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新聞
並非只有成年人才會因為飲食中缺鎂而感到焦慮,別忘了孩子們喜歡的食物往往都缺鎂,例如熱狗、披薩、汽水等。除此之外,孩子們的生活也充滿了各種壓力,像是同儕壓力、霸凌、擔心學業與運動方面的表現、擔心自己的外表、因為青春期造成體內荷爾蒙的起伏、在媒體上接收到負面與暴力的訊息等,這些都會讓他們缺鎂。如之前所提到的,就連利用玩樂團來宣洩精力都可能是一項風險因子。
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流行病學家米爾納‧威斯曼指出,憂鬱的人愈來愈多,不僅有年輕化的趨勢,他們甚至很頻繁地感受到更為嚴重的憂鬱。在20世紀出生的每一個世代,都比之前承受更多的憂鬱,而且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憂鬱的整體比率已經增加了一倍以上。《普通精神病檔案》裡的一項研究指出,自1970~1992年,憂鬱的女性增加了一倍,導致精神病藥物的使用急遽攀升。
編者按:現代飲食內缺乏的營養素,不僅只有缺少Ω-3脂肪酸,尚包含了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人體內有些酵素能夠將必需脂肪酸轉變成前列腺素,但想要順利進行,還需要倚靠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等協同因子的助力。《奇蹟好油:OMEGA-3臨床療癒實錄》作者提出一個專為人體所設計的體質改造計畫,只要有充足的必需脂肪酸,就能讓其他營養素發揮應有的功能。
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全球,截至11月21日,日本感染人數超過2,300萬。近期,日本神戶大學研究小組,成功研究出能抑制所有變異毒株的「廣譜中和抗體」,可抑制冠狀病毒在體內的增長。 10月25日,兵庫縣傳染病中心和神戶大學研究生院臨床病毒學教授森康子(Hanako Ishimaru)在兵庫縣廳舉辦了記者招待會,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研究用感新冠病毒...
美國總統拜登週一(9月12日)表示,他呼籲美國人為了一項新的「國家目標」而團結起來,他的政府希望能「終結我們所知道的癌症」。
光田綜合醫院日前發表,近半年來脊髓損傷幹細胞治療成果,該院去年獲衛福部核准計畫後,全力發展脊髓損傷幹細胞醫療,是自國內2018年特管法通過脊髓損傷治療後首批成功案例。其中一名因車禍被判定癱瘓的20歲陽光正妹,在接受治療後3個月,從下半身「無知覺」到逐漸恢復「感覺」,為國內脊髓損傷癱瘓者帶來曙光。
50歲男子的王先生,多次發生反復性心肌梗塞並接受支架放置術治療;去年5月因心肌梗塞併發心因性休克,經緊急放置葉克膜、短效型心室輔助器,彰基醫學中心今年3月底為王男心臟移植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喜獲重生。
瑞士研究人員發明了一台肝臟灌注機,不僅可以長時間貯存待移植的肝臟,還把原來一個達不到移植標準的肝臟治療到更好的狀態後,成功地移植給一位患者。這在全世界尚屬首例。
美國、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發現數十例確診或疑似猴痘病例,由於這種疾病在非洲以外十分罕見,一些專家擔心,是否該病毒出現了更容易傳播的變種。
美國和歐洲的兒童出現了一系列急性肝炎病例,公共衛生官員正在尋找原因。
健康保險署北區推動「分級醫療雁行計畫」,期望藉由雙向轉診及分級醫療,讓民眾有病先找居家附近好醫師看診,必要時透過院所電子轉診平台轉介至大醫院就醫,讓病人可獲得最適切的照顧。
一項新研究估計,在2019年全球至少有127萬人因耐藥性細菌感染失去生命,相當於每天有3,500人因此死亡。衛生專家警告,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已是重大威脅,成為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3歲的李小姐每到冬季總是手腳冰冷,動不動就受寒感冒,經過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部2年的「三九貼」治療,明顯好轉;50歲的趙先生則是冬天常因虛寒造成腹瀉,3年的「三九貼」治療也變好。
桃園醫院整合神經內科、腎臟科、胸腔外科、復健科(物理及職能治療)、社工室,與新光醫院/雙和醫院肌無力中心及「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病友團體合作,成立桃竹苗地區唯一的肌無力症整合治療中心,提供肌無力症病患就近,即時及與醫學中心同品質的醫療服務。
彰基醫學中心6日舉辦「勇健肺病友關懷團體」活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COPD)病人及家屬,透過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俊維的醫療講座更認識這個疾病,讓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病友及其家屬相互分享及支持、舒解身心壓力,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苗栗一位50歲的羅先生,本身有喝酒和抽菸的習慣,一日因出現胸痛而到醫院就醫,經醫師以內視鏡檢查,發現為潰瘍性食道炎,組織切片送驗顯示為下食道鱗狀細胞癌,電腦斷層掃描確診為食道癌第二期。後經胸腔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並持續追蹤。
胡姓婦人數月前居家防疫期間,非常關心疫情與疫苗,經常觀看電視及網路新聞,也和親朋好友傳LINE分享討論,整個人變得情緒不穩緊張兮兮,還不時轉向先生碎碎唸,激動時會發生氣結喘不過氣,夫妻關係陷入緊繃。先生要求她就醫尋求協助,看了胸腔內科、心臟內科,身體檢查皆無異狀,因此轉到身心科,醫師診斷為恐慌症。
30歲的李先生每年總會出現多顆腎結石,位置幾乎都相同,另一位32歲的邱先生則是同一位置的結石被震波打了後很快又再結石,反覆多次。衛福部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蔡卓榮表示,研判這2起個案在體外震波後仍有殘留碎石,後來採用軟式輸尿管鏡手術,徹底摧毀殘石,減低了結石再復發。
年紀越大,越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明明保持過去一貫的生活型態,卻出現肌肉痠痛與手麻腳麻的情況。同樣的工作,以前做得輕鬆,現在做卻感覺吃不消。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長盧星華表示,雖身體的老化是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把目標放在「健康老化,遠離失能」。健康老化是指除了免於病痛外,還要維持身體功能,不失能、不失智,就連心靈層面也要健康,並能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對社會有...
