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平時做一些運動或者工作時,會不小心傷到肩膀,出現肩部痠痛的症狀,可能會讓人感到喪氣。這裡講的不是要大家放棄游泳、打網球,或者是粉刷家裡牆壁,而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同時,我們可以加強肩部訓練,以維持臂膀的健康。本文介紹緩解肩部不適的運動方案,每天只要做一套簡單的肩部訓練,就能獲得很大的回饋。
人們大都知道姿勢不良會導致背痛,同時對肩膀的健康也會有不良的影響,像是圓肩、頸部如烏龜般前傾,對身體就會有很大的負面作用。經常游自由式的人,又不做拮抗肌群訓練與伸展胸肌的人,就容易出現這兩種姿勢。胸部靈活度不夠,會連帶影響肩部。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已經了解,如果身體有地方發生錯位、過度使用或是受傷的情況,便會沿著動力鏈(kinetic chain)影響身體其他地...
編者按:你是不是也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人明明不舒服,卻檢查不出有什麼病,醫生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於是給這類狀態起了一些新名稱,比如:亞健康。 因為用現代醫學檢測它們不是「病」,所以也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這些現代「病」到底是如何出現的,能治好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 現代醫學依賴檢驗數據的弊端 現代醫學有一個盲點,那就是無論任何疾病,一切都...
不孕求診的案例中,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十分常見,尤其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中月經異常的症狀,對於剛開始想要嘗試自然受孕,需要透過量測基礎體溫與排卵試紙安排同房的人來說,非常不便。因為不易排卵,所以很難抓準行房的時機,但這類型也因為月經週期不正常,容易在初期察覺到徵兆,透過檢查發現。
一般人以為中醫具有藥性的食材多是藥草類,其實不但許多中藥材本身就可以入菜,而且在我們每個人的廚房之中,有很多食材也都具備防病治病的功效。食物就是最好的藥,但該怎麼吃,怎麼用?知名中醫院院長、同時是兩個小孩的媽媽,因為經常下廚自製菜餚和點心給家人食用,李思儀中醫師將這些具有藥性的食物整理出來,同時針對現代文明生活病症(例如憂鬱症、3C產品使用過度的眼睛過勞)、...
編者按:史上第一位不開腹切除大腸息肉先鋒,受到美日名人、政治家和企業家寄予絕對信賴的「傳說中的外科醫師」,他所自創的「新谷飲食健康法」,暢銷近20年,深受世人推崇。新谷醫師根據長年在臨床現場的所見所聞,整理出一套真正有效的「不生病生活」,有些與一般大眾已知的「飲食常識」或「健康法常識」背道而馳,但都是經過他本人親身驗證,且有不少病人實踐有效,能使眾人獲得長壽...
編者按:焦慮的感覺並不舒服,但其實正是它幫助你保持警覺、專注,以排除困難、規劃未來,甚至在各種生死瞬間無數次救下你的命!如果你想要善用焦慮的好處,而不是被焦慮綁架,就需要徹底認識大腦產生焦慮的皮質途徑和杏仁核途徑。
氧氣(O2)會與血紅素上面的鐵原子結合,血紅素由四個蛋白質構成,由於它們的相互合作,所以氧氣與血紅素結合有加乘效果。要嘛,四個氧分子一起上,否則就一起下。這大大提高了氧氣與血紅素的結合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紅血球的送氧能力。這些知識在生物學中都教過,但是二氧化碳是如何回收的?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有些人肌肉愈練愈大塊,但並不會因此更健康。國外跑百米的運動選手都很壯,但是很多四、五十歲就過世了。所以西方運動的整個邏輯是有問題的。肌肉過分發達,會造成心肺過度負擔,又怎會健康?站在治病的立場,心與肺是一體的兩面,肺不好,心一定不好。心臟被肺四周包圍著,猶如心臟的避震器,它不只是在交換氧氣,也在以避震功能保護你的心臟。所以第一要保護肺臟,然後不要讓經絡堵塞...
方便又美味的麵包是不少民眾早餐的首選之一。但看似容易消化的麵包卻暗藏不少影響健康的因素。日本胃腸專家以自身經驗指出,麵包其實對腸胃相當不好,每天早餐吃可能引起身體不適。 主要從事胃腸道和肝膽胰道惡性疾病手術的日本胃腸病學專家福島正嗣(FukushimaMasatsugu)博士曾在著書《早餐不要吃麵包》一書中指出,看似容易消化的麵包其實對腸胃來說消化卻很...
