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
簡體
【萬年曆】
導覽
即時
Back
即時
大陸新聞
最新評論
美國新聞
國際新聞
香港新聞
臺灣新聞
社會新聞
華人社區
娛樂新聞
體育新聞
財經新聞
科技新聞
生活消費
文化藝術
要聞
Back
要聞
大陸要聞
全球要聞
重要評論
美國要聞
國際要聞
香港要聞
臺灣要聞
社會新聞
華人社區
體育要聞
財經要聞
科技要聞
評論
Back
評論
財經評論
外電評論
環球好評
時政評論
九評三退
諷刺幽默
紀元社論
專欄文集
以史為鑒
文化學術
文藝娛樂
編讀往來
紀元特稿
新穎視角
爭鳴商榷
自由廣場
感悟隨筆
一吐為快
社區新聞
Back
社區新聞
紐約
舊金山
洛杉磯
華府
波士頓
新澤西
美南
美東南
美中
費城
聖地亞哥
西雅圖
歐洲
亞洲
澳洲
南美
多倫多
溫哥華
康州
美國其它
生活消費
Back
生活消費
房產天地
留學移民
醫療保健
生活時尚
縱橫職場
美食天地
旅遊休閒
直播間
文化藝術
Back
文化藝術
文化新聞
神傳文化
生命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典故傳奇
藝術長河
娛樂
Back
娛樂
大陸
港臺
日韓
環球
音樂
趣聞
影評
劇情
視頻
Back
視頻
新聞看點
每日新聞
文史新韻
美食天堂
真實故事
老外看中國
我來說西遊
新聞拍案驚奇
世界十字路口
健康
Back
健康
華人常見病
樂活養生
心靈視野
名醫說
直播間
醫療熱點
肺健康
肝健康
臨床試驗
專題
電子報
購物
捐款
×
搜尋
飲食健康
簡體
手作這3款點心 讓新年幸福舒服又甜蜜
新年不想出去人擠人,在家可以做什麼?全家一起動手作點心餅乾,體驗手作樂趣,除了可以自享外,出外串門子時,也能帶給親朋好友死黨最獨一無二的新年禮。中央社教你手作杏仁餅乾、舒芙蕾、蜜糖吐司,讓一整年擁有滿滿的「幸福」、「舒服」又「甜蜜」。
手作點心
新年
過年
點心
2017年01月21日 1:02 AM
破解5迷思 這樣「吃素」才健康
目前崇尚素食者越來越多,營養師常常被諮詢:「吃素到底好不好?會不會營養不良?」等問題。讓我們一起看看吃素的常見迷思,以及可採取的應對策略。
吃素
營養
痛風
素食
蛋白質
骨質
2017年01月13日 9:41 PM
這9種食物 應該考慮只吃有機產品
如果你居住在美國,對公益組織「環境工作組」(EWG)每年發布的「農藥殘留最多的12種蔬果名單」可能相當熟悉。新年伊始,正是轉向健康飲食、將有機食品列為「優先」的契機——不限於名單上的蔬果。
健康飲食
有機
農藥
飲食健康
2017年01月04日 9:11 AM
2016保健風潮的迷思:椰子油 骨湯 熱瑜伽
關心健康的讀者會發現,一些流行的保健法常常是來去匆匆。其中究竟哪些有益、哪些無益,甚至有害呢?本文聚焦2016年保健風潮中之三種,匯集了一些權威醫學專家和營養學家的觀點。是否要將它們帶入2017年?由您來決定。
保健
椰子油
熱瑜伽
飲食健康
骨頭湯
2017年01月03日 7:27 PM
瓶裝果泥健康嗎?回首2016四個健康誤區
關心健康的讀者會發現,一些流行的保健法常常是來去匆匆。其中究竟哪些有益、哪些無益,甚至有害呢?本文聚焦2016年保健風潮中之四種,匯集了一些權威醫學專家和營養學家的觀點。是否要將它們帶入2017年?由您來決定。
PSA
乳房X光造影檢查
果蔬汁
肺癌
2017年01月03日 4:23 PM
除草劑作早餐?新報告揭食品草甘膦含量驚人
是否想過,「除草劑」可能隱藏在你的早餐中?迄今被大量使用的除草劑——草甘膦,已混入自來水、雨水、河流,在尿液、母乳中也有發現。一份新報告公布了對29種常見食品進行檢測的驚人結果:草甘膦在非轉基因作物中含量也很高,而收穫前噴施草甘膦的慣常做法就是證據;有機食品的草甘膦含量也不是最低的。
