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专栏】夏爱苏: 论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文学的理由>>管窥之一﹕艺术创作的美学规律。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纪元专栏】

史载宋玉对楚玉问﹕

“有大鸟十年不飞又不呜﹐此何鸟也﹖”

楚王答日﹕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呜则已﹐一鸣惊人﹗”

这本是臣下为激励国王发奋图强的故事﹐但却与文学史上经典传世之作的诞生极其相似。

曹雪芹以饱学天才﹐无冬历夏﹐笔耕不辍﹐披阅十载﹐<<石头记>>功亏一篑﹐未成而撒手人寰。高鹗续之。

列夫托尔斯泰完成<<战争与和平>>专心致志﹐不暇旁务﹐用了整整六年。

德国文豪歌德写浮士德﹐断断续续﹐几乎用了一生时光﹐晚年逝世前才脱稿。

莎士比亚用一生岁月才为人类留下几十出戏剧。

丹麦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尽其独身之一生﹐仅为世世代代儿童写出百部瑰丽宝贵的童话。

这些人在经济学上都有一个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的难题﹗

譬如大画家梵高﹐生前。一幅画也卖不出一生私人劳动得不到社会承认﹐等于白费。

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死后才得到社会承认﹐手抄本达到百两银子一部。

大陆作家路遥﹐以中篇“人生”名世﹐拍成电视剧使人颇受启迪﹐患肝硬变﹐远离家城﹐呕心写作﹐直至辞世﹐大作至今未能面世。

没有一笔稿费﹐这些人怎么写得下去﹖何以预见其作品之社会效果﹖没有得到证明又何以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相反的商业市场流行作品﹐红火一时﹐又淹没汪洋历史中﹐没没无闻。

为何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难怪上世纪卅年代梅兰芳戏剧大师访美演出﹐艺术史专家纷纷致贺﹐“这么年青﹐艺术造诣如此高深﹐而又能生前得到社会承认﹐实属万幸而难能可贵。

美学作为新兴艺术科学﹐本应反映艺术创作的规律﹐但迄今经典大作创作规律并未发现。

高行健君受奖演说﹕<<文学的理由>>﹐世人褒贬不一﹐见仁见智。但它确实﹑概括了作家一生观察及写作﹐指出了文学存在的理由和价值﹐道出了自己的创作方法论﹐发现并总结出不少文学及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

其中之一是指出文学是作家对自身价值的确认﹐不然似曹雪芹穷得全家食粥度日﹐爱子夭亡﹐又怎能写得下去﹖

王勃以初出茅庐之少年学生﹐赴越南探父途中路过南昌﹐都督闫公本为女婿大才扬名﹐大宴群贤稚士于滕王阁上﹐客套一番﹐恭请大家写滕王阁赋﹐年幼王勃毫不谦辞﹐欣然命笔﹐大概就是这种对自我价值确认的表现。

高行健先生尤其强调要经得起商品世界的考验﹐划清了商品文学与真实文学的界限。

想吃鱼的﹐写畅销书﹐私人劳动可迅速转化为社会劳动﹐写作劳动不久变成白花花银子。

高行健君尽管作品终有不足﹐但日食西红柿炒蛋﹐夜深人静把住录音机﹐只为自己写作﹐并未想到发表﹐我想倒是真的。

至于演说<<文学的理由>>﹐我发现确实是座美学矿藏﹐其历史观﹑社会观﹑人性观﹑人生观﹑尤其文学观﹑创作观﹑创作方法论都蕴含了重大美学创造规律﹐是对发展美学的无比贡献﹐至少目前是这样。

(大纪元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纪元专栏】饭岛爱小姐与高行健先生 究竟谁最棒? (4/12/2001)    
  • 【纪元专栏】我看《灵山》(三)高行健君之谜 (3/20/2001)    
  • 【纪元专栏】夏爱苏:我看灵山(二)高行健君之谜 (2/25/2001)    
  • 【纪元专栏】夏爱苏:我看灵山(一)高行健君之谜 (2/21/2001)    
  • 【纪元专栏】莫斯科回忆及联想 (2/3/2001)    
  • 【纪元专栏】夏爱苏: 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 (1/29/2001)    
  • 【纪元专栏】夏爱苏: 果戈里《死魂灵》与鲁迅的《阿Q正传》 (1/26/2001)
  • 相关新闻
    【纪元专栏】夏爱苏: 果戈里《死魂灵》与鲁迅的《阿Q正传》
    【纪元专栏】夏爱苏: 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
    【纪元专栏】莫斯科回忆及联想
    【纪元专栏】夏爱苏:我看灵山(一)高行健君之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