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科学(下)

一夫
font print 人气: 97
【字号】    
   标签: tags:

中国古代科学的一大特点是很少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正因为此,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科学。

事实上,中国古代是走了一条不同的科学道路。而选择什么样的科学发展道路,与社会整体状态有很大关系。

当人变得越来越复杂、狡猾,“心灵科学”的路就对人类关上了大门。到这时候,“实证科学”似乎就成了唯一的路。

中国的“心灵科学”(或“道德科学”)需要人维持在较高的道德水平。因为宇宙的深层奥秘不会展现给“心灵的瞎子”,当人变得越来越复杂、狡猾,“心灵科学”的路就对人类关上了大门。到这时候,“实证科学”似乎就成了唯一的路。

中国古代科学没有定量分析

对中国古代科学有了一些认识之后,就不难理解,中国古代科学没有现代科学的定量分析,也不会出现西方这种实证科学。

现代实证科学是在人类整体道德下滑时出现的,人们很难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人人都觉得自己不错,其实已经差远了。

瞎子摸象是人们熟悉的故事。瞎子看不见大象,只能用手去摸,因此比视力正常的人多了“摸”这样的过程,而且对“摸”到的是什么乱猜一气。瞎子多了“摸”的过程,是不是比视力正常的人高明呢?瞎子乱猜一气的分析、推理是不是就比视力正常的人看到的正确呢?显然不是。

视力正常的人用眼睛就可以看清了大象,即具有看清大象的能力,无需借助“摸”的方法。“心灵失明”的西方实证科学用的就是瞎子摸象式的方法,只能够借助于仪器来做研究(用仪器探测就像是瞎子“摸”的过程),为了给“摸到的东西”一个说法,而研究人员又不能直接读懂仪器测到的原始信号,这就需要把仪器探测到的信号,转化成人能够理解的形式。

这种转化就需要一种工具:现代数学和逻辑分析相当于研究人员和测量仪器之间的翻译器。即现代科学的定量分析只是给“摸到的东西”一个解释、一个说法、甚至猜测,就起了这么一个作用而已。至于这个中间过程过滤或扭曲了多少东西,西方实证科学就不知道了。加上测量仪器本身的局限性,只能够看到非常肤浅、表面的东西。对于宇宙的深层,就没有办法了。

“心灵失明的人类”用瞎子摸象的方法,用僵化错误的实证科学来衡量一切,来看待中国古代科学,自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古代科学走了一条捷径

这些能力实际上是人的潜能、本能,人在敬天信神、道德高尚时所展示出来生命具有的能力。因此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具有现在人认为的超常能力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这些超常能力也不是能够随便展示给人看的,孙悟空为什么被逐出师门?就是类似的道理。

现在也有一些先天基础较好的,或者人在年幼的时候,因为心地纯真、善良,也会有一些超常能力,如以前报导的用“耳朵识字”等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的大染缸中,他们心灵不断受到污染,这些超常能力就逐渐消失了。现在人不相信超常能力,是由于无神论和道德滑落的结果。

通过自身能力探索宇宙

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往往是修炼人)用自身通过修心而开发出来的超常能力(如开天目等),来探索宇宙、时空、生命的奥秘,即科学家和探测手段合为一体。杰出的科学家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层次和境界,相应的自身这个“探测仪器”也在不断的改进,“探测”到的宇宙生命奥秘也就越来越多。

这实际上是人的道德修养越高,上天给他展现的就越多。中国古代科学家用自身的超常能力直接探测,这中间没有现代实证科学的“中间层”,自然就不需要翻译,不需要现代实证科学的逻辑论证。


中国古代医学家,如李时珍等都有神迹传世。(章翠英/正见网)

例如,被后世誉为“药王”的大医学家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道士,本身具有超常的能力,能够直接看到另外空间里人病的根源,所以展示出高明的医术。他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

又例如,汉代的张衡怎样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现代人搞不懂,那个时候他到底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前面讲过,张衡勤修道德,人的一些潜能能够表现出来,从而具有能够看到另外空间景象的超常能力,他把另外空间里看到的东西在人间造了出来。换句话说,是因为张衡道德高尚,是个好人,就给他看到了宇宙中的一些秘密。他不需要定量计算、分析、设计,就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

中国古代走的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之路,有益于社会道德风气,有益于自然环境……

中国古代科学对道德和精神力量的认识、掌握和运用是现代逻辑搞不清的。超常能力和人的道德精神有密切关系。

现代科学中人和探测仪器的分离,是因为人类的整体道德下滑,导致自身的能力退化而造成的。现代实证科学跟瞎子摸象具有相似的水平。

中国古代走的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之路,有益于社会道德风气,有益于自然环境,走的是一条神指示的路。现代实证科学走的是高成本、低效益的路,败坏社会道德风气,破坏自然环境,是一条完全违背神旨意的自我毁灭之路。

