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 痛心疾首的教育乱象

陈竹月(国中教师)
font print 人气: 6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学校霸凌案件愈演愈烈,近日八德国中一事,不断跃上媒体头条。日前教育部才订立出处理霸凌的程序,希望能有效解决此一问题的恶化;教育部长也亲自出马宣导,颇有大刀阔斧之势。然而正如古语所云:“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

古人本以仁义孝慈为天性,丝毫没有宣导孝慈仁义的必要;唯有大道倾斜不正、六亲反目成仇时,仁义孝慈才又被高举提倡。当国家大张旗鼓杜绝霸凌现象时,问题的严重性,已远远超过一般人的认知;尤其连最天真无邪的孩子都显现乖逆暴戾的迹象;树立伦常法规基础的校园,都服膺于逞凶斗狠的丛林法则时,社会前景与下一代的发展,岂是“杜绝霸凌”四字可以诉尽?

曾经有一位主任眼中噙着泪对我说:“我一直相信,无论社会道德怎么沦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一定要坚持给他们无污染的空间。”然而她的眼泪说明了这样的期望是多么的脆弱,而在世风日下的败坏情势中,又要如何力挽狂澜呢?

一位资深的老师告诉我:“霸凌是一定会存在的。因为这是人性的一部分。每一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被排挤与欺负人的孩子。经营良好的班级,会趋缓或降低这种情况,疏于处理的班级,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她列举长期观察的心得表示,经验丰富、战战兢兢,不敢稍有放松、休假的老师,一旦因为突发事件需要长休一个月或半学期的话,往往一回到工作岗位就人事全非,再要约束,就难上加难。

八德国中校长聘用许多短期代课老师担任学务处与行政组员,在管教辅导上疏于处分或配合不周,被认为是纲纪大乱的原因之一。除了师长严密督导之外,坚持与恶势力对抗的明确态度非常重要。因为“霸凌”的起因就是公权力不彰,或者学生不认同公权力的执行。当校规或法律变成虚文、恶势力与潜规则就会取而代之,因此慎重处理是绝对必要的。

然而如何处理?动之以情?诉之以理?绳之以法?家长携回管教?或改变环境?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些同学只要家长到校一谈,就能迅速收敛霸凌的行为;有些同学被记了数十个警告也无动于衷,面对捶胸顿足的双亲也毫无悔意;最后当校方祭出“改变环境”的处分时,才感觉大难临头。有些同学要长期关心与留校辅导,完全因人而异,有赖师长校方的智慧与通力合作,方能圆满处理。

霸凌绝对不是解决事情的方法,也不能以任何借口合理化。曾有同学在欺侮别人以后,振振有词的强辩:“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听了只觉得悲哀。怜悯如何与仇恨画上等号呢?尊重与拥戴公平及正义,不就是任何团体最核心的基础之一吗?校园霸凌的乱象,实在不可小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那种总是欺负他人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该如何教育呢?我相信这是所有的老师最头痛、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 萝拉认为,每个人都应阻止欺凌行为,但家长和教师应承担大部分责任。“有些孩子甚至被欺凌致死。” 学校里面这样的事时有发生。
  • “大人要常常提醒自己,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霸凌的发生只是求助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习惯在事发后揪出罪魁祸首处罚,以为这就是处理,其实反而加剧了校园中的不平等,孩子学会的不是尊重,而是以暴制暴。”
  • 西澳家长们现在开始使用GPS技术来监控自己孩子们每天的行踪。自从两个月前发生了两名学生从珀斯一家小学翻越围栏逃出学校事件后,加上一个多月前又有两名幼童从珀斯一家假期托管所被拐骗并性侵后,这种具有追踪功能的手表一路畅销。
  • 上周一下午发生的一桩意外事件后,南珀斯区的学生们被警告在上学和放学路上一定要保持警觉。Floreat Park小学也在上月发信给家长,吁注意可疑男子出没。Ursula Frayne 天主学院位于Victoria Park区,校长帕克(Veronica Parker)给所有家长发了一封信,详细介绍了周一发生在当地一所小学附近一名学生和一陌生者之间的恐怖事件。
  • (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孩子在幼稚园或者学校被打后,应该忍让还是应该还手?最近大陆官网热传一段父亲教孩子:“她再打你,你就打她。”跟帖的多数网民都认同要“以牙还牙”的作法,有评论称这种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变得自私和暴力,如今学校暴力事件频发,每个孩子都是受害者。
  • 当梅利莎(化名)问母亲她是否可以在家上学时,她只有7岁。在读二年级的这一年中,她经常被同学欺负,辱骂、掐以及揪头发。
  • 自1996年以来美国校园至少发生50起震惊全美的枪击案,几乎所有凶手均是学生或毕业校友。被杀的有校长、老师、学生。在2012年2月底,俄亥俄州的小城高中威士敦(Weston)又发生17岁的学生持枪杀害三位学生的凶案。心理学家分析这些凶手的共同处:四分之三的凶手觉得在学校受到欺侮,被迫害、被孤立。
  • 学生霸凌行为的发生,多与社会环境变迁、家庭功能丧失等因素有关。校园霸凌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除有赖中央、地方、各级学校及社会各界,尤其需要学生家长共同关心及持续面对,方能有效降低发生概率,进而予以杜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