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話裡,有一句形容一個人不自量力或者缺乏自知之明的話說:「圓仔花不知醜」。 圓仔花,也就是千日紅,是和雞冠花一樣,屬於莧科(Amaranthaceae)的一年生草花。它原產於印度,大概傳入我國的時間稍晚,所以歷代《本草》和明朝李時珍編著的《綱目》(1578)裡,都找不到相關記載。一直到清代陳滉子寫的《花鏡》(1688)才提到說:「千日紅,本高二三尺,莖淡紫色,枝葉婆婆,夏開深紫色花,千瓣細碎圓整如球,生於枝杪,至冬葉雖萎而花不薦。婦女採簪於鬢,最能耐久。略用淡礬水浸過,晒乾藏於盒,來年猶然鮮麗。子生瓣內,最細而黑,春間下種即生,喜肥。」後來吳其濬也把這一段收錄在他的《植物名實圖考》(1848)裡。可見大陸婦女早習慣把千日紅當做頭髮裝飾品。令人難以明白的是:這麼美麗持久的花,在1661年間,自華南地區傳入台灣後,竟淪落為諷刺人不知「醜」的花。

2008年01月16日 10: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