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吃剩的食物要不要丟棄?如果怕丟棄可惜,都把它吃掉放在肚子裡,好不好? 不行。吃得太多,卻會令人消化不良。按《千金要方》,平常的飲食應該節制,可是貪味或怕丟了可惜,就吃得多了、吃得太飽了,腹中產生太多廢氣而感覺脹膨膨的,也可能致生上吐下瀉的那種病,古人稱之為「霍亂」,現代人稱之為「腸胃炎」。
1杯拿鐵、1杯大杯汽水和1罐能量氣泡飲,成了美國南卡羅來納州1名少年的致命組合,他在2小時內喝下這些飲料後猝死,引發咖啡因過量風險的警告。台灣醫師指出,咖啡因雖可提神,但過度攝取恐增心律不整風險,呼籲出現頭痛、心跳加速、手腳冰冷等就該減量。
香蕉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糖、脂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果膠、β胡蘿蔔素、維他命B1、B6、C、E、P及礦物質鈣、磷、鐵、鎂、鉀等,其中鉀的成分是百果之冠,鎂的成分也高,並被證實有防癌之功。
人體有許多方式進行「自我修復」,最能幫我們理解這一點的就是細胞再生及再生醫學(又稱組織工程學)——探索幹細胞和細胞再生的醫學領域。膳食在人體再生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食物的選擇就像建築材料。新生細胞的質量取決於當時可用的建材。吃對食物,再生的細胞可以比其更替的老細胞更健壯。
時下,更有一些朋友崇尚水果餐減肥,流行用水果代替正餐,結果造成很多年輕的女性朋友,減肥減到最後體重不減,反而是月經不來了。還有很多父母為孩子選用低熱量食品(diet food),避免小孩變胖而引發健康問題。
紅棗為台灣10大進口中藥材之首,不只中藥配方需要,也是料理常用的食材。苗栗的公館是台灣唯一的紅棗產區,雖然產量無法供應全台的需求,但近年來有機紅棗崛起,帶動了公館農會推廣紅棗無毒栽種的新趨勢。所以公館生產的紅棗,在品質與安全上,更能符合養生保健的需求。
人體內重達3至5磅的微生物群協調著人體眾多功能,被視為一個新器官。微生物群集中於腸道,其生態失衡可引發糖尿病、肥胖、焦慮和抑鬱症等多種疾病。功能性醫學專家拉斐爾‧凱爾曼將其比喻為大指揮家。他強調,恢復腸道健康,也是實現永久性減肥的可靠途徑。
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減少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一篇新的研究報告提出,少吃如黃油、奶酪和肉塊等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以減少動脈阻塞是個「錯誤」。相反,應該是吃地中海式的飲食,每天散步,減輕精神壓力,才能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文章刊登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茶最大的保健功效來自三種生物活性化合物——兒茶素、咖啡因和L-茶氨酸。營養學家認為,要從飲茶中獲得最大裨益,選擇哪一種茶不太重要,關鍵在於怎樣沖泡。泡得越久,有益成分釋出越多,水的酸鹼度也有影響。此外,從營養學意義上講,茶包比茶葉更物超所值。
中國古人認為,彩虹是陰陽能量平衡的產物,而清明時節正是一年中彩虹首次出現之時。隨著陽氣在人體內上升積累,它會向體表流動。如果飲食過於油膩或燥熱,可能引起上火、充血,乃至過敏、高血壓或咳嗽。
調查中,受訪者被提問,「您覺得飲食最重要的是什麼?」45%受訪者認為吃得健康最重要,41%覺得好吃最重要;這與三年前的一份類似報告結果相差比較大,當時只有35%選擇健康飲食最重要,更多人(45%)選擇口味好最重要。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超級保健食品」,但你需要記住,攝取營養多不一定是好。有些食品適量吃有好處,大量吃則害處很大。ω-3脂肪酸和魚油、鮪魚、肉桂、肉荳蔻、咖啡、動物肝臟、十字花科蔬菜和巴西堅果等八種健康食品就是如此。
大多數的加工食中都含有隱藏的健康危機,如高糖、高鹽和高脂肪,現代人健康意識擡頭,人們開始注意減少三高食物的攝入。但是仍有許多加工食品添加了過多的鹽或糖,公眾卻不知道。
近幾年奇亞籽因為高營養價值風迷全球,是蛋白質、錳、磷、抗氧化物、Omega-3脂肪酸及高纖很好的來源,也是素食者及對麩質過敏的人的理想選擇。無味的奇亞籽可以整粒食用或磨成粉,也可以加水變成膠狀食用,更可以加入任何食物,用途非常廣泛。
目前全球每三个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壓,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應該了解降血壓並不難,做些簡單的飲食調整就可奏效。除了有益心血管的一些習慣如不吸煙、定期鍛煉、減肥、每週至少5天吃蔬果、少喝酒外,不妨遵循醫學營養學家莎拉‧布魯爾博士的抗高血壓飲食建議。
洋蔥可以調味,本身也是美味而營養的食材。常吃洋蔥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避免感冒,但也有一些食用禁忌。
驚蟄時節,春雷喚醒天地萬物,農民開始春耕,而此時也是細菌大量增殖的季節,有花粉過敏、呼吸道病症、皮膚問題和心理病症的人,此時容易受到溫度和濕度的刺激,宜採蒸製和煲湯等烹飪方式。一些時蔬和草藥則可有助於清濕熱、養肝護肝、排毒瘦身。
「拿破崙,西蒙‧玻利瓦爾,喬治三世,費薩爾一世,還有其他一些名人都死於砒霜中毒。」2015年,一份關於加州83個品牌紅酒含砷過量的訴狀這樣開頭。儘管由於缺乏相關法規,該訴訟不了了之,但大米、嬰兒米粉、果汁等日常食品中的砷一直是廣受關注的話題。砷對健康到底有哪些危害?我們又該如何避免?
