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粒  相關話題:天工開物宋應星李淑芬 約 33 條記錄
  • 栽種甘蔗必須用夾沙土,靠近江河邊的土地最好。試驗土質時,掘一尺五寸左右的坑.將其中沙土入口中嘗味,味苦者不可栽蔗。但靠近深山河流上游的河...
  • 宋子說,天上的雲霞五顏六色,地上的花葉千姿百態。大自然呈現如此色彩繽紛的景象,古代的聖人便跟著學習,用染料把衣服染成青、黃、赤、白、黑等...
  • 凡綿羊有二種。一曰蓑衣羊。剪其毳為氈、為絨片,帽襪遍天下,胥此出焉。古者西域羊未入中國,作褐為賤者服,亦以其毛為之。褐有粗而無精,今日粗...
  • 羊皮衣中,老羊皮價廉,而羊羔皮昂貴(羔讀高.小羊)。懷在腹中的羊羔叫胞羔,剛長毛, 剛出生的叫乳羔,皮上的毛像耳環鉤,彎彎曲曲的。長三...
  • 苧麻剝皮後,最好在陽光下晒乾,否則見水就爛。將麻皮撕破時,要用水浸泡,但是只能浸泡二十刻(五小時),浸久時不撕皮也要爛。苧麻本是淡黃色的...
  • 以棉衣、棉被禦寒的,百人之中只有一人在其中裝入絲綿,其餘都用棉花。古時的「縕袍」(縕讀運,新棉混合舊絮)今俗稱為「胖襖」(棉襖)。棉花彈...
  • 用棉衣禦寒,不分貴賤。棉花在古書叫枲麻(之大麻的雄株,不是棉花),各地都有種植。有木棉(木棉科樹棉)、草棉(錦葵科棉屬草本)兩種,花有白...
  • 倭緞製法起源於日本,福建漳州、泉州沿海地區曾加以仿製。其絲的原料來自四川,由商人萬里販來,換易胡椒而回。其織法也是從日本傳來,先將絲料染...
  • 供皇帝穿著的龍袍,我朝(明朝)的織造局設在蘇州和杭州。生產龍袍的織機的花樓高達一丈五尺,由兩名技術能手拿着設計好的花樣提花,每織過幾寸以...
  • 絲織品織成以後還是生絲,要經過煮練之後,才能成為熟絲。煮練的時候,用稻稈灰加水一起煮,並用豬胰脂浸泡一晚,再放進水中洗濯,這樣絲色就能很...
  • 羅之類的絲織物有中空的小孔用來透風取涼,它織造的關鍵在於用線繩作成的軟綜(絞綜)。用兩扇袞頭打綜,一個是軟綜,一個是硬綜。織過五梭、三梭...
  • 將蠶絲穿過綜再穿過織筘,需要四個人前後排列坐著操作。掌握穿筘的人手握筘鉤先穿過筘齒中,等對面的人把絲遞過來準備接絲。等絲經過筘後,就用兩...
  • 凡是能結織花的紋樣的工匠,心思最為精細巧妙。無論畫師先將什麼樣的圖案在紙上畫出,結織花的紋樣的工匠都能用絲線按照畫樣仔細量度,精確細微地...
  • 織紗羅用的疊助木,比織綾絹的最好輕十幾斤。織素羅不起花紋,要在軟紗、綾絹上織出波浪、梅花等小花,比織素羅只多加兩扇綜框,一個人踏織即可...
  • 織「杭西」、「羅地」等絹,輕素等綢,以及銀條、巾帽等紗,不必用提花機,只需用小機。織匠用一塊熟皮作靠背,他的力全在腰和臀部,所以叫腰機...
  • 織紗羅的筘以八百個齒為標準。織綾絹的筘以一千二百齒為標準。每個筘齒中穿入已上漿的經線,把四根合為兩根。羅紗的經絲共三千二百根,綾綢的經絲...
  • 絲織物不論是厚的綾或薄的羅,紡織時都要另行織邊。其兩個邊各牽經線二十多根,邊經線必須過漿,用筘推移梳乾。綾羅必須三十丈或五、六十丈穿一次...
  • 漿絲用的糊是以麵筋裡面的小粉(澱粉)為原料。織紗、羅必須要漿絲,織綾、綢可以漿也可以不漿絲。用染過的絲織紗,因為絲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本性...
  • 當絲線繞在篗(繞絲棒)上以後,便可以牽經準備開始紡織。在一根直竹竿上穿上三十多個小眼,眼內穿上竹圈,稱為溜眼。將這跟竹竿橫架在木柱子上...
  • 絲在篗上繞好以後,就可以作經緯線了。經線用的絲較少,而緯線用的絲較多。每十兩絲,經線用四兩,緯線用六兩,這是大致的情況。供卷緯線用的篗(...
  • 豆的種類與稻米和黏米一樣的多。播種、收穫的時間,在一年之內接連不斷。豆類被人們視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
  • 芝麻收穫後用來榨油,每石可以榨出四十多斤油,而油渣可以用來做肥料。如遇到收成不好的年頭,油渣也可以用來做食物。
  • 黏米和小米是同類的,高粱和穀子也是同類的。黏米有黏的、不黏的,黏的可以用來釀酒。小米都是不黏的。黏的黏米和黏的穀子都稱為秫,除這兩種外...
  • 荊州即湖北江陵,揚州即江蘇揚州以南的地區,就怕遇到梅雨季節。如果在成熟期,只需要有兩個晴天,就會大豐收,麥粒滿倉,吃都吃不完。揚州諺語說...
  • 麥有許多種,主要品種是小麥。大麥也叫牟或廣,雜麥也叫雀麥和蕎麥的。這些麥都是同一時間播種,它們的花形狀相似,又都可以磨成麵粉食用,所以都...
  • 水稻比其它的穀物更需要防旱。稻田裡的土分為沙土、泥土、瘦土、肥土,各個地方的土質不一樣。有的三天不灌溉地就乾的,也有半個月不灌溉地才乾...
  • 早稻稻種在初秋收藏時,如果正午在烈日高溫下曬,稻穀內含有火氣,收入倉庫後又急忙關閉,則穀種黏帶著熱氣,勤勞的農家經常受此災害。明年播種後...
  • 稻田收割後如果不再種植,就應當在當年秋天耕墾土地,使舊稻茬爛在土裡。可相當糞肥一倍的肥力。 如果秋天乾旱無水,或農民拖到明第二年春季才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