古代科学承传“宁缺勿滥”

上面已经分析了,中国古代科学不需要现代科学的逻辑分析,所以不会产生西方的自然科学。中国古代科学如此辉煌,为什么到近代以来消失了?这涉及到古代科学的承传问题,根本的一点就是人类道德滑落了。

上面讲到,中国古代对科学家的道德心性要求很高。

中国古代一直拥有非常高的科学成就,对社会道德和自然环境都有好处,和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历代都有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但在社会上人人都来搞科学,既不需要也不现实,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科学不系统,其实中国古代科学本身是非常系统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只是在承传上不能像现在这样成批成批的培养学生,因为现在的学校对道德没有什么要求。

现代科学的研究者和测量仪器是分开的,在承传上不要求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只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就可以了。另一方面,正因为对道德没有了要求,决定了其局限性,注定了不能探索很多宇宙的奥秘,只能知道一点皮毛而已。

在中国正统文化中的科学,敬天信神是前提,科学家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整个社会也崇尚道德,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在这样道德基础比较好的社会环境中,对道德要求很高的科学能够承传下来。

正因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征,能够直接探索到宇宙和生命的奥秘,所以在承传上一直非常谨慎,宁愿不传、失传,也不误传给心术不正之人,即使是子女都不行。即中国古代科学在承传上是宁缺勿滥,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社会道德的持续下滑,许多好的东西最后只好带进棺材里去了,中国古代科学的精髓在社会上就失传了。

现在的人类社会处于释迦牟尼所说的“末法时期”,即人们没有内在道德的约束,只靠法律维持表面的秩序。在中国,尤其是中共掌权之后,大肆破坏正统文化,摧毁人的信仰和道德,把中华文明的最精华部分说成是 “迷信”。由于无神论的泛滥和道德的下滑,中国人的心灵境界急速滑落。

中共党文化以及对西方实证科学的盲目崇拜,把中国人真正变成了“心灵的瞎子”,境界一下子从天上的神龙跌落成井底之蛙。现在的人用井底之蛙的思维是永远想不明白飞天神龙的境界的,也就无法理解伟大的中华文明的精髓了。

复明心灵意义重大

中国古代科学和现代西方科学的差别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层次与境界。要从现代科学的误区中走出来,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就得恢复人们的信仰,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复兴中国正统的神传文化。这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为什么要复兴中华神传文化。

当然,现在的人们对复兴中华正统文化不理解了。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得要拂去人们心灵的尘土,清除中共强加给中国人的所谓文化,让人们重德行善,心灵复明,不再做“心灵的瞎子”。

在人们心灵净化、道德提升的过程,也就是中华神传文化复兴的过程,也就是重振中国科学的过程。◇

转载 新纪元45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元二世纪的熨斗 印象中,熨斗是西方人发明的,这只说对了一半,现代电熨斗的确是美国人在十九世纪末发明。不过,中国人早在西元二世纪的汉代就已开始使用这种方便的工具了。据《青铜器小词典》介绍,汉魏时期的熨斗是用青铜铸成,有的熨斗上还刻有“熨斗直衣”的铭文。另外,晋代的《杜预集》上还写道:“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由此可见,熨斗已是那时民间家庭普遍的用具。
  •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有很高的科学成就,杰出的科学家历代都有,但是零散发展现象与现代科学系统发展截然不同。最明显就是承传,古代科技失传现象很普遍,这对“科技代表财富”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
  • 一天,春秋战国时魏国的安厘王看着正在飞翔的天鹅十分高兴,说:“如果我能象这天鹅一样在空中飞翔,就可以傲视人间,视天下如同草芥。”

  • 据《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特别命令学士杜宝编纂、撰写《水饰图经》,共十五卷。同时还命令根据《水饰图经》上面的记载制作各种水上机械玩具。
  • 考古遗物都是非常残缺不全的一些石头呀、陶器等等,难以将他们与高科技联想在一起。而现代的仪器看起来也十分精密,上一期文明是发达到什么地步使得现代的仪器看起来很粗糙呢?这实在是超出我思想范围以外的事情。
  • 古代人类有非常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如已发现的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所隐含的天文知识、玛雅历法、非洲多汞人的天文知识、南美洲蒂亚瓦纳科遗址的天文历法等等。从已解读的古代历法可知,它们所掌握的天文知识是相当准确的。
  • (shown)中国古代对物质的认识基本就是“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构成了宇宙中万事万物...............
  • 贾丞相听完了老汉的叙说,笑呵呵地打开帽箱,取出占卜盘,就坐在马背上,为他算了一卦,断言道:“你的牛,现藏在安国观(道教的寺庙)后面的那棵大槐树的鹊巢里!”
  •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它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约五华里的洨(音淆)河之上,是座石砌拱桥,当地俗称大石桥,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大约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建成,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迄今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