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財政
自從美國去年通過了針對中共的全面芯片禁令之後,中國的半導體業就深受打擊,而在幾天前,中共宣布將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負責國家科技發展的重大戰略、規劃等,與此同時...
中國1—2月經濟數據被公布的同日,中共央行宣布於3月27日降低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預計約釋放5,000億(約合750億美元)的長期資金。專業人士認為這樣的「大水漫灌」只能拉動經濟數據,對經濟發展不利。
從去年底至今年1、2月,上海、寧波、廣東等全中國各大港口用於外貿貨運的集裝空箱持續堆積,出口集裝箱的運價指數持續下降,做外貿貨運的生意人也備受打擊。美國一家知名貨運老闆陳梓言(化名)感嘆生意不好做,現在的收入狀況很難講。
大家知道,北京當局宣稱中國經濟正在走向復甦,但是中共央行最近卻突然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那麼,中共央行為何突然降準?中國經濟復甦的勢頭到底如何?又為什麼說,中國的經濟復甦難以持續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中國降準不足以支持經濟復甦 中共央行17日宣布,將在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包括已經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
繼矽谷銀行倒閉案之後,3月15日晚,風暴再次席捲歐美銀行業,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在紐交所開盤後一度暴跌了將近30%,而且帶動了其它銀行股大幅下跌。在市場一片恐慌之中,瑞士信貸在16日宣布,將向瑞士央行瑞士國家銀行(Swiss National Bank)借款大約540億美元以增加流動性,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家獲供資金活水的全球性重...
在當前外貿和房地產市場均陷入困境的背景下,中共政府把增加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作為刺激經濟的解決方案。但分析人士認為,新基建不但技術壁壘多,還存在市場風險和環保風險。中共當局一哄而上搞「運動式增長」,或將造成新的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 中共釋放新基建投資信號 3月10日,中共人大會議推出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中共國家數據局將正式組建。方案聲稱...
自今年1月底公布上年財報預告之後,中國新能源車銷量第一的比亞迪公司的股價就開始持續下跌。截至3月13日,比亞迪在深交所、港交所和美股OTC場外交易市場的股價,從2月初高點以來分別下跌21%、24%和25.5%。 2022年,比亞迪共售出超過186萬輛新能源車,比2021年增長兩倍多。今年2月份,比亞迪又售出近19.4萬輛新車,同比增加1倍。然而,比亞迪...
在中共兩會期間,中國民盟(民主同盟)的一份提案顯示,據農業農村部抽樣調查,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村級債務總額已高達9,000億元人民幣(約1293.1億美元)。對於全中國70萬個行政村,村級組織平均負債達130萬(約18.7萬美元)。
今年開始,中共結束了對新能源汽車長達13年的補貼計劃,與此同時,中國車市從新能源汽車開始,也颳起了一片降價狂潮,現在又迅速蔓延到了燃油車,可以看到,目前的中國車市,到處都是火熱的讓利促銷,那麼,這種車市降價潮,能不能刺激到目前中國的疲弱消費呢?沒了補貼政策加持的中國新能源車企,又要如何適應新的市場變化呢?在充分競爭的國際市場上,又要怎麼面對自身的掣肘呢?我們...
從3月8日到12日,不到一週的時間內,三家美國銀行Silvergate Bank、矽谷銀行(SVB)和Signature Bank接連倒閉,引發了市場恐慌情緒和對危機蔓延的擔憂,其中上週五時,矽谷銀行的突然倒閉,更是成為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銀行倒閉事件。 與此同時,美國金融監管機構也在12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了一系列新的舉措,以提振市場信心。那...
由於內需不振、經濟差,中國進口低迷,從台灣、韓國等地的進口大幅降低,近期汽車銷售開啟「自殺式」價格戰,中國經濟未來走向存疑。
中共當局3月5日公布了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為近30年來最低。而中國與美國GDP的比值在2022年下跌近6%,為30多年來少有的下跌,且首次跌幅逾1%。一些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在2025或2030年能夠趕超美國的預測,基本無法實現。 3月5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了任期的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正式公布2023年的GDP...
去年9月,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台Temu在美國正式上線,當時,鋪天蓋地的廣告和不可思議的超低價格,讓市場評論,Temu成為撿便宜貨者的新寵,人們也拿它和亞馬遜、Shein這些知名電商來作比較。 隨後,5個月的時間,Temu的訪問量達到了7,000多萬,2月份時,已有消息說,Temu將上線加拿大站,最近,拼多多又證實,3月13日將會正式進入澳...
3月5日,即將卸任的中共總理李克強做了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GDP增長目標定為「5%左右」,是二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布魯金斯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說,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咆嘯成長的年代結束了。 會前,中共當局已經定調,準備迎接「驚濤駭浪」。那麼,中國經濟到底糟糕到什麼程度?大陸經濟學家尖銳地指出,中國經濟面臨六大「...
近期,大陸、海外網絡熱傳,中國老百姓失業、找不到工作的視頻。這類事件在吸納外來打工人的廣東省尤為突出。網民「東尼多尼」說:「這,還是春天嗎?分明是寒冬。」
從3月1日開始,香港已經啟動向海外旅客派發50萬張機票的活動,以吸引更多旅客到香港觀光消費。而在港府的最新預算案中,也有多項直接針對旅遊業的刺激措施。那麼,港府的大手筆,是否能達到拯救香港旅遊業的預期效果呢?另外,在疫情中遭受重創的香港經濟,如今要著手復甦,卻面臨一個最棘手的情況,又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港府大派紅包 拯救香港旅遊業...
