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黑夜,凝成土,变化满园芬芳

整理/吴若女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那年她才33岁,高瘦、秀气、害羞、安静,绝顶聪明,从小到大都以资优生的光环名列前茅,求学路上就读的是第一志愿的学校和科系。和她相比,我简直像个一无是处的笨蛋。长大后,我们常一起旅行、爬山和健行,从事极耗体力的活动。绿岛之后,原本下一个行程是要赴峇里岛的,没想到她在绿岛就跟我分手说再见。

再走一遍姊姊最后走过的路

我父亲当时长居南美洲,我不敢在越洋电话里告诉他这个不幸的消息,怕他一个人承受不住,我只能直接飞往巴拉圭,当面把这个恶耗带给他。我在南美洲陪在父亲身旁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看得到对方的人,却都紧闭着心扉,各自悲伤,没有人想打开那伤痛的话题,各自处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那段日子,我虽陪在父亲身旁,其实更像在自我放逐,我从巴拉圭到了阿根廷,又到了美国,一路流浪,我没办法回台湾,面对那个让我伤心的地方。

事过一年后,我受邀再返台东马偕医院,为东部医疗网的成员上课,课后我请事故当时在场的一位同事陪我,再走一遍姊姊最后走过的路。她领着我从救护车进来的地方开始,先从急诊室,再搭电梯,走过医院长长的走道,最后来到加护病房。我默默地跟在她身边,她娓娓道来,我禁不住泪如雨下。那是姊姊最后经过的一段路程,我循着记忆的轨迹再走一遍,像是在悼念,也像是个仪式。自此有20年之久,我未曾再回到台东。

在悲伤的土里,掘穴

姊姊过世之后,我辞去了医院专员的工作,因为我没办法再按原本的人生剧本走下去,我得停下来。

哥哥知道我没工作,也没了收入,跟我说回来吧,住到他家顶楼加盖的房间。于是我蜷伏在那个阁楼,开始陷入我深深的黑暗里。

在那个贴着水塔加盖的铁皮房间里,能清楚听到马达启动水流的声音,特别是在深夜万籁俱寂,突然水声哗啦哗啦的响起,好像置身在某个水岸或船舱,一种绝对的孤独,在那绝境里,只有我一个人。

没有任何事能把我从那个绝对的孤寂中拉出来,有人找我做事,我会在心里自问:“为什么要做?一定要我吗?如果别人能,为什么要我去做?”我还问:“做这件事是为了未来吗?”如果是,那就不必了,因为有个人曾经这一刻在你面前活蹦乱跳,和你一起计划今年在绿岛看珊瑚,明年到澳洲和巨大的热带鱼共游,结果下一秒她二话不说就死在你面前。我如何再能说服自己:做某些事是为了累积什么,是布局未来的必要?

很少有像死亡这么残忍又伟大的老师,它使我们知道什么是值得我们真正付出、什么又是可有可无的。那是黑暗里清楚的意识之光,迫使我不断去辨识所有事情的价值。

结果是所有的事都被我否决了,我提不起兴趣做任何事,我花很长的时间躺在床上睡觉,偶尔家人喊我下楼吃饭,我就去扒几口,再回到床上昏睡。那时我最常看米兰.昆德拉的《笑忘书》,米兰.昆德拉的文字浓度很高,可以直接进到我心里,我拿起来看几行或一页,就会昏睡过去,在半睡半醒的状态跟他对话,醒了再看,看几句再昏过去。

现在的我是一个心理学家,我可以确定,那时的我完全符合悲恸与创伤后症候群的诊断标准,我具备全部的忧郁症状,不过现在来看,我很庆幸当时没立刻去找精神科医师开药,对付我的忧郁(这不代表我反对用药,有些人的确需要药物协助)。我也很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可以容忍我,让我停滞在这样的状态,那真是一种奢侈,能完全停下来,像一只受伤的动物,蜷曲在黑暗的洞穴里,一动也不动,度过最深沉的寒冬黑夜。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从事咨商工作,当有案主告诉我他过得像行尸走肉时,我能完全理解,因为我也曾这样行尸走肉地活着。当他们忧虑且痛苦不已,急于想逃离那样的状态时,我会告诉他们:“留在那儿一会儿吧,不要急于逃开。”因为当年的我没有逃开,留在那里,诚实面对因死亡所带来的创痛,从而获得了重生的力量。