有機食品
致癌
草甘膦
除草劑
食品安全
2016年12月28日 9:33 AM
正在流行的超級水果──番石榴
番石榴被譽為超級水果,因為它的眾多健康效益,正在快速成為人們最喜歡的食品。
功效
番石榴
芭樂
2016年12月14日 12:30 PM
雞肉不熟透 為何有致癱風險
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吃烹製得很幼嫩的雞肉,即便沒有熟透、骨肉間帶血絲也不以為意,殊不知夾生的雞肉中常帶有空腸彎曲菌,可引發格林—巴利綜合征(簡稱GBS),此病會引起免疫系統攻擊神經系統,致急性神經肌肉麻痺。由於一些彎曲菌耐抗生素,也給醫學界提出了挑戰。專家建議,除了避免夾生,處理生雞時也需留意,如沖洗雞肉就很容易傳播病菌。
曲狀桿菌
格林—巴利綜合征
病菌
空腸彎曲菌
自體免疫
食物中毒
2016年12月13日 9:56 AM
這21種食物幫你控制糖尿病(下)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並非易事。除了低熱量飲食外,目前的研究顯示,還有許多食物對降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預防各類併發症有幫助。兩位營養專家喬‧里奇和弗朗齊斯卡‧斯普里茲勒近期在「權威營養」網站(authoritynutrition.com)上撰文,介紹了糖尿病患者首選的21種食物和補充劑。
併發症
糖尿病
血糖
食療
2016年12月12日 9:29 AM
這21種食物幫你控制糖尿病(上)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並非易事。除了低熱量飲食外,目前的研究顯示,還有許多食物對降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預防各類併發症有幫助。兩位營養專家喬‧里奇(Joe Leech)和弗朗齊斯卡‧斯普里茲勒(Franziska Spritzler)近期在「權威營養」網站(authoritynutrition.com)上撰文,介紹了糖尿病患者首選的21種食物和補充劑。
代謝
天然療法
糖尿病
血糖
食療
2016年12月11日 3:34 PM
細菌感染 服用這劑「食物抗生素」
壓力狀態下,或寒冬天氣裡,人體免疫功能易下降,給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機。發生細菌感染時,濫用抗生素殊不可取,吃對食物則可幫助殺滅細菌,加速康復。加拿大健康導師德里克‧亨利(Derek Henry)建議,當出現細菌感染症狀,如寒戰、高燒、皮疹、關節痛等,或一夜之間病倒,不妨服用「天然食材抗生劑」,以儘快擊垮病菌。
天然療法
感染
抗炎
抗生素
細菌
2016年12月02日 1:09 PM
「孩子愈來愈胖」 徵糖稅的呼聲再受重視
公共政策智庫格拉坦學院11月22日建議徵收糖稅,對非酒精類含糖飲料每100克徵收40澳分消費稅,不但可以降低消費15%的含糖飲料,還可以增加國家稅收5億澳元。
含糖
肥胖
軟性飲料
飲料
2016年11月24日 10:00 AM
增強記憶力為時不晚 九個小改變促生神經元
。雖然神經元在生命早期會激增、隨著年齡增長,其成長顯著放緩,但新的神經元還在繼續生成。事實上,成年大腦每天會產生數百個新的神經細胞,且是在與記憶、情緒、學習和情感密切相關的大腦區域(海馬體)中產生。如此看來,我們即使是在變老,仍然有機會改善記憶力,真是個好消息!
