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书画︰萧翼赚〈兰亭序〉(下)

玉观
font print 人气: 150
【字号】    
   标签: tags:

萧翼赚〈兰亭序〉

唐太宗非常喜爱书法,征求搜购很多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但独缺珍品〈兰亭序〉。经多方探寻得知〈兰亭序〉在永欣寺辩才和尚手中。于是下令召辩才入宫,给予辩才特殊礼遇。几天后,询问辩才〈兰亭序〉去处,辩才推说不知,于是让辩才回寺。几经推断,太宗认为〈兰亭序〉还在辩才手中,因此又敕命辩才入宫,不断的劝诱追问〈兰亭序〉的下落。

辩才如此往返三次,还是拒不承认在他手中。太宗知道无法从辩才口中得到结果,只能智取而不能强求。尚书房玄龄便推荐监察御史萧翼,称赞他有才艺、多谋略,必能从辩才手中取得〈兰亭序〉。

于是,萧翼随身带着几件二王书法真迹,换上便装扮成书生模样,来到永欣寺。他假作观赏寺院廊房上的壁画,果然引起辩才的注意。一阵寒暄后,萧翼自我介绍是卖蚕种的商人,二人相谈甚欢,觉的很投缘。萧翼与辩才一起弹琴、奕棋、赋诗,言谈投机,不过数日,二人交往关系密切。

一天,萧翼故意拿出二王的书法作品给辩才欣赏,辩才看后,不以为意的说︰“确实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但不是最佳上品,我有一真迹,很不寻常。”经萧翼一再追问,辩才神秘的告诉他是〈兰亭序〉真迹。萧翼假装不信,辩称此帖已失踪。

辩才就从屋梁的暗洞取下真迹给萧翼观赏,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序〉真迹。他不动声色,想伺机取得〈兰亭序〉。辩才把〈兰亭序〉拿出后,不再放回梁上暗洞,与萧翼拿来的字帖一起放在书案上,每天临窗把玩、临摹这些字帖。萧翼也因来寺院次数多,与辩才的弟子、童仆日渐熟稔。

有一天,辩才进城作法事,萧翼知道机会来了,就借故要进辩才禅房,童仆不疑开门让他进去,萧翼轻易的就从书案上取走〈兰亭序〉和自己带来的二王书帖。辩才回寺后得知情况,昏厥倒地,许久才苏醒。原本唐太宗很气辩才秘藏〈兰亭序〉,因为他犯了欺君大罪,后来考虑辩才年事已高,不忍再惩处他,并赐他绸缎三千匹,稻谷三千石。辩才不敢把赏赐归为己有,就将赐物变卖,用所得的钱兴建了一座三层佛塔,此宝塔建造精丽,留存至今。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爱不释手,赞其书“尽善尽美”、“置于座侧,朝夕观览”,曾命拓书人各拓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病重时遗命〈兰亭序〉真迹陪葬昭陵,从此真迹失传,现传世的〈兰亭序〉已不是王羲之真迹。〈兰亭序〉真迹的下落,至今始终是一个谜。

〈萧翼赚兰亭图〉重现唐朝煮茶风情

据专家考证,〈萧翼赚兰亭图〉存世有两摹本,北宋摹本现藏于遼寧省博物馆,南宋摹本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绘有五人,居中盘坐在靠背树根椅子的是辩才,他的对面就是萧翼,左下有二人在煎茶。

画中老僧辩才长眉圆颊,嘴巴微启,面露微笑,手持拂尘,盘坐在禅榻木椅上,似正侃侃而谈。而儒生装扮的萧翼,一双凤眼,眉毛上扬,面带机心,双手笼在袖子里,恭敬躬身坐在长凳上,屏气凝神倾听。二人之畅谈透过无声的肢体语言,跃然纸上。

画中左下有一满脸胡须的长者蹲坐在风炉前,炉上置放一锅,锅中水似已煮沸,刚放下茶末,长者左手执锅柄,右手持茶夹搅动茶汤。一旁,一童子弯身,双手捧着茶托、茶碗准备分茶,以便向宾主奉茶。长者专注的备茶,童子小心翼翼的等待,表情传神,刻画入微。

另外,在炉边的茶几上置有茶托茶碗、一枚碾磨茶叶的茶碾、一盛茶末的茶罐等用具。由画中可看出,唐朝饮茶文化之盛,遍及民间,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所需,甚至寺院中不仅是僧众饮茶,还以茶待客。此画布景简单,人物神态生动,传神记载了唐朝寺院的茶事礼仪,并重现唐朝烹茶、饮茶所用的器具,及饮茶的方法与过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中国古书《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
  • 中国的茶文化渊远流长,仅泡茶用水,自古以来,就有诸多讲究。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 藏色天目,含纳七彩集于一碗身中,这种窑烧技术,是现今日本和中国古代尚未出现的!封藏了千年、浑然天成的密色,被江有庭开启了这扇大门...............
  • 神农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他发明及制造了耒耜等多种农具,教会当时的人们耕作,开启了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文化的智慧...............
  • 茶韵贵天成,品,香入于口鼻,韵透彻肌骨,凡念不生,百毒莫侵。难怪有人说:近乎道!
  • 《茶解》对虎丘茶的评介是:“茶色白,味甘鲜,香气扑鼻,乃为精品。茶之精者,淡亦白,浓亦白,初泼白,久贮亦白,味甘色白,其香自溢,三者得,则具得也”。
  • 洞庭碧螺春原名叫“吓煞人香”,产于苏州洞庭东山碧螺峰下。康熙帝听后认为其名不雅,就以茶色碧绿,形曲如螺,又产于早春,便赐名为“碧螺春”。
  • (shown)清代时,将周围所产茶叶运至当时的普洱府进行加工,再远销各地,普洱即成为茶的集散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 “茶”虽被排在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最后一位,但却由于中国人“饭后一碗茶”的习惯由来已久,而使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茶道文化体现了东方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是“茶”与“道”的结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