在黑洞里,瞥见死亡的礼物

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我才有一点力气稍稍转动,但还是十分艰难有限。朋友会来看我,也会邀我去赴他们的聚会。有一次,在他们不断的催促下,我勉强答应,起身换好衣服走下楼,不过,走到巷口看到电线杆又折回来,我的能量极低,活动范围无法离小阁楼太远,最多就是三百公尺吧。我打电话跟朋友说,我出去了,不过又回家了,他们了解地叹了口气说:“好吧。”

我记得那时曾看了一部澳洲电影,叫《仙人掌》,讲一个人要渐渐失去视力的故事。电影的故事性很淡,但是我看了很感动,因为它说的是一步一步走入黑暗,恐惧无助,旁人无法理解的状况。我还记得那晚看完电影,坐计程车回家,外面在下雨,雨水打在计程车的玻璃窗上。我看着窗上的水反射出来的霓虹灯,缤纷杂乱,我觉得我的心情就像那个女主角,一点一点失去光亮,一步步走向黑暗的世界。我活在黑暗里,是一种无可言喻的孤绝,那孤绝是生命的真相,而且没办法对抗。这些都是死亡给我的礼物,让我在那么年轻时碰到。之前的我只是个单纯而努力的人,突然间要直接面对残酷的死亡,和它所展露赤裸裸的真相和智慧。

摘自《心灵秘径──11个生命蜕变的故事》 心灵工坊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新闻记者出身的美国作家玛夏.汉弥顿2007年3月出版了一本小说《骆驼移动图书馆》,这本书以东非肯亚用骆驼运送图书,当作偏远地区民众的精神食粮或教育工具的实况为背景,虚构出一篇长篇小说,叙述文化差异下,所谓的国外救助活动所带来的困扰。
  • 我们的人生有时候也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花了好大的力气、好多的时间之后,竟然发现一切不但白忙一场,而且要回到原点还不容易呢!欲哭无泪啊!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幽默。
  • 黄老师说其实创作就是一种挑战,不只是对自己的挑战,而是赋予作品生命,同时不断的挑战作品的生命。随时都不要忘记当初创作的初衷,不要因为外在的诱惑而迷失。唯有秉持单纯的初衷才能创作出最好的作品。
  • 我想这样的经验多多少少烙印在一般人的心中,以致于当谈到有关“死亡”的议题时,便唯恐避之不及。“死亡”似乎有种神秘力量,需要面对它,却又想逃开它,最好还是不要提起它。
  • 有位学弟曾对我说,台大医院安宁病房的工作伙伴对我的印象是:“会跟病友一起看NBA(美国职业棒球),且我在病房的时候,大家都很快乐。”
  • 欧兹国是个充满明亮色彩的丰饶国度。这些颜色会刺激想像力,创造一种好玩的氛围。彩虹的每一个颜色都带着它特有的频率,可以启动不同的情绪与反应。
  • 我们生活的世界目前正快速地在转变,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就像《绿野仙踪》里的桃乐丝一样,感到自己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仿佛我们被抛掷到怪异的国度 上,放眼望去全是一片陌生。
  • (shown)六十年前一场近乎千人的海难,几乎为世界遗忘。幸存了三十六位生还者,在多年后,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个角落;但是对生存者而言,他们一生也不能忘记,六十年前的那个晚上…
  • (shown)从小丧父、苦读出身的李昌钰,在大陆出生、在台湾长大、在美国发光发热。他创下了许多第一:美国首位州级华裔警政长官、美国历史上官职最高的亚裔执法官员、参与调查各类案件高达八千多件…
  • 太平轮沉没,让许多家庭顿失依靠,有些善心人士发起募捐、义卖,希望能让顿失经济来源的家庭,有能力再站起来。除了捐款,事发后,一位来自杭州的贸易商朱雍泉,甚至买下了一家百货行,更名为“安平百货”,为太平轮受难家属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得以有生存能力并照顾家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