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以房养老逆向抵押贷款效益 学者看法不一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旭佑、黄淑芳台北27日电)“以房养老”逆向抵押贷款是否可行?政治大学地政系教授张金鹗乐观看待,淡江大学教授聂建中等人则认为以国外实例来看,申贷比例偏低,成效欠佳。

台湾综合研究院今天邀请专家学者针对“以房养老发展环境已成熟?”交换意见,对于这项概念的效益,学者看法不一,但他们认为为减缓少子化及高龄化冲击,政府不妨先以试点方式推行逆向抵押贷款。

张金鹗表示,“以房养老”若以逆向抵押贷款模式进行,由银行评估后接受老人以房屋抵押贷款,老人可获取生活零用金,且仍持有房地产所有权。

他认为,逆向抵押贷款有利有弊,若政府能补贴老人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的手续费及保费,对老人而言,逆向抵押贷款未尝不是好选择。

聂建中则表示,逆向抵押贷款虽能减缓人口高龄化带来的社会冲击,对老人生活水准有保障,可减少政府福利支出,但成效仍有讨论空间。例如日本的“武藏野模式”推动了20年,仅有100余件申请案,足为借镜。

他表示,逆向抵押货款的主要风险包括老人余命长短、房价未来涨跌、利率波动高低,也可能引发继承人纠纷、透明度不足、估价等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使银行提高鉴价、管理等费用,或贷给老人较低金额,甚至将目标设限于价位高且居都会区的价值标的屋。

他说,不论是高费用成本、低可承贷额度,甚或都会价值区位的设限,都会让拥有房产的老年人缺乏意愿,丧失逆向抵押贷款的原始美意。

台湾综合研究院研究三所所长戴肇洋也表示,从美、加、澳等国实施“以房养老”的经验,可发现申请逆向抵押贷款的老人,不到符合申贷资格者的2%。

他指出,各国申贷房屋标的,多仅限都会地区或豪宅等特定条件,而且可申贷额度偏低,最高仅约房屋现值的40%,加上申贷费用高,不易吸引老人申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