在中國以及全球經濟放緩之際,印度卻脫穎而出,成為了東亞大陸乃至全球經濟舞台上的「明星」,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的財年,印度經濟的增速預計為6.8%,而在上一個財年,增速達到了8.3%。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有分析認為,印度經濟預計今年還將維持高增長。同時,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正在擴大與印度的合作,以對抗中國技術崛起。 那麼,印度為何能成為全...
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國經濟普遍陷入低迷。為了抵禦疫情對美國本土經濟金融的衝擊,美聯儲向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資金,導致通脹高燒不退。 2022年3月,在CPI同比增幅飆到8.5%之際,美聯儲出手啟動加息,隨之,又帶來經濟下行壓力。當時,不少經濟學家預測,2023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接近50%。此後,美國經濟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或是不著陸的討...
近期,在樓市銷售低迷、貸款人提前還貸增加的雙重壓力下,中國部分銀行推出子女作為共同借款人最長可還貸至100歲的「百歲貸」。專家認為,這實質上是「接力貸」,名義上是緩解貸款人月供壓力,但根本上還是因為房價過高,居民難以承擔購房資金的壓力。
大家看到,中國經濟的兩大支柱,最近是垮得很慘,一個是房地產崩盤,一個是外貿出口暴跌。由於出口訂單大減,中國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工廠大量倒閉或是減產,大批找不到工作的農民工,只能被迫返鄉。那麼,中國的出口訂單為何會大幅下降呢?又為什麼有人說,中國農民工返鄉是大凶之兆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江浙滬廣工廠倒閉減產 失業潮洶湧而至 最近,網上流傳的多個影片顯...
中共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31個省級轄區中有11個存在養老金預算赤字,其中黑龍江省赤字最大,占其GDP的-2.4%。中共國營的中國科學院預計,到2035年,養老金體系將用盡資金。
隨著美中關係多年來持續變冷,脫鉤中共已經是大勢所趨,現在,不僅是外企在大撤退,中國的製造商們也在前仆後繼地離開中國,遷入印度、越南等國家,而在這些國家之外,緊臨美國的墨西哥,也在吸引著大量的中國公司前往投資,那麼,墨西哥有哪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呢? 此外,蘋果供應鏈外移中國的動作,目前已經擴散到中國廠商公司,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蘋果痛下決心、重新布局呢?我們...
近年來,在中共的調控和監管下,中國的房地產從「支柱產業」變成了「困難產業」。2月20日,中共證監會宣布,啟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隨即在21日A股開盤後,地產股集體走強。那麼,這個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為何能刺激股市,它到底要起到什麼作用呢? 目前,各地政府刺激房地產業復甦的措施不斷,房企售樓出現了「零首付」,銀行也推出了「百歲貸」,不過這個「百歲貸」...
中共官媒近日再次聲稱要發展民營經濟,但中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在2022年的增幅已萎縮至0.9%,為11年以來最低紀錄。作為2021年中國經濟復甦主要動力之一的民間投資,儘管2022年中共聲稱出台了多項政策支持,但仍嚴重萎縮。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共政府新增發行人民幣28萬億元,創歷史之最。專家表示,去年中國新增貨幣量相當於美國、日本及歐盟加起來的總和,而中國的GDP只有美國的70%左右,這說明貨幣流通速度下降得非常猛烈。
2023年,中共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拚經濟」,可以看到,截至2月12日,中國多地所發布的2023年重大項目投資清單,總投資額已經合計達到21.5萬億元人民幣。而隨著疫情的好轉,很多國際機構也開始調高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那麼中國,還能擔當起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嗎? 我們知道,中共常用的三個政策劇本,就是「拚出口、旺消費、促投資」,那麼,這三駕馬車,又能否...
最近幾年,中共高層連續強調保證糧食安全必須遏制中國耕地轉為非農用途。然而,大紀元記者在梳理中共官方公布的數據時發現,2022年中國農地轉用情況卻在持續擴大。專家分析認為,這一矛盾現象是地方債務危機造成的。
最近,聊天機械人ChatGPT非常熱,它不但可以和人類玩腦筋急轉彎的對話,還成功拿到了Google年薪18萬的工程師offer,甚至它還能寫演講稿,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Isaac Herzog)2月1日一篇演講中的部分內容就是ChatGPT撰寫的。而且,ChatGPT還可以用於翻譯、回覆電郵、數據分析、圖片創作、編程等等,強大的學習能力,讓馬斯克都驚歎說,C...
中國經濟在2022年明顯放緩,經濟增長創下了自1977年以來的第二低。雖然有分析師表示中國經濟會在短期內有所恢復,但是,在中長期內,國際金融機構對中國的經濟前景表示悲觀。
中共央行,最近剛剛發布了1月金融統計和社會融資數據,陸媒紛紛報導說,1月信貸喜迎「開門紅」,但真是如此嗎?我們知道,至少從去年開始,居民融資需求一直持續低迷,居民存款卻在大幅增加,那麼,這和近期令人關注的提前還貸潮,有什麼關係嗎?中國去年和今年新增的居民「超額儲蓄」,又是否能轉化為消費,大幅拉動經濟增長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居民融資持續低...
共有約 3516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國字節跳動公司旗下的短視頻應用程序TikTok的高管在國會作證,試圖澄清TikTok、字節跳動的關係以及消除美國國家安全擔憂。從結果來看,該程序因無法解釋清楚跟中共的關係而遭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