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百年紀念
對共產黨的「反右」鬥爭,我從心底裡憎惡,憎惡那種對人的尊嚴野蠻的踐踏、那種對人性對人的生命殘酷的毀滅。「反右」的時侯我還沒有上學,對這個運動缺少親身的經歷和直接...
《大江報》事件是武昌起義的導火線之一,另外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導火線,即「名冊事件」。武昌起義爆發時,章太炎正在東京講學,聽到起義的消息,立即回到上海。章太炎從來視中共為中華之異類、敗國害民之徒,因而,當年曾經發表公函反對「國共合作」。章太炎曾手挽一聯,表達了對孫中山先生的敬重之情:「洪以甲子滅,公以乙丑殂,六十年間成敗異;生襲中山稱,死伴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
波瀾壯闊的辛亥革命翻開了中國現代史新的一頁,又富於傳統精神,這是一場中國人的民主憲政運動,鋪天蓋地而來,具有恢弘、廣闊的氣度。這場革命運動有社會各階層民眾的廣泛參加,當然少不了傳統中國社會的支柱:士君子。章太炎、黃侃、熊十力等三位著名的國學家,可說是憂國憂民君子典型,三人又都曾經親身參加辛亥革命,堪稱為革命家。
共產黨至今堅持一黨專政、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階級鬥爭,不鬆口也不鬆手。 跟共產黨協商憲政,無非自欺欺人。迄今為止的中國當代史表明,共產黨體制不可能自身改革,只能以外部革命取代。
澳洲昆士蘭省僑界於1月1日(星期日)清晨6:30分,在臺灣中心前廣場舉行中華民國101年元旦升旗典禮。四百多位鄉親及各界人士熱烈出席了此充滿意義的慶典。
100年前的今天(12月2日),浙、滬聯軍經過數日苦戰,終於攻克清軍在江南的最後據點金陵(南京),為鞏固辛亥革命形勢,創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打下了可靠的基礎。在緬懷辛亥先烈光輝業績的時候,海外華人的貢獻尤其值得一提,不妨借用孫中山先生「華僑乃革命之母」這一名言為本文命題。
2011年11月12日﹐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45周年日之際﹐紐約中華公所在華埠哥倫布公園舉行隆重的孫中山銅像揭幕和獻花儀式。中華民國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高振群﹐州參議員史葛靜﹐市議員陳倩雯﹐全美中華公所總會館總顧問伍煥鵬﹐五分局局長鄧寧 (Capt. Gerard Dowling)及中華公所屬下七大僑團僑領共同參加典禮。
著名旅美作家、歷史學家辛灝年應溫哥華僑界的邀請,10月29日在溫哥華作了題為《祖國在危險中》的演講。今次是辛灝年迎接辛亥百年的系列演講之二,探討「中國分裂的危險」。此前,他在亞特蘭大演講與當地僑界探討了「民族主義的使命」。
一年以前,共產黨就在準備借用辛亥革命這個事情向台灣進行統戰。他們用台灣一些學者,跟他們合搞所謂辛亥革命史,事實上是以他們的為基調。在共產黨看來,辛亥革命就是一個最早的所謂資產階級的革命,只是為共產黨的革命開個路,沒有其它重大的意義。
1908年,3歲的溥儀登基,滿朝文武百官跪拜叩首。3年後,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1966年,經過監獄改造變為一介草民的溥儀,路過天安門廣場,看見紅衛兵們高舉毛像,大跳忠字舞、押著「牛鬼蛇神」遊街批鬥,高喊毛萬歲的口號……這位昔日末代皇帝瞠目結舌,膽戰心驚。歷史恍若一個輪迴——改了朝代,卻又出了另一個「萬歲」。
辛亥百年之際,大陸掀起的孫中山熱持續升溫。繼湖北省仙桃市六位八十高齡的老人倡議將天安門城樓的毛澤東像取下,換上孫中山的頭像後,10月15日再有雲南昭通一批老幹部公開發聲支持倡議,再呼籲中南海撤換毛像。右派老人鐵流認為這個倡議順天意合民心、皆大歡喜。
為慶祝中華民國百歲,10月8日上午,休斯頓各僑社民眾一同參加國慶遊行慶祝活動。隨後,在僑教中心舉行升旗典禮及遊園會。這次參與遊行、升旗典禮及園遊會的社團、商家超過百個,參與活動人數更將近千人。
剛才紐約王先生談到了一個問題,我覺得很有意思,他談到了中國大陸很多人都知道三民主義或者是民主自由,確實這個跟清末的時候是不是一樣,清末的時候不管是立憲派還是革命派,都在辛亥革命之前進行了大量的啟蒙工作。只有當大家都認可共和的情況下,辛亥革命這一槍才有可能引起這麼多省份的響應。
近世以降,建立一個以公民生活為核心的民族國家,一直還是中國人的未竟事業。這一持續的過程,終將會有一個結果。
陳破空:孫中山在回國之後,他對南北和談從中作粳,不願意承認南北和談的結果。結果南方代表伍廷方憤然辭職,而北方袁世凱召回 和談的唐紹儀,南北和談出現了破局。
一百年前的10月10日,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這場革命最終推翻了滿清統治,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一百年以後的今天,由辛亥革命以後建立起來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實行了民主;而中共統治的大陸,卻仍在實施比滿清還要更嚴厲的專制獨裁。而中共在這次紀念百年辛亥的活動當中,卻聲稱它是孫中山的最忠實的「繼承者」。