全球各地包括台灣仍面臨中共病毒(俗稱新冠肺炎)嚴峻的挑戰,在尚未找到有效並可廣泛運用於所有人的療法下,目前大多只能透過症狀與支持性療法等待病患自己好轉,因而有些人開始轉而尋求中醫的輔助治療。
最近有一段女性網民將大蒜塞入鼻孔內的短片在網上熱傳。儘管她聲稱此舉可以讓鼻竇暢通,但有醫生極力勸阻,因為這可能會導致發炎等多種問題。
清明節已過,夏天的腳步更近了,鄉親出外踏青好時節已到來!但隨著氣溫逐漸上升,悶濕的空氣、茂密旺盛的草木,部分鄉親常在這個季節受皮膚搔癢的困擾。你有自行購買藥膏緩解皮膚搔癢的習慣嗎?
70歲林先生去年在醫學中心診斷出直腸下段惡性腫瘤,病灶在肛門上方4公分,判定為癌症臨床分期第三期B,評估需做肛門全切除手術。林先生抗拒永久性人工肛門,於是自行尋求傳統草藥治療,後來病況仍然惡化,到聯新國際醫院求診。
苗栗一位45歲的陳女士,常覺得疲倦、頭痛、體力衰退,就算吃補品也沒有改善,在家人建議下就醫檢查。抽血報告顯示她的血紅素高達19.5g/dl(正常值為13),紅血球的數量遠超過正常值,再經骨髓檢查後,確診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在醫師建議下,陳女士接受新型長效型干擾素治療,幫助她維持正常血液狀況,也改善過去不適的症狀。
醫學界過去只知道少數癌症與微生物有關,直到近幾年,科學家運用人工智慧,大規模分析癌症病人體內微生物的基因圖譜,才發現原來所有的癌症都與微生物關係密切。《自然》期刊有研究指出,在癌症病人的腫瘤與血液中,都能找到特定的細菌或病毒,而且不同的癌症伴隨不同的菌種。《科學》期刊也有研究發現,微生物藏在所有類型的癌細胞及腫瘤裡的免疫細胞內,它會影響人體的抗癌免疫力。
隨著台灣智慧醫院與臨床決策發展,彰化基督教醫院與台灣羅氏醫療診斷公司日前成立亞太示範基地,雙方將合作推動智慧醫院與臨床決策,整合智慧醫院先進的流程作業,配合癌症個人化臨床決策輔助資訊,加速佈局個人化癌症病患決策,為台灣癌症醫療照護努力。
「春困、秋乏、夏打盹」,這是古人用來形容人類面對四時氣候變化,身體所產生的一種反應。
隨著飲食西化的結果,國人罹患心臟血管疾病越來越多,接受心導管手術病人與日俱增,彰化員榮醫療體系張克士總院長率先引進新一代心血管治療復健利器「體外反搏治療機」(EECP),為彰化先例。
全世界約有4億人罹患糖尿病,光是台灣就有超過兩百萬名糖友,而且每年以25,000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中,不管是第一類型或第二類型的糖尿病友,都必須與糖尿病和平共存一輩子,而血糖的穩定就成為降低惡化或減少併發症發生的不二法門。由於科技的發達,糖友透過佩戴「連續血糖監測」裝置,可以知道自己血糖的即時數值,甚至預測一個小時內的血糖變化,使用者可據以調整飲食作息,達到穩...
許多慢性病患有一個共同困擾,就是雖然長期服藥,病情的改善卻相當緩慢,老是在醫院之間奔波,勞心勞力但效果不彰。這種情況可不一定是醫師的醫術不佳,而可能是自己服藥過程中有一些未注意的細節,導致藥效大打折扣。 無論再好的藥都會有藥性及副作用,甚至與日常生活的飲食產生交互作用、引起更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在服藥前,一定要做足相關的功課
共有約 846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五(4月19日),美國眾議院推進一項價值950億美元的立法計劃,向烏克蘭、以色列和包括台灣在內的印太地區提供援助,其中還包括了剝離或禁止TikTok的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