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故事中的教養啟發
有些父母就會表現出特別的心疼,生怕孩子受到半點傷害和委屈。這種極度的保護真的對孩子好嗎?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古時候「岳母刺字」的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的一點感悟
現在多數家庭都只想生一個孩子,主要原因一個經濟壓力大,再一個原因就是教育孩子難 。今天來探討一下教育孩子真的難嗎?
兩個說髒話的漂亮女生
我們的教養出了什麼問題?如何能讓孩子出口成「髒」變成出口成「章」?
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感恩的因素。培養感恩的習慣,練習以感恩之心看待生活,對我們每個人乃至全社會的福祉都是至關重要的。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要教育下一代去做與之相反的事情——自命不凡、抱怨、憎恨和將自己視為受害者呢? 感恩的理由 我們感恩現...
名次是一時的 教養是永遠的
如果你的孩子也在大小考中沒沒無名,先不要氣餒,不要老是追問:「你排名第幾?有沒有考一百分?」給孩子設定一個自我比較的目標,只要他們有達到超越自己的這個標準,就該好好地獎勵。
最近帶孩子去租影片發生了小插曲,我打從心裡佩服租片店老闆娘的觀察入微,並提醒我......
讓孩子感受到真愛
人生充滿著很多挑戰和機會,溫室的花朵容易夭折,我們要怎麼讓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不單是有陽光,風吹雨打也不少呢?
  我們總覺得栽培孩子是天經地義,但沒想過,到底要栽培他們到什麼時候?有人說,自己的骨肉,當然是一輩子;也有人說,大概到出社會以後。 總之,人的個性不同,就有林林總總的答案。而那些答案不見得是標準答案,卻是每個家庭應對...
獨立的過程,不見得都是主動或被動,而是有因果,是自己立定了想法,然後再去做那件事。
媽媽十歲喪母,對我們無條件付出她所嚮往的母愛,照顧孩子無微不至,克盡母職無怨無悔。媽媽以無形的身教給予我們全心的愛。
育兒點滴:沒有信任,何來溝通?
我們兩個兒子是一對雙胞胎,兩人長大了感情仍十分好,我和太太也感到欣慰。如何做好父親的角色,是我一直都不斷思考的問題。坊間雖然有很多專家著書立説,舉辦工作坊等活動,教導人們怎樣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但不同的説法有時更令人感到迷惑,如何建立一個美好的家庭真是一點也不容易。
小孩的童言童語,最真實又可愛!小朋友並不一定是因為「不懂」才說出天真的話喔,他們往往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內心的期待和需求不經意地蘊藏在話語中。看看視頻中這位小女孩,她如何從堅持己見,到最後聽從教導?奇妙的轉變,其實就發生在內心滿足之後......
教育工作者包括父母,在孩子面前應該持有謙虛包容和信任的心態,不要違背孩子的天性和特長強行灌輸和改變,很多時候,孩童純真的心智,反倒能讓大人重新審視自己的自以為是。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雖然有人說:「從古以來,父母管教孩子哪講什麼責任、原則?自己的孩子愛怎麼管就怎麼管。」但是在報導中我看到以下傳統文化重視的家教:
大人們再怎麼忙也不要忽略對孩子的照顧與管教,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能負起責任來,不然真的會得不償失。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父母的心態要調整,不能一直把孩子當成長不大的孩子,應適時給予孩子正確的觀念,以及給予學習獨立的機會,如此一來,父母才能真的「放手」。
浙江杭州一名朱姓婦人,看見自己的兒子被欺負,便以「身教」教孩子:她抓起兒子的手,拍打對方的頭。該事件視頻引來網民譴責「教壞孩子」,也有網民贊成「打回」。
最近看到一個小故事,挺有感觸,表面上說的是航海的故事,實際上隱藏的道理對育兒還真是很有啟發的。 一艘貨船卸貨返航途中遇到了暴風雨,眼看著風雨越來越凶猛,船員們都即將絕望,這時老船長下令向船艙灌水,隨著水越灌越多,船也越來越平穩,危機安...
日本的學前教育是把孩子的健康身心放在第一位,培養孩子健康和安全生活的能力,讓孩子學習必要的生活習慣和態度。
中國媽媽在日本(四)日本的興趣教育
來到日本很多年後,瞭解到日本的教育是興趣教育、寓教於樂,學生如自由的小鳥在藍天飛翔。
中國媽媽在日本(三)重視傳統文化教育的日本
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幾乎被日本人完整地傳承下來。來過這裡的中國人都會喜歡上日本,因為這裡能夠看到中國的過去,中國曾經是禮儀之邦,現在的日本也是如此。
日本是個非常安靜的國度,無論是在公共場所還是住宅社區,總是安安靜靜的。日本人不管是電車上、排隊等各種場合中都能保持安靜,盡量不打擾別人,交談時也會降低音量。
據媒體報導,孩子經常挨打或挨罵,會產生怨恨、逆反、畏懼、自卑、無助、暴躁、孤獨、撒謊、固執等心理,大多有暴力傾向的孩子都是在家暴中成長起來的。家暴,會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
莫因溺愛害了孩子
這個孩子一直與奶奶一起生活,因為從小遠離父母,奶奶就特別疼她。即使發現她經常偷東西,也因為怕孫女挨打,從不敢告訴她的父母。原以為來到父母身邊上學就不敢再偷了,誰知道已經改不了了......
8個理念+8句名言 啟發父母養出善良的孩子
在孩子身上,我們寄託著種種夢想,希望他們長大後能快樂、成功、自給自足,希望他們胸懷大志,有一份好的事業,並且保持真誠——而其中最重要的或許還是: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善良。
「小凱,說謊是不對的。而且,網咖出入複雜,老師上次已經和你爸爸禁止你到網咖了。你還去!」這時,小凱的臉色更加難看了。「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你媽媽為了送衣服給你,還跑遍了鎮上的網咖!你真是……」
這件事讓我深深的思考,有時候很多話我們不用說出口,對方也能察覺你那不善的意圖,儘管你極力掩飾,對方還是能感受到你的不善,從而對你產生不信任感、並因此遠離你......
「全是我我我!」為何今天的孩子更少做家務
今年8月,澳洲財政部長斯科特‧莫里森警告說:「等着依賴政府的一代澳大利亞人正在成長。」學界稱之為「我一代」(Me Generation),有的學者甚至說:「我們面臨著『我、我、我的流行病』。」為甚麼今天的年輕人變得更自戀?據研究,年輕人同情心水平的下降,應部分歸因於1980年代家庭教養方式的變化。
說故事是孩子學習閱讀的準備,更是讓自我探索更加理性的重要方法。如果能多給孩子說故事,孩子將會有更多的資源去理解在事物中蘊含的道理。
父母要重視對青少年孩子的教養
學校不輔導是失職,而家長不合作更是失策,未來恐怕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只不過,從家長的苦笑揣測,或許是過度寵溺導致親子關係失衡,家長誤以縱容為民主,放任當開明,麻醉自己的無力與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