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孫中山先生於1905年在日本東京創建了中國同盟會(即國民黨的前身),以三民主義為革命綱領,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現代正規革命政黨,中國民主革命開始趨向高潮。
1911年的辛亥革命終結了中國延續千年的帝制,開啟了一個希望與危機並存的新時代。此後數年間,美國《紐約時報》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角度,對民國初年的中國進行了全方位報導。《共和十年——民初觀察記》一書收錄了《紐約時報》從1911年10月至1921年12月間200多篇對華報導。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風雲變幻的中國結束千年帝制後正在成為另一個強大的美國。
回顧百年,辛亥革命「打響亞洲民主第一槍」的說法已經徹底淪為苦澀的笑柄。槍響了,子彈也飛了,而且「無量頭顱無量血」,結果只是「可憐購得假共和 」。從後覺者看來,辛亥所引發的一系列奪權遊戲,並沒有在中國大陸實現憲政這一最重要目標,所有的鮮血都蒸發成了空氣,歷史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的建國百年國慶文告,目前正在大陸微博上流傳,並引起大陸民眾熱議,其中有關台灣民主和大陸人權發展的表述被貼上微博,網友表示羨慕臺灣的民主,並期待大陸的改變。
100年前,武昌一次偶然事件造成的兵變迅速引發連鎖反應,並最終導致了清帝國的垮臺。儘管那個年代信息交通還很不便捷,但是遙遠東方的風雲變幻也驚動了歐洲,德國之聲在陳舊的媒體檔案中,搜尋到當年德語媒體對辛亥革命進行的相關報導。
10月10日,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上海、南京一些維權人士懷著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及對民主、自由的嚮往,在南京中山陵舉行慶祝活動並拍照留念。
雙十,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8月19日,武昌城的一聲槍響,拉開了中國千年君主帝制摧枯拉朽般傾覆的序幕。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2月12日,清廷頒布《遜位詔書》,至此,統治了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壽終正寢,並被中華民國取代與繼承,中國兩千年來的帝制也宣告走進歷史。
駐布里斯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於10月10日(週一)晚間在澳洲布里斯本Stamford Plaza Hotel舉行慶祝中華民國(臺灣)建國一百年國慶酒會,各界出席賓客約300人。
(大紀元記者李欣然澳洲墨爾本採訪報導)1911年10月10日,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亞洲最早的共和國——中華民國,在1947年頒布了「憲法」, 確立了「民有、民治、民享」的基本原則。民國政府於1949年遷至台灣后,締造了島內的「經濟奇迹」, 1996年,迎來了中華民國的第一任直選總統。其自由民主的社會發展一直為西方正義人士推崇和支持,因此百年發展歷...
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當天,上海訪民在上海、武漢,南京,北京等地紀念,並在接受上海東方衛視等媒體採訪時表示推崇嚮往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而當今中國社會與三民主義主張的「民主、民權、民生」背道而馳。
10月10日下午五點,塞班島部份民眾於海濱路舉行集會慶祝辛亥革命100週年。中國家庭教會基督徒、中國民主團結聯盟負責人張世剛主持了集會,他首先向所有參加集會的人士表示了敬意,並講述了辛亥革命勝利和中華民國對於中國人之偉大意義。
今年的10月10號是中國推翻滿清的辛亥革命的100週年。10月9日,中共高層高調紀念辛亥革命百年,中共官媒與各大門戶網站對此大肆宣揚。而辛亥革命名人宋教仁仍是敏感人物,黃興後人慨嘆紀念活動遭阻撓。
辛亥革命100週年紀念日,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在慶祝。海峽兩岸的政府千差萬別,但是在一件事情上卻是一致的,就是都紀念辛亥革命,而且都宣稱自己是繼承了孫中山的事業。因為國共兩黨他們在內戰當中是死對頭,以後又以台灣海峽為界,處於敵對狀態。這個敵對狀態到今天都沒有消除,中共方面仍然有上千顆導彈對準台灣。一邊的中華民國已經實施了民主政體,大陸仍然是中共的一黨獨裁。所以就...
辛亥革命百週年,中共也舉行高規格「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紀念大會」,九名政治局常委悉數出席。有香港媒體在10日和12日連續發表文章譏諷中共其實是為自己的統治尋找合法性。
共有約 13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在即將到來的「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週末,預計將有數百萬美國人出行,為美國繁忙的夏季旅遊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