銀髮族莫不極力避免三高,以免慢性疾病纏身,然而,有些老人過度力行三低飲食,反而引起健康問題。三低飲食究竟該怎麼吃?專家獻策教你兼顧美味與健康。
想要防病抗老,養好肌力很重要。如何吃對蛋白質以獲取肌肉合成的最大效益,不少人有錯誤認知。針對6個常見的飲食誤區,專家提出相應建議,助你養肌強身。誤區一:若要減肥、降三高,必須少吃肉。誤區二:素食者多吃豆類,就不會缺乏蛋白質。誤區四:若要增肌,蛋白質吃越多越好。有些人認為,為了延緩肌肉退化速度,蛋白質吃得越多越好
在烹調食物時,我們都會添加一些香辛料。香辛料不僅能開胃並增添食物風味,且有很高的保健價值。但要留心的是,香辛料也是有保存期限的,若保存方式不對或過期,會大失其營養功效,甚至變質。
炎炎夏日,剩菜該如何保存才能不流失食物的美味與營養,更重要的是,不會讓食物腐敗?許多民眾覺得只要往冰箱一放,就可避免食物變質,其實不然,要注意的細節還有很多。蔬菜、米飯、海鮮⋯不同剩食能保存多久?剩菜要保持新鮮,溫度的控制是一大關鍵。 餐後未吃完的食物應盡快放入冷藏室內。溫度較高的剩菜,最好裝在較淺的保鮮盒裡
糖分對人體的危害眾所皆知,不僅會造成肥胖及糖尿病,與癌症等疾病也有很大的關連。然而現代人工作忙碌,外食機會多,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糖分。生活中有不少隱藏的糖分危機,許多看似健康的食品,卻是高糖飲食。
免疫力就像是身體的防護罩,免疫力低就會增加很多感染各種疾病的機會。當免疫力減弱時,人體就會很容易受到諸如感冒、流感或其他流行疾病的攻擊。尤其現今中共病毒在全球肆瘧,雖然目前在一些國家已有趨緩,但仍不該掉以輕心,注重防疫與提升免疫力依然是目前重要的課題。
發生骨折,想在短期內癒合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有些人骨折復原比其他骨科傷患費時更久、速度更慢。西醫師解析影響骨骼修復的不利因素,並談相應的治療對策。
茶在世界各地都是受歡迎的飲品。市面上茶飲的種類之多,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而無論是冬季或夏季,茶飲均占有廣大的市場,這也顯示了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茶葉含有蛋白質、十多種維生素、茶多酚與多醣體等健康成分,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
過得開心不開心可能與腸道健康有關聯。情緒好壞會影響腸胃功能,而人們總是把悶悶不樂的情緒歸因於外界的影響,如沉重的壓力、霸道的上司、找碴的惡鄰或難相處的同事……。令人想不到的是:腸道菌相也可能左右個人心情。
飲食是人體賴以生存的條件,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而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飲食的種類也不斷增加。面對玲瑯滿目的食品選擇,如何吃得健康也成了現代人至關重要的課題。所謂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那麼,究竟要如何選擇對自己真正有益的飲食呢?
益生菌有助於維護腸道健康。有流傳說,長期吃益生菌相關製品,腸道會產生依賴症;也就是說,一旦停止進食,腸道內的菌叢就無法維持平衡,腸道老毛病還會再犯。這種說法是真?是假?家醫科林旭華醫師提出正解。
由於現代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的生活型態,許多人都有大便不順的問題,不少人靠吃瀉藥或酵素以解燃眉之急。 瀉藥或酵素真的很管用嗎?適合長期服用嗎?中醫如何幫助病人「正腸」排便? 酵素助通便? 當心誘發腸道耐受性
回顧過往的工作、婚姻生活後,突然對下個階段的人生感到疑惑,彷彿失去人生方向;有的人因此厭倦現況,醞釀著一種非「變」不可的情緒,想尋求新的刺激化解危機感。
人一生幾乎三分之一在睡夢中度過,睡得好身體才能充分獲得休息,但這卻是許多人的遙不可及的夢想,因為失眠已經是許多現代人共同困擾。晚上無法入睡或夜半醒來卻無法再睡著,隔天睡眠惺忪,注意力、記憶力和工作效率都變得低落。
「大便若不順,人生是黑白的!」這是不少便祕族的心聲。便祕本來好發於老人和孕婦,而今有便祕困擾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些人的生活究竟出了哪些問題?如何解除這個「心腹大患」,還給自己一身輕?
對上班族而言,「滿庫黃金」令人羨慕,但「滿腹黃金,有便難排」可真是讓人「有苦難言」!對此,西醫師解析造成便祕的背後「黑手」,並提出相應的策略。
「吃了不少蔬果,為何還有嚴重的便秘問題?」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現代人對飲食與便秘關聯的認識多半是一知半解,家醫科醫師林旭華逐一破解常見的6大迷思。 迷思一、沒有每天排便就是便秘 有人說,沒有每天排便就是便秘。有人則認為,即使有便意,但需要用力解便也算便秘。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有便秘問題?
發現牙縫中有東西卡住時,人們第一時間會用什麼來清除食物殘渣呢?根據美國代表Waterpik進行的一項研究,很多人會使用「不尋常的物品」來去除卡在牙齒之間的食物,包括指甲(61%)⋯⋯
香辛料對人類的生活一直影響非常大,不僅在飲食烹調的使用上,甚至是醫療用途上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多數人知道要使用香辛料來提升菜餚風味,事實上,香辛料用途甚廣,且對健康助益良多,能讓人在品嚐美食之際也吃入健康,實為不可忽視的一大食材。
主流醫學面臨治癌困境之際,病患未經充分治療卻奇蹟康復,激發專家探究人體療癒密碼,因而鑽研出「免疫療法」,企圖制定活化免疫系統的標準化方法,藉由自癒力摧毀癌細胞,它掀起了熱門話題,也令人讚嘆療癒系統之精密。
共有約 18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25年前的1999年4月25日,北京發生了上萬名法輪功學員到中南海和平上訪事件。這一場和平請願,像黑夜中突然亮起的燈塔,讓世界感到驚奇,讓中國人看到希望、感到振奮,也讓一小撮醜陋的人怒火中燒——因為他們無處遮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