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歷史的戰役
唐玄宗在危急下,倉惶逃往四川,途中禁衛軍將士發動兵變,要求唐玄宗立即將楊國忠、楊玉環正法,以向天下謝罪,唐玄宗無奈,只得殺了楊氏兄妹。
唐高祖建國之初,因國力未定,對突厥多採忍讓、和親政策。高祖武德7年(西元624年),因唐已完成全國統一,高祖頗有意攻打突厥,但李元吉和李建成等均怯懦不贊成,唯有李世民堅持進擊突厥,以防後患。
隋朝末年,煬帝荒淫奢侈,勞民傷財,人民怨聲四起,地方紛紛起義反抗暴政。西元618年(隋大業十四年),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國號爲唐,定年號爲武德。
南北朝末期,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2月,大丞相楊堅廢周立隋朝,與北方的突厥、南方的陳朝成為當時中國3個主要政權。
中國戰役史上,以南北朝的東、西魏戰爭尤為精彩。當時西魏是宇文泰輔政,東魏則由高歡掌權,兩人都有統一天下的想法,所以在他們之間發生了一連串戰役。
苻堅原想將計就計,故意讓軍隊稍向後退,待晉軍半渡過河時,再以騎兵衝殺,這樣就可以取得勝利。不料,秦兵士氣低落,一撤退就失去控制,陣勢大亂。
晉滅吳之戰,晉原本就擁有比東吳更多的優勢,但仍經過長時間的蘊釀及準備,不敢大意。反倒是弱小的東吳,面對西晉強敵,卻沒有長遠計劃及防備措施,果然敗得一蹋塗地。
2、3萬人的軍隊和四十幾萬大軍對抗,可能嗎?發生在大約2000年前的昆陽之戰就是一場兵力相差懸殊,卻能以少勝多的戰事。
東漢光武帝建武16年(西元40年)2月,素來臣服於中國的交趾郡(今越南北部)發生叛亂。交趾女子徵側(Trung Trac)因其夫為交趾郡太守蘇定所殺,憤而起兵反抗,其妹徵貳(Trung Nhi)也號召回應。
朝鮮民族屬東夷族,周滅商時,商朝遺臣箕子曾建國於朝鮮。隨著歷史發展,中原與朝鮮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中原帝國是不是能使邊陲朝鮮臣服,甚至將政治版圖擴展到朝鮮領域,往往是中原帝國國力的重要指標。
古時在合黎山、祁連山和龍首山之間有一塊肥美之地,因地勢狹長形如走廊,所以被稱為「河西走廊」。這個綿延一千公里的河西走廊,除了有豐富水源適合耕作之外,並以其位於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道上,素來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雄心壯志的漢武帝即位之初,此處仍屬匈奴勢力範圍,漢武帝擬定聯合西域各族的計畫,想「斷匈奴右臂」,把長期以來威脅中國北方的強敵驅逐消滅。
楚漢相爭,項羽和劉邦在廣武對峙了將近一年後,雙方於楚漢5年(西元前202年)8月約定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為界,「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互不侵犯。
「暗渡陳倉」是指楚漢相爭中韓信出奇技打敗三秦,助漢奠定江山的一次戰役。
「鉅鹿之戰」是秦末戰爭中,打擊秦國軍力的一次決定性戰役,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陳勝,陽城人,字涉。吳廣,陽夏人,字叔。兩人原都是農民。陳勝年輕時,曾跟別人一起受雇幫傭耕田,休息時,陳勝嘆恨著說:「苟富貴,無相忘」。同伴們聽後笑著說:「若為傭耕,何富貴也?」(意思是:你只不過是受雇為人家耕地,哪裡談得上富貴呢?)陳勝嘆息說:「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意思是:唉,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凌雲壯志呢!)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改革之後,國勢日益強盛,至秦昭襄王時,更是積極向外擴張,東侵韓、趙、魏三晉,南攻荊楚,偃然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戰國時期,燕國與齊國相比鄰。燕王噲因讓位給燕相子之,導致燕國內部引發王位爭奪的內亂。齊宣王趁機攻燕,殺了燕王噲和子之。後來由於各諸侯國出兵救燕,迫使齊國撤兵,才平息這場戰爭。燕太子平稍後即位,是為燕昭王。他廣招賢士,對內大加改革,積極獎勵生產,做好對齊的復仇之戰。
魏國雖然在桂陵之戰被齊國打敗,國勢受到重創,但畢竟實力雄厚,蓄精養銳十幾年之後,元氣又大致恢復。同時期的韓國是韓召王在位,韓召王在名相申不害內修政教,外應諸侯的輔左下國力鼎盛,因此使得南方的魏國備感威脅。周顯王28年(西元前341年),魏國大將龐涓率領魏、趙聯軍,直攻韓都(今河南新鄭縣)。韓國告急,遣使求助於齊國。
「圍魏救趙」是中國軍事史上的經典戰術,這個戰術源於戰國初年齊、魏二國的桂陵之戰。
吳越之戰,是春秋末期吳國和越國之間進行的最後一場爭霸戰爭,總共長達三十五年,最終由越國戰勝而告終。
周襄王二十年(西元前632年),晉文公於城濮戰勝楚軍,並迎襄王於踐土,召開諸侯會盟,成為中原霸主。
位居南方的強國──楚國覬覦中原已久,先前齊桓公在位時,國力強盛,加上與各諸侯聯結,楚國入主中原的野心無法得逞。這時中原局勢紛亂,楚國成王於是藉此機會將勢力深入中原地區。然而,當時中原諸侯也不乏想稱霸中原政治家,宋襄公就是其中一位。
共有約 5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四(4月25日),中國國際車展在北京開幕,各大電動汽車製造商紛紛展出最新車型。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EV)市場上,一場「生死競賽」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