健腦
增慧
神經元
腦細胞
記憶力
2016年11月23日 9:28 AM
紓解壓力比健康飲食更重要
壓力對健康的傷害,要比你從營養膳食中獲得的益處大得多——《自然》(Nature)雜誌新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就是說,生活方式中的長期壓力,或許比你週末吃的一大塊蛋糕更具破壞力。
健康
壓力
炎症
飲食
2016年11月22日 7:31 PM
孩子喝全脂奶長得更結實 維生素D水平更高
新近研究發現,喝全脂牛奶的幼兒比喝低脂或脫脂奶體重更理想,體內維生素D水平明顯更高。研究者建議有關機構修改健康指南,以確保兒童從牛奶中攝取到足夠的營養。
全脂
營養
牛奶
發育
肥胖
2016年11月20日 8:01 AM
健康營養家庭西餐 五個妙招不犯難
我們總是被問一個問題:在平衡孩子、工作和忙碌生活需求的同時,如何為全家人準備味美又營養的飯菜?其實為家人做飯不一定要有壓力、費時或很複雜。以簡單為原則,提前做準備,烹飪健康飲食的過程也可以輕鬆享受!以下就是準備家庭營養西餐最關鍵的小妙招。
健康飲食
家庭晚餐
西餐
2016年11月19日 4:41 PM
腸道菌群又惹禍?便秘者患腎病更多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便秘和腎病之間有某種關聯。研究者檢視了超過350萬美國退伍軍人的健康記錄,看他們是否曾自述便秘或在近七年用過瀉藥。他們發現,排便不暢者更容易罹患慢性腎病和腎衰竭,且便秘越嚴重,患病機率越大。
便秘
腎病
腎臟疾病
腎衰竭
腸道菌群
2016年11月17日 12:35 PM
益生菌改善情緒 常吃發酵食品解心憂
很多人都知道,吃魚可幫助大腦發育。而研究顯示,有一些百姓餐桌常見的東西稱得上提升情緒的超級食物,那就是富含益生菌的天然發酵食品。
抑鬱焦慮
改善情緒
泡菜
益生菌
腸道健康
2016年11月17日 8:05 AM
營養學家:早餐吃這三樣 抵抗抑鬱消沉
無論你是早上6點還是下午1點吃早餐,一天裡第一餐的重要都可能超過你所想:你吃甚麼東西可能對你的健康——具體來說是心理健康有相當關鍵的影響。在營養學家看來,一頓均衡合宜的早餐可以驅散消沉、提振精神,對改善抑鬱特別有效。
抑鬱
早餐
牛油果
發芽
雞蛋
鱷梨
2016年11月11日 8:44 AM
腎上腺疲勞的四種恢復方法(下)
絕大多數需要改善腎上腺機的病都沒有必要補充激素。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或許再加些營養補充劑,通常就可達到目的。
壓力
慢性疲勞
腎上腺
腎上腺疲勞
2016年11月11日 5:54 AM
20歲的生活習慣 決定你30歲以後的健康
許多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從來不曾擔心自己中老年健康。社會壓力或許是來學業、工作或家庭,重重壓力迫使年輕人花費大量時間和精神在學習或工作上,維持規律運動與營養飲食往往被忽視,然而疲勞就像貸款,長期累積可能就成為中老年的健康隱憂。事實上,很多生活習慣早在年輕歲月就已默默成型,若能及早培養好習慣,就能使自己有健康長壽的未來。 西北大學(Northwest...
2016年11月10日 3:55 PM
喉嚨痛應該吃什麼?專家給你指點十招
喉嚨痛是感冒時常出現的症狀之一,會經由食物或牙刷上的細菌感染所引起,造成喉嚨發炎,伴隨著的喉嚨腫脹與疼痛,容易影響人的心情及食慾。
喉嚨痛
喉嚨發炎
感冒
舒緩
2016年11月10日 11:39 AM
醋的十大保健功效及用法
醋如今在各國仍普遍用來泡製蔬果,也廣泛用作菜餚的調味品。而如《食物科學》雜誌所介紹,醋越來越多地被視作一種促進食慾的功能性健康食品:「醋的功能治療效果包括抗菌、降血壓、抗氧化、緩解糖尿病症狀、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運動後補充體力。」
保健
天然療法
醋
食療
2016年11月08日 9:17 AM
天冷吃火鍋 營養師5招讓你吃飽不發胖
