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过这本书再找医生:头痛与对症照护(2)

山田修、吉良有二

人气: 51
【字号】    
   标签: tags:

危险的头痛:发生以下症状时要留意

1.疑似蜘蛛网膜下出血症状。

2.疑似髓膜炎症状。

3.疑似脑出血症状。

4.疑似脑肿瘤症状。

5.疑似慢性硬膜下血肿。

6.疑似侧头动脉炎。

疑似发生危险头痛时,应尽速寻求医师诊断,求诊科别以内科、神经内科、脑神经外科为适当。

(1)在蜘蛛膜下出血

发作剧烈头痛前,有部分患者曾遭逢从未经验过的头痛。由于蜘蛛膜下出血的头痛来袭之后一小时,其症状的变化将会左右往后的病情发展,因此一旦发生如此强烈的疼痛时,患者务必要争取时间,搭乘救护车等,以最快速度前往脑神经外科就医。

过去普遍认为“不可移动伤者”,但即使不移动病患,其实预后结果仍然相同,因此与其保持病患静止,不如尽快就医为宜。

根据目前统计,以救护车运送就医的病患当中,有三分之一能复原到重新回归社会的良好状态。

(2)髓膜炎

引发的头痛与紧缩型头痛类似,但是会伴随发热症状,从颈部蔓延到后头部的疼痛感强烈,部分患者的颈部后侧(颈项)变得僵硬。髓膜发炎会令人变得极端敏感,晃动头部、使劲或是活动身体都会加重疼痛。

髓膜炎是因为脑的髓膜感染病毒或细菌,引起发炎症状。病毒性髓膜炎的头痛程度轻微,患者若非免疫力低下,即使不接受治疗,也能自然痊愈。但是细菌性髓膜炎一旦延误治疗,将会在脑部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性命,因此必须尽早就医。

(3)脑出血

脑血管破裂造成的血肿会造成突然头痛,出血数分钟之内,患者就会变得口齿不清,还会出现半身无法随意活动、手足麻痹、影像复视等症状。

随着头痛程度愈强,患者会开始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临床上,有些脑血肿在数小时之间范围持续扩大,症状恶化加遽,患者千万不可轻忽。

脑出血多半在日常作息活动当中发作,而病因几乎都可归咎于高血压。本症的治疗固然可用脑部外科手术吸引出脑内的血块,不过多数临床个案仍以内科治疗化解血肿为有效手段。

(4)脑肿瘤

当头部全体或一部分持续感到沉重或顿痛,并且因为这样的慢性头痛引发呕吐或痉挛,就要怀疑是脑肿瘤。呕吐与痉挛的发生,是因为肿瘤造成脑中压力升高所引起。

脑肿瘤诱发的头痛多半在早晨发作,咳嗽或使力的时候也会引发头痛。因肿瘤在脑内发生的部位不同,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包括手脚无力或不能动弹、言语障碍、视野狭窄、视力障碍、身体失去平衡感的平衡障碍等。

和其他头痛不同的是,患者会因为整个头部沉重所苦,而并非感受到头部某一特定区域的疼痛,而且这样的沉重感终日挥之不去,特征是“每到晨间头痛加剧”。

脑肿瘤造成的头痛一旦发作,除非送医治疗,否则无法停止。如果头痛持续一至二周,始终无法缓和,就要及早接受脑神经外科诊疗。

(5)慢性硬膜下血肿

头部遭受撞击,经过相当时日之后出现慢性头痛,并出现半身不遂或痴呆等意识障碍,就要怀疑是慢性硬膜下血肿。

有些患者是因为酒醉跌倒,在意识不清的状况下伤及头部而不自觉,因此无法确定受伤出血的明确时间,针对这一点必须要留意。

慢性硬膜下出血是从脑部通往硬膜的静脉遭受外部的撞击而断裂,在硬膜与蜘蛛膜之间发生出血,导致血块凝集。因为静脉的出血量少,遭到撞击后不会立刻出现症状,往往在一两个月之后症状才逐渐浮现。

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即使发生了本人不自觉的轻微撞击,也可能造成慢性硬膜下血肿,这时容易和老人失智症混淆。

由于这是一种难以早期发现的病痛,因此一旦出现症状,就要立刻寻求脑神经外科的诊察。治疗方法采取所谓的“穿头术”,方法是在头盖骨打开小孔,吸引出血块,是一种局部麻醉即可施行的手术。

(6)侧头动脉炎

侧头动脉炎的患者能自觉单侧或双侧头部有搏动性的强烈头痛,有的患者在啃咬或咀嚼时,肌肉的咬合也会牵动头痛。

侧头动脉炎发病的原因是分布在侧头部皮下的浅侧头动脉发生不明原因的血管炎,患者可见侧头部发红,并且能够触摸到细线一般细长而又肿大的浅侧头动脉。

类似的血管炎症状也会发生在眼动脉,大约四至五成的患者因而发生视力障碍,约有一成失明。本症常见于50岁以上人口,以高龄者居多。

患者应尽早至神经内科或脑外科的专门医院就医,以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我应该找哪一位医生呢?

认真看待头痛的医生、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说明病情的医生、不会不懂装懂的正直医生。

拒绝不听患者陈述的医生

拒绝与你的基本认知相抵触的医生

诚如上述,头痛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诱发,也可能是无特定疾病的慢性偏头痛。
前者从脑肿瘤、蜘蛛膜下出血等重症,到蛀牙、慢性副鼻腔炎等的轻症不等,后者则是偏头痛或紧缩型头痛。

因为头痛而求诊的病人,求诊的目的不外乎以下三点:

1.希望排除疼痛。

2.不明白疼痛的原因而感到不安。

3.想要拿到医生的诊断书。

初步可以考虑前往交通便利的内科求诊,能节省时间。而长时间疼痛或疼痛逐渐增强,还是伴随有其他症状出现时,则要直接求助神经内科或脑神经外科。

患者若能自行记录疼痛的性质与特征,将有助于和医师的沟通。@(待续)

摘编自 《没看过这本书,千万别找医生:日本名医教你如何看对科、找对医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