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港澳新聞排行
位於柴灣的綠置居計劃屋苑「蝶翠苑」於去年(2022年)7月起入伙,至今未夠一年。近日有屋苑住戶直指房署及管理公司,在未經大部份業主同意和投票下,倉卒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發起連日抗議。約200名居民25日晚間出席業主大會進行投票,結果以大比數否決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都會駅業主委員會」26日舉行遊行,由調景嶺體育館外南面公園出發,遊行至將軍澳南梯台,反對將軍澳區內填海及興建厭惡設施。遊行雖獲發不反對通知書,但警方施加嚴厲限制,包括參加者須掛上號碼牌,大批警員沿路巡邏及戒備。主辦方在遊行接受後表示,大約80人參與的遊行。
有將軍澳居民前日發起遊行,反對將軍澳區內填海及興建厭惡設施。警方對遊行施加嚴厲限制,包括所有參加者要掛牌、遊行隊伍要在圍帶範圍內等。遊行申請人之一、將軍澳民生關注組召集人陳展浚昨早在一個商台節目批評有關限制不合理,形容具侮辱性,如「猶太人戴臂章」。他坦言自己無法接受,但今次遊行一來是希望反映居民意見,二來是展示警方限制...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指,9名來自大灣區的醫生及70名護士,會在下月來港於公立醫院工作。
台灣聯華電子創辦人曹興誠為前港督彭定康於台灣出版的新書《香港日記》作序時,形容中共對香港的統治「是21世紀讓人難以置信的悲劇」,希望悲劇不會在台灣上演。
近日多間媒體報導土瓜灣及紅磡重現大量「低質平價大陸旅行團」,對區內居民產生嚴重影響。旅遊發展局總幹事程鼎一日前形容相關旅行團影響旅客體驗和擾民,引起居民與遊客之間的矛盾,政府正構思應對辦法。另外,他透露旅行社、導遊和司機等職位的空缺率高達三分之一以上。
銅鑼灣崇光百貨外大型LED顯示屏最近展出意大利藝術機構「Art Innovation Gallery」的作品,其中一幅《No Rioters》(沒有暴徒)動畫作品被指隱藏著2019年反送中運動被定罪抗爭者資料。創作人Patrick Amadon昨日在社交平台發文稱, 被香港政府要求將作品下架。
「深水埗N無人士房屋關注組」26日於深水埗區遊行,要求政府集中興建傳統公屋單位,加快上樓進度。他們認為政府的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對N無人士等基層而言並無改善作用;又要求當局把逾700個大坑西邨空置單位,變作過渡性房屋單位出租,長遠應收回用地興建公屋。
西九龍裁判法院外牆的一塊玻璃上月突然出現裂紋,警方初步調查後懷疑有人在法院對出行車天橋作出射擊。有關天橋23日進行工程,有工人在欄杆處加裝鐵絲防護網。
政府前日公布三隧分流方案,分「兩步走」。8月2日起先實施「633固定收費方案」,其後會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方案。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昨早表示,先實施固定收費方案是考慮到新營辦商和西隧將採用「易通行」,需時適應。
一名入境事務主任被指於2021年,使用「安心出行」截圖進入灣仔入境事務大樓,被控「侵入公共機關管轄或管理的物業單位」罪。案件23日於東區裁判法院裁定罪名不成立,被告當庭釋放。裁判官何慧嫻指,當日大樓門外張貼的樓層二維碼不包括地下及被告辦公室樓層,被告是否使用截圖並非重點,而是有否按規定掃碼。
「國際都會高爾夫球錦標賽」26日舉行最後一天賽事,22歲的香港球手許龍一贏得冠軍,成為首位奪得亞洲巡迴賽分站冠軍的香港球手,獲得18萬美元(約141萬港元)獎金。今年7月,他將到英國參加高爾夫球公開賽。
香港記者協會27日發聲明,指上週收到不同新聞機構及記者反映,有多名記者遭不明男子跟蹤或監控的報告,對此表示強烈譴責。聲明提到上週二《立場新聞》案審訊完結後,有兩名男子曾於區域法院記者室外徘徊,並曾向法庭保安出示證件。有新聞工作者指,基於有關男子的衣著及行為,懷疑他們是便衣執法人員。
香港已全面撤銷口罩令,進入復常階段。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今日(27日)出席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疫情或在今年6、7月或會輕微反彈,不過他認為本港混合免疫屏障已非常高,夏季病毒活躍度亦相對低。
教育大學23日公布有關人工智能(AI)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和前線教學人員善用科技提升學習效能,將會容許學生在課堂上使用AI輔助工具,但必須要在提交的課業中交代清楚。校方表示,不會禁用ChatGPT,認為應該引導學生善用和認識新科技,提升競爭力。
政府月初建議修例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日前受訪時表示,部份護士毋須直接接觸病人,即使不精通中文者亦可。他昨日再表示,語言是技能一部份,是否需要這個技能,應交由聘任機構決定。
2020年初本港曾出現「口罩荒」,其間政府從全球各地搜購口罩,其中有約269萬個口罩不符醫療規格,細菌過濾效率(BFE)低於95%。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上週五(24日)透過律政司入稟高等法院,向口罩供應商追討1,650萬款項及利息。
當局透露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1995年成立以來,至今發放共超過6億元協助失聰工友,上年度共發放約5,500萬元補償。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向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交代《商品說明條例》過去10年的數據,截至上月底海關共接獲7.2萬宗投訴,當中最多涉及虛假商品說明,有逾5.2萬宗,其次是不當接受付款,佔大約1.2萬宗。
天文台台長陳栢緯23日回顧2022年天氣狀況,指去年為1884年有紀錄以來,第六溫暖的年份,全年錄得15天溫度達攝氏35度或以上的日子,天文台決定加強服務,當預測將錄得35度或以上高溫,會發出「極端酷熱天氣」的特別提示。
2023年中學文憑試(DSE)筆試將於下月21日開考。雖然政府已經取消社交距離措施,但考評局仍然就文憑試採取防疫措施,不過考生如果確診,仍然可選擇應考。考評局表示確診的考生,將不獲准進入一般/特別試場,但可選擇於考評局「指定試場」,即新蒲崗文理書院(九龍)前校舍應考筆試。
開關後大批大陸旅客重臨香港,紅磡及土瓜灣等「旅遊熱點」再次被迫爆,近日網上更有流傳相片,有大陸旅行團在街頭「立食」兩餸飯、甚至食杯麵。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如旅客集中在某些地方,會對居民帶來不便,正研究方法減少旅行團對區內民生的影響。
禁毒常務委員會(禁常會)27日公布2022年與毒品相關的統計數字。檔案顯示,2022年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及全年涉及毒品罪行的被捕人數,均較2021年有所下降。21歲以下青少年最常吸食的毒品則仍然是大麻、可卡因和氯胺酮(俗稱「K仔」)。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北京市衛健委主任于魯明落馬同期,首都兒科研究所所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原院長魏永祥被查。魏永祥曾多次被實名舉報,但獲于魯明包庇。北京安貞醫院涉嫌活摘器官罪行遭追查國際多次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