秋冬天冷,許多民眾開始吃起鍋物料理暖身;若想要吃得飽、吃得暖,卻又不想發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師陳穎教大家5撇步吃火鍋,包括少喝湯多吃菜、遠離油花肉和麻辣鍋等,滿足胃口也能享瘦。
天冷
減肥
火鍋
肥胖
胖
進補
麻辣鍋
2016年11月05日 6:58 PM
每天喝五罐能量飲料 美國男子得急性肝炎
一名50歲美國建築工人因急性肝炎被送醫急救後,醫生們發出警告,喝太多的能量飲料危害健康。
急性肝炎
維生素B3
能量飲料
菸鹼酸
2016年11月03日 2:18 PM
少年長期偏食只愛炸雞薯條 致雙眼近盲
澳洲伯斯一名16歲少年自幼偏食,三餐只吃炸雞、薯條,導致營養失調,自14歲開始,視力迅速衰退,雙目接近失明。直至一次就醫才被醫生發現,少年因長期偏食,身體欠缺維生素A,導致視力速迅衰退。
偏食
眼睛
視力
2016年10月18日 9:10 AM
八個料理要訣 忙碌也能輕鬆上菜
現代人工作繁忙,可能鮮少有機會可以好好地料理一日三餐。但這也不代表我們整個禮拜都得在將就速食或冷凍食品中渡過。善用以下的小技巧,你也可以在家享用健康的家常料理。
家常料理
料理技巧
飲食計劃
2016年10月17日 1:19 PM
多吃蘋果可降低患癌風險
根據最新的研究,每天至少吃一個蘋果的人,比那些很少吃或從來不吃蘋果的人較容易患肺癌、腸癌、口腔癌、食道癌或乳癌的機率低。
癌症
腫瘤
蘋果
2016年10月03日 10:21 AM
日常食物中有關糖的秘密
我們都知道糖對身體的壞處,但很多人還是無法抗拒含糖類零食或碳酸飲料的誘惑。 有許多人都對糖上癮甚至還不自知,而英國國民保健署(NHS)估計,孩子吃下三倍於他們身體需要的糖量。
健康
含糖
糖
2016年09月20日 5:44 PM
吃糖有害心臟 美糖業被曝收買學界掩蓋真相
本週一(12日),《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發表一篇論文,披露美國糖業協會在1960年代曾資助科學家發表有利於產業的研究成果。美媒指,美國食品政策屢屢被成問題的研究主導;同時,食品飲料企業和貿易組織長期以來也對科學家施加影響,以獲得有利於產品銷售的結論,或扼殺不利的研究成果。
學術造假
心臟
碳酸飲料
糖
肥胖
飲食
2016年09月15日 9:27 AM
上一頁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有約 8268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獨家】幫中共紅色資本海外布局的神祕人物
中共權貴階層在海外的巨額隱密離岸資產已經廣為人知,但是這些年有一位神祕的境外紅色資產的操盤人物,一直被外界所忽視。
現身海陆军橄榄球赛 川普公布一項新政策
陸男「翻牆」參加反送中 向港人道歉:對不起
【新聞看點】美稱巨大勝利 北京避談細節 貿協存變數
姆欽:美中第二階段協議或分幾個步驟
排行榜
TOP
ARTICLES
1
癌細胞愛吃糖是謠言?糖與癌症關係大揭秘
圖
2
10種天然抗炎食物 防禦炎症避免慢性病
圖
3
骨質疏鬆症骨量減少怎麼辦?吃對三餐就改善
圖
4
高血壓的十種飲食療法
圖
5
茄子是良藥 別再小看它
圖
6
美國疾控中心忠告:生雞肉煮前不要洗
7
小心細菌毒素吃下肚!4個不正確的用筷子習慣
圖
8
戒掉咖啡後 你的身體會發生9個驚人變化
圖
9
代替精製糖的11種天然糖
圖
精彩推薦
EDITOR's
PICKS
【獨家】幫中共紅色資本海外布局的神祕人物
圖
橘子防癌保護心血管 這樣吃養生又去寒性
圖
【命理】孟婆湯真有其事 記得前世女子實證
圖
《玩具總動員4》影評﹕玩具就是我們的寫照
圖
假新聞時時在身邊 如何才能辨別真假?
圖
得天扶佑乾隆帝書法藝術 透露怎樣的內心世界?
圖
中共威脅報復美科技公司 美議員們強硬回應
圖
出現3症狀 小心卵巢早衰 中醫這樣做讓卵巢回春
監警會國際專家請辭 林鄭四面楚歌
圖
美國制裁親共港媒 星島老闆為何遭熱議
圖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