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聞
南臺灣美術耆老何文杞「畫業60年見證臺灣民主化」系列展,即日起至30日於屏東美術館展出,作品以古厝、水牛、斗笠、百合花寫出台灣民主史詩,勾勒出台灣人的共有的記憶,及爭取言論自由百分之百的艱辛過程。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今年國立美術館亞洲藝術雙年展以「M型思維」為主題,策展傳遞「調解」與「調息」二個概念,透過當代藝術創作,反思M型時代的趨勢與危機。展出以客家花布圖騰回應文化議題,作品蔓延到建築玻璃帷幕。在地藝術家用稻田媒合想要解甲歸田的都市人,反思台灣過度物化的社會。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屏風表演班以代表力作《京戲啟示錄》,第四度搬上舞台,歡慶屏風25年來時路。劇本描繪一位堅持做手工戲靴的父親,在亂世中,企圖挽回頹勢的戲班子。實力導演李國修,以個人生命經驗入題,細細道出一段探索父子、傳承、戲劇、人生,是一部催淚,感入肺腑的真情故事。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30歲才開始習字的書法篆刻名家柳炎辰,善於融合文字與意象的訊息,數十年沉潛書印創作,成就斐然,書印創作個展展現功力。
(大紀元記者詹亦菱台灣花蓮報導)花蓮是石頭的故鄉,自1995年首屆舉辦石雕藝術季活動以來,每2年舉辦一次。
(大紀元記者林秀文台灣高雄報導)獲高雄文藝獎、深耕地方的「1300 Only Porcelain.唯瓷獨尊--沈亨榮極致白瓷藝術個展」,23日在正修科技大學與法國巴黎的「Maison & Objet」同步展出,45件系列白瓷作品,不乏全球限量創作。正修科技大學副校長游步平表示,希望透過白瓷藝術展覽,讓學生及社區居民有機會走進瓷的世界,感受不一樣的陶瓷文化。
陶瓷藝術家沈亨榮今天在高雄市正修科技大學藝術中心舉辦白瓷藝術個展,展出45件白瓷系列作品;法國巴黎「Maison & Objet」展館也同步展出沈亨榮白瓷作品。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基隆國際藝文風華聯展」,集基隆在地10類藝術家的藝術品,即將在27日於文化中心1~4樓隆重開幕,並邀國際藝文同好共襄盛舉。促成此藝文大事的基隆書道會理事長周添文表示:「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可謂為空前的策劃,是象徵百年傳承、融合、大團結的重要里程碑,並透過藝術作品展現基隆的地方精神。」
(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今年德國的秋天非常富有文化氣息,兩週前在柏林的博德博物館開始展出文藝復興時期的肖像畫;近日在德累斯頓又發生了一件百年不遇的藝術盛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拉斐爾最著名的兩幅聖母像——《西斯廷聖母》(Sixtinische Madonna)和《佛裡諾的聖母》(Madonna di Foligno)在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博物館同時...
(大紀元記者簡惠敏台灣屏東報導)台灣藝術大學屏東校友會即日起至10月2日,在屏東市中正圖書館4樓文物館舉辦聯展,展出油畫、水彩、彩墨、攝影、雕塑及金屬工藝等39件作品,參展藝術家以學院派豐厚底蘊,透過作品表達對鄉土的關懷及感動。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基隆天臘書畫會100年度會員聯展,11日上午舉行開幕茶會,現場貴賓雲集,現任會長陳麗雪表示,天臘書畫會成員多為基隆書畫界名師,如:榮譽會長李 明、蔣夢龍、陶晴山,選擇在基隆文化中心第三、四陳列室展陳,除了以文會友,交流聯誼外,更要紀念已故創會會長李純甫老師為基隆藝文的奉獻。
(大紀元記者王鏡瑜台灣屏東報導)撕一撕棉紙,就能變出一件作品?國內推廣棉紙撕畫的龍頭─蔡雪塀,靠著對藝術熱情的心,將平凡無奇的棉紙,經過染色、撕、搓、揉、拉、刮等技法,化身成媲美油畫、水彩的藝術創作。蔡雪塀與學生的作品在9月底前,於屏東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展出。
今年台灣國際水彩畫協會,特別為台灣和美國兩地推動水彩藝術活動,呼應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的特殊意義,一場跨國際知名水彩畫家的邀請聯展,百餘幅精彩畫作自今年二月起,分別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HUB-Robeson畫廊,及喬治亞洲Carrollton Cultural Arts Center展出,7月份作品陸續送回台灣,9月3日~18日,在台北的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展出...
