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的形狀也有好幾種。晚蠶結成束腰像葫蘆形的繭,天然露水浴過的蠶結成尖長像榧子形狀的繭,或扁圓像核桃形的繭。還有一種蠶不怕吃沾泥的桑葉,叫「賤蠶」,得絲反而多。
《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種忌
用四條竹木棍作成方架,把蠶紙高掛在通風、避光的房梁上。下面不要放桐油、煙煤燈,冬天不要被雪光照映,否則蠶種就會變成空卵殼。遇到下大雪時,趕快收藏起來。下完雪,繼續懸掛,直到臘月浴種後收藏。
蠶種用浴洗方法處理的,只有嘉興、湖州這兩個地方。湖州多數採用天然露水、石灰浴蠶。嘉興多數採用鹽滷水浴。把每張粘有蠶卵的紙,用鹽倉內流出的滷水二升,摻水倒入盆內,讓紙浮在水面上,石灰浴也仿照這種方法。每逢臘月十二日便開始浸浴,到二十四日結束,浸浴十二天後,撈起蠶紙把水滴乾,再用微火烘乾。然後珍藏在箱盒里,不讓半點風寒、濕氣侵入,直到清明時孵化。
承接蠶卵的材料,可以用紙、布都可以,根據各地的情況而定。嘉興、湖州用厚的桑皮紙,第二年還可以用。一隻蛾產卵二百多粒,這些卵會自然的黏在紙上,粒粒均勻的鋪開,沒有堆積在一起。養蠶的人將蠶卵收藏起來,等到第二年用。
衣服的原料都是大自然所提供的。有屬於植物一類的:棉、大麻、苘麻和葛;有屬於禽獸與昆蟲類的:皮、毛、絲、棉。這兩類各佔一半,足夠用來做衣服。
豆的種類與稻米和黏米一樣的多。播種、收穫的時間,在一年之內接連不斷。豆類被人們視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
芝麻收穫後用來榨油,每石可以榨出四十多斤油,而油渣可以用來做肥料。如遇到收成不好的年頭,油渣也可以用來做食物。
黏米和小米是同類的,高粱和穀子也是同類的。黏米有黏的、不黏的,黏的可以用來釀酒。小米都是不黏的。黏的黏米和黏的穀子都稱為秫,除這兩種外,其他的不可稱秫。
荊州即湖北江陵,揚州即江蘇揚州以南的地區,就怕遇到梅雨季節。如果在成熟期,只需要有兩個晴天,就會大豐收,麥粒滿倉,吃都吃不完。揚州諺語說:「寸麥不怕尺水。」是指麥子生長初期不怕水淹過頂。諺語:「尺麥只怕寸水。」是指成熟期的麥子,遇到一寸深的水,就會將麥根泡軟,麥稈倒在田裡,沾上泥巴,那麼麥粒就都爛到地裡了。
撒完麥種,用驢拉兩個小石磙,把麥種壓入土裡。必須要壓得緊,麥種才可以成活。南方與北方不同,南方麥田需要多次耕、耙後,再用草木灰拌種,用手播種,然後用腳把土壓緊。
《天工開物》乃粒第一卷‧麥
麥有許多種,主要品種是小麥。大麥也叫牟或廣,雜麥也叫雀麥和蕎麥的。這些麥都是同一時間播種,它們的花形狀相似,又都可以磨成麵粉食用,所以都稱為麥。
《天工開物》乃粒第一卷‧水利
水稻比其它的穀物更需要防旱。稻田裡的土分為沙土、泥土、瘦土、肥土,各個地方的土質不一樣。有的三天不灌溉地就乾的,也有半個月不灌溉地才乾。天不下雨,就要人來引水灌溉。
《天工開物》乃粒第一卷‧稻災
早稻稻種在初秋收藏時,如果正午在烈日高溫下曬,稻穀內含有火氣,收入倉庫後又急忙關閉,則穀種黏帶著熱氣,勤勞的農家經常受此災害。明年播種後田裡有糞肥使土的溫度上升,又會有東南風帶來的暖熱,會使稻子發燒,苗穗受到損壞,這是第一個災害。
《天工開物》乃粒第一卷‧稻工
稻田收割後如果不再種植,就應當在當年秋天耕墾土地,使舊稻茬爛在土裡。可相當糞肥一倍的肥力。 如果秋天乾旱無水,或農民拖到明第二年春季才耕地,收穫就會減少。如果撒枯餅或澆糞水在田裡施肥,就怕連雨天的到來,雨水會把肥質沖走。要密切注意天氣情況,這就要靠老農的心計了。稻田收割後如果不再種植,就應當在當年秋天耕墾土地,使舊稻茬爛在土裡。可相當糞肥一倍的肥力。 如果秋天乾旱無水,或農民拖到明第二年春季才耕地,收穫就會減少。如果撒枯餅或澆糞水在田裡施肥,就怕連雨天的到來,雨水會把肥質沖走。要密切注意天氣情況,這就要靠老農的心計了。
《天工開物》乃粒第一卷‧稻宜
稻田施肥除了人畜的排泄物之外,還可以用「枯餅」。「枯餅」指的是榨過油剩下的殘渣。芝麻、蘿蔔子的枯餅最好,油菜子餅次之,油桐枯餅則差一些。而樟樹子、烏桕樹子和棉子餅則為下等。另外,草皮、樹葉也可以當肥料。有些農家會磨綠豆粉,將磨出來的豆汁澆在根部上,以利生長。
《天工開物》乃粒第一卷‧稻
浸稻種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春社日),稱為「社種」;最晚是在清明之後。 播種時,先用稻、麥稈包住種子在水裡浸幾天。待生芽後撒播在田裡.長到一寸左右高時叫作「秧」。
《天工開物》乃粒第一卷‧總名
穀本身不代表任何一種特定的糧食,百穀是穀物的總稱。五穀是指芝麻、豆類、麥類、粟米(小米)、黃黏米,當時稻米沒有包含在裡面,是因為以前的聖賢多來自北方,而稻生長在南方,所以在聖賢們的著作中,稻米不包括在五穀中。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
    共有約 13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