中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等,在化妝、服裝個方面加以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淨、丑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裡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不同行當的演唱方法,表演技術,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把舞台上各種不同的角色劃分成不同的行當,是戲曲藝術的一特殊表現方法。
越劇是江南流行較廣,深受群眾歡迎的地方戲曲之一。越劇發源於浙江省紹興地區嵊縣一帶,即古越國所在地,故名越劇,迄今已有七、八十年的歷史。
京劇是流行中國、影響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劇種。它的前身為徽調,通稱皮簧戲,曾一度稱為「平劇」,後該稱京劇,有近兩百年的歷史。清乾隆年間徽調進入北京,吸收了昆腔、秦腔的部份劇目、音樂曲調、表演方法和一些民間曲調,演變發展而成。表演上歌舞並重,融化了武術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節奏感強,創造了許多程式性的表演動作。演唱時講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樂性,在唱、念、做、...
共有約 194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