(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近日在柏林博物館島刮起了一股文藝復興的風潮,博德博物館從25日開始隆重推出了意大利15世紀文藝復興肖像展。館方表示,開展當天就有很多藝術愛好者湧入展廳,售票處當天賣出了1200多張票。
(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寶馬王子」等四、五年級耳熟能詳的日本漫畫,多件手稿及手塚的畫室首度移師台北,9日於中正紀堂展出3個月。
深耕南台灣高雄的陶瓷藝術家沈亨榮,即日起至7月19日,於屏東美術館展出「突破象限‧追求極限」瓷器藝術展;展出由台灣頂級瓷藝自有品牌-1300 only porcelain創作,於香港首展大放異彩、高近3米的《飛天巨兔》大型陶雕作品,及數件MIT製造、驚豔國際的珍貴瓷藝作品。
(大紀元記者蕭軒台灣台北報導)第一屆「全國美術展」由國立台灣美術館首度舉辦。近1,900件參賽作品中,選出140件得獎作品(含金、銀、銅牌獎及入選若干名),將在6月25日至8月28日於國立台灣數館B1、B2及A2展覽室展出。
(大紀元記者李容耕台北報導)中華民國工筆畫學會理事長林淑女表示,為慶祝建國百年及鼓勵大眾投入工筆畫藝術創作,中華民國工筆畫學會特邀請會外畫家共同參與。除展覽外,更於6月19日、25日、26日,將舉辦三場講座與示範活動,講師為張克齊、莊芍藥、蘇服務,期使喜愛工筆畫之同好,有觀摩切磋之機會。6月18日起至29日止在中正紀念堂三樓藝廊展出。
(大紀元記者李容耕台北報導)時間表現在創作上有什麼技巧?油畫家李長青油畫展在孟焦畫廊展出時光進行曲,作品類別很有韻味,以時光進行曲來詮釋生命有消失和幻滅,從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內涵,讓人看到繁華到幻滅的過程,從花開到花落,領悟到生命的無常更懂得珍愛生命。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木乃伊傳奇─埃及古文明特展」8日舉行開箱記者會,3項文物中以「拉美西斯二世之子木乃伊」最引人注目,專家也將運用科學檢測,探究其死因,以及重現3,000年前這位埃及王子的樣貌。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60歲家庭主婦李林靜玉第一次油畫個展「思想起」,在台中萬和宮麻芛文化館展出,有懷古系列、蔬果、靜物、光影等40餘件作品。李林靜玉善於將感動的剎那呈現在畫布中,她說,每一幅作品都是獨一無二,這一路走來,滿是驚喜與感恩。
(大紀元者李容耕台北報導)陶藝家蔡忠南師生聯展即日起假台北市師大路蕙風堂圖書部舉行,5月28日舉行茶會,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大紀元記者陳予善台灣台北報導)長流美術館台北館即日起至6月15日推出「謝義錩近作展」,謝義錩畫作以潑油畫主軸大膽新創作,引來畫友的激賞。長流館長黃承志認為,謝大師新作有其迷人之處,也有收藏道理,值得欣賞及投資。
(大紀元記者白亞士台北報導)中國七弦古琴,是歷代文人隨身的道器,亦是古代巫士善用的法器,今年由台北市文化局辦理文化護照「玩」生活,在台北永康街的冶堂,將展出製琴師兼琴家劉繕維,近6年來以手工古法製作的各式絲弦琴,有仲尼、伏羲、連珠、神農、蕉葉及自創的隱劍等共九床,張張個性鮮明、精雅而古意盎然,近年來已贏得不少琴家的讚許,及業餘雅士的爭相收藏寶愛,隱劍蕉語-劉...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人生70才開始,陳承富從事教育工作,篆隸草行楷五體樣樣皆通,退休後仍不間斷用心習字,飽覽詩書,在基本功夫技法成熟下,以豐富的美學思維、感性的、有趣的藝術手法,開拓書法新美學,新局面,創新書藝。
劇場導演符宏征連結運動員和演員之間的身體表演性,將2 者建構獨特的「運動劇場」,他將這個概念創作成舞台劇「戰」首部曲、二部曲,今晚起至8日在文山劇場演出。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7歲學練書法,14歲開始畫水彩,成長過程中也畫過油畫,做過美術設計,但最愛還是水彩畫,對水彩畫一往情深的陳陽春,將起源於英國的水彩畫,融入中國水墨,變成自己獨有的風格,變成台灣的水彩畫。曾於世界各國舉辦過145次個展,5日受邀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辦畫展,也為基隆及海大校園特色景點作畫。
(大紀元記者鄒莉台灣新竹報導)新竹交通大學自5月4日起至31日止,在藝文空間(圖書館B1),展出張光賓教授的書畫作品。同時策展人趙宇脩老師以「筆華墨雨任自然—張光賓的書畫藝術」為講題,介紹這位連獲「行政院文化獎」及「國家文藝獎」兩項國家文藝桂冠殊榮的書畫大老。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宜蘭報導)相信嗎?您也可以做得到!人生70才開始,到老了還可以再出發學習。林美雪台大外文系畢業,任教北一女。退休後才學畫的她,畫齡才10多年,就曾多次參與聯展、師生展,並繼2009年台北個展後,即日起至5月3日,在宜蘭縣文化中心展出50多幅油畫個展。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即日起至4月19日 於文化處4樓文物陳列館,展出嘉義縣刺繡文化學會60多位學員,以娶親、彌月及童裝走秀等3大主題的精緻創意繡品,民眾可藉由精彩作品一睹刺繡重鎮的風采。
共有約 59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五(4月19日),美國眾議院推進一項價值950億美元的立法計劃,向烏克蘭、以色列和包括台灣在內的印太地區提供援助,其中還包括了剝離或禁止TikTok的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