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管理社会策略:道德

清雅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道化生万物,万物都具有道的特性,如果人溶于道中,他就是归真的。道也规定了做人的标准,人就应该遵守道规定的做人标准。君王治理国家就应该教化万民修身,顺行天道,国家才能太平。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

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道德经》)

大道废有仁义。(《道德经》)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帝喾高辛: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史记》)

德是人做好事、吃苦得来的,人做坏事就会失德,就会遭报应,做人就应该积德行善,君王治理国家就应该教化万民重德,国家才能够富有。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道德经》)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史记》)

历史到了今天,法轮大法真正揭示了道是什么?德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好和坏,法轮功修炼者是修心向道的好人。妒忌心肠的江蛤蟆和中共邪党迫害法轮大法和法轮功修炼者,不就是说明了中共无道啊,跟随无道的中共有什么好结果呢?

转载 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道德经》告诉我们,我们人、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当然他们就有道赋予他们的特性,我们就需要根据道赋予人的特性来管理社会、根据道赋予万物的特性来管理自然。
  •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史记》乐书第二)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 齐桓公称霸以后,又过了六年,贤相管仲生了重病,眼看不治。齐桓公很着急,亲自去看望他。桓公问他:“大臣中谁可以继承您的位置呢?”管仲说:“君主应该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臣子,您应该知道得很清楚。”
  • 在军事上,秦始皇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基本奠定了后代中国的版图,同时他修万里长城,保住了中原地区不受到游牧民族的侵袭,所以秦始皇的作为对后世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
  • 《东周列国志》在写到六国灭亡时,最后有一首诗作为总结,这诗是这么写的:“卜世虽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绵延过历缘忠厚,陵替随波为倒颠,六国媚秦甘北面,二周失祀恨东迁,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
  • 所以这段历史,从军事方面,它是一个军事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从政治方面,它是从世卿世禄到官僚制的转变,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转变;在文学史上散文的发达;哲学上是先秦诸子的出现。所以这段历史,这个五百年的变局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一个非常大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的时期。
  • 秦兵几乎如摧枯拉朽一般,横扫六国统一了天下,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年,这一场历史变局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管理方式、官制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