以砂糖為代表的精製糖可稱得上是健康殺手:除了讓人發胖,還會導致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多種疾病。遺憾的是,人們往往不知不覺中吃了太多的糖。所幸在天然糖中,我們還擁有甜菊糖、雪蓮果糖漿這樣的健康之選;另有一些天然糖如木糖醇需要慎食;還有一些天然糖,營養學家建議完全不要食用。
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一種方法是實施相應的飲食計劃。結實的骨骼是可以吃出來的。如果您的醫生已經做了這方面的提示,或者您僅只是希望著手好好預防,本文將為您介紹通過一日三餐自然強壯骨骼的方法。
節日大餐和酒一定會讓血糖飆升嗎?這可不一定。據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只要稍加準備和注意,仍然可以享受年節美食。專家也提醒,服用或注射胰島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節日飲酒還需防止低血糖。
您可曾想過,我們的飲食可以影響到創造力?吃反式脂肪和人工添加劑含量高的加工食品,攝入過量的鹽和糖,都會消耗我們的能量。這些食物可能讓人昏沉、空虛、沒精打采,更不用說嗜睡、難受、易得病。
新年不想出去人擠人,在家可以做什麼?全家一起動手作點心餅乾,體驗手作樂趣,除了可以自享外,出外串門子時,也能帶給親朋好友死黨最獨一無二的新年禮。中央社教你手作杏仁餅乾、舒芙蕾、蜜糖吐司,讓一整年擁有滿滿的「幸福」、「舒服」又「甜蜜」。
目前崇尚素食者越來越多,營養師常常被諮詢:「吃素到底好不好?會不會營養不良?」等問題。讓我們一起看看吃素的常見迷思,以及可採取的應對策略。
如果你居住在美國,對公益組織「環境工作組」(EWG)每年發布的「農藥殘留最多的12種蔬果名單」可能相當熟悉。新年伊始,正是轉向健康飲食、將有機食品列為「優先」的契機——不限於名單上的蔬果。
關心健康的讀者會發現,一些流行的保健法常常是來去匆匆。其中究竟哪些有益、哪些無益,甚至有害呢?本文聚焦2016年保健風潮中之三種,匯集了一些權威醫學專家和營養學家的觀點。是否要將它們帶入2017年?由您來決定。
關心健康的讀者會發現,一些流行的保健法常常是來去匆匆。其中究竟哪些有益、哪些無益,甚至有害呢?本文聚焦2016年保健風潮中之四種,匯集了一些權威醫學專家和營養學家的觀點。是否要將它們帶入2017年?由您來決定。
是否想過,「除草劑」可能隱藏在你的早餐中?迄今被大量使用的除草劑——草甘膦,已混入自來水、雨水、河流,在尿液、母乳中也有發現。一份新報告公布了對29種常見食品進行檢測的驚人結果:草甘膦在非轉基因作物中含量也很高,而收穫前噴施草甘膦的慣常做法就是證據;有機食品的草甘膦含量也不是最低的。
番石榴被譽為超級水果,因為它的眾多健康效益,正在快速成為人們最喜歡的食品。
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吃烹製得很幼嫩的雞肉,即便沒有熟透、骨肉間帶血絲也不以為意,殊不知夾生的雞肉中常帶有空腸彎曲菌,可引發格林—巴利綜合征(簡稱GBS),此病會引起免疫系統攻擊神經系統,致急性神經肌肉麻痺。由於一些彎曲菌耐抗生素,也給醫學界提出了挑戰。專家建議,除了避免夾生,處理生雞時也需留意,如沖洗雞肉就很容易傳播病菌。
共有約 8320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