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想 .1914年《金瓜石矿山写真帖》里的金瓜石旧影像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235
标签:

最近蒐寻台湾老照片,看到1914年由绢川健吉拍摄,基隆郡绢川写真馆出版的《金瓜石矿山写真帖》,质感良好,呈现了近百年前金瓜石采金时期的风貌,特别选录数张老照片,并摘述金瓜石采金史,与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回味金瓜石的黄金岁月。

台湾蕴藏黄金,古籍多有记载,例如康熙36年(1696)曾来台采硫的郁永河所着的《番境补遗》曾提及:

“哆啰满产金,淘沙出之,与瓜子金相似。土番镕成条,藏巨甓中,客至每开甓自炫,然不知所用。近岁始有携至鸡笼、淡水易布者。”

“哆啰满”是西班牙人命名的,大约位于台湾东部宜兰、花莲一带。荷兰人、西班牙人占领台湾的时代,都曾派人前往台湾东部找寻金矿藏地,有心却无缘,黄金始终一无所获。

嘉庆年间,李元春着《台湾志略》,提及:“港底金在蛤仔难内山。港水深且冷,生番沈入,信手捞之。亟起,口噤不能言,爇火良久乃定。金如碎米。”

然而,金矿埋藏何处,却始终没被汉人发现。直到光绪16年(1890),刘铭传修筑基隆、台北之间的铁路,在七堵架设跨越基隆河的铁桥(今大华桥)时,曾在美国修筑铁路及采金的粤籍工人偶然发现基隆河的沙金,立即掀起了基隆河的淘金热。次年,在基隆河的淘金者超过三千人。官府虽有禁令,但仍无法扼阻违法犯禁的淘金客蜂拥而来。

光绪18年(1892年)二月,官府设置金砂总局于基隆,民众纳税领照之后,可获准淘洗砂金。次年(1893),曾在美国旧金山采金的潮州李家,从猴硐溯基隆河支流大小粗坑溪而上,发现了小金瓜露头。

这一年,李家与淡北商绅集资成立“金宝泉”商号,以七万五千圆向官府承包矿权,为期一年六个月。金宝泉仍沿用“包租釐金”的方式,与淘金者合作淘采砂金。

合约期满后,官府收回官营,金砂局重新开张,不过这时台湾因清廷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金矿还没有大量开采,就已拱手让给日本人。


金瓜石本山露头,状似南瓜(金瓜),也是金瓜石地名的由来。今已消失。

日本领台之初,瑞芳山区的抗日活动不断,治安混乱。明治29年(1896)一月,总督府下令封山,禁止采金。

这一年的年底,总督府颁布《台湾矿业规则》,以基隆山顶的正南北线为界,将分为东西两个矿区。

1897年,日人藤田传三郎的藤田组取得西区的瑞芳矿山(九份)矿权,东区的金瓜石矿山则由田中长兵卫(田中组)取得矿权。

当时的藤田组财势较为雄厚,认为瑞芳矿山交通较为便利,且评估矿藏较丰,而取得西区矿权,并引进先进机械进行开采。不料,瑞芳矿山虽然蕴藏丰富,却分布零散,且矿脉厚薄不一,不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开采,加上台籍采矿工人管理不易,藤田组信心及兴趣锐减,后来将采矿权转由颜云年承租,最后更让渡给颜云年的台阳矿业株式会社。颜云年掌握契机,成功经营,而成为著名的矿业钜子。

相较与藤田组的经营不顺,田中长兵卫就幸运许多,金瓜石矿区发现了大金瓜露头的矿脉,矿藏丰富且集中,开采极为顺利,金瓜石一度成为日本产量第一的金矿。 1905年,田中组又在长仁矿床,又发现矿床广大的铜矿,使金瓜石既产金,又产铜,采矿事业蒸蒸日上。

随后,田中组在水湳洞成立全台唯一的干式制炼所,金瓜石也成为当时台湾唯一生产并外销铜矿的矿区。当时金瓜石、瑞芳矿山(九份)、武丹坑(双溪牡丹)号称为台湾三大金山,以金瓜石营运最佳。经营武丹坑的木村组,也因武丹坑金矿矿脉零散及不足,不利机械开采,而面临困局。1913年,田中组并购木村组的武丹坑矿山,扩大了营运的规模。


金瓜石矿山全景

金瓜石原称“内九份”,原本只是荒僻的山区小聚落,只有几户民宅而已。自从田中长兵卫取得矿权后,设立金瓜石矿山事务所,金瓜石迅速走向繁荣,山中发展出小城,呈现市街景况,金瓜石号称“日本第一金山”。

当时金瓜石从事采矿的矿工为日籍技工,台湾人仅从事搬运杂役等苦力工作。由于职工多为日本人,因此山城建立了日本小学、佛寺,日式宿舍林立,使金瓜石呈现出与颜云年经营下的九份矿区截然不同的山城风貌。

大致而言,金瓜石是在田中组单一公司管理下,以日本人为主的矿山聚落,秩序井然,充满浓郁的日本生活氛围。九份则在颜云年采分租承包的经管下,小承包商群集,充满了灯红酒绿的热闹景象。这两个矿山聚落的文化风貌沿袭至今,仍然不变。

金瓜石的黄金产量在明治41年至大正元年(1908-1912)达到高峰,1915年,产量更创新高。1914年,《金瓜石矿山写真帖》的出版,正是记录且呈现了田中长兵卫经营的金瓜石矿山全盛时期的景况。


本山五坑(位于今日金瓜石黄金博物馆内,已开放部分坑道供民众参观)

然而好景不常,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结束,战后各国陷入萧条,物资需求减少,全球经济陷入萧条,日本许多矿山因而面临经营的危机。

金瓜石的金矿产量因而锐减大半,田中组不得不缩减经营规模,进行裁员,并关闭亏损的武丹坑金矿。金瓜石的山城荣景,从此由盛转衰。

此时,田中组为谋求发展,举价投资开发大屯山金矿及南港石炭山,却都以失败收场,更导致公司危机。最后田中组因负债过钜而不得不将股份转卖,由宫信太郎取得矿权,成立“金瓜石矿山株式会社”。

新成立金瓜石矿山株式会社,以雄厚的资本,进行采矿设备更新,并建设新的选矿场(今日的十三层选矿厂),以新技术进行矿石采选,提高了黄金的产量,而逐渐恢复金瓜石的荣景。

1930年代,因国际金价狂飙,加上日本政府鼓励黄金开采的政策,金瓜石又迈向另一次繁荣的高峰,而赢得了“亚洲金都”的美誉。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金瓜石受到战争波及,再一次的从繁荣而走向了萧条,直到日本战败投降。

旅记日期:2010.02.09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http://www.tonyhuang.idv.tw/ @


金瓜石泥矿制炼所。


金瓜石邮便所及派出所。


金瓜石矿山发电所。


金瓜石矿山。


金瓜石久盛坑,位于武丹坑。1913年并入金瓜石矿区。


长仁坑露头。


长仁坑沉淀铜采收场。


金瓜石邮便所及派出所。


金瓜石寻常高等小学校(图片经后制处理)。


金瓜石净土宗布教所。


金瓜石索道,将矿石运往水湳洞。


庚(火+庚)仔寮港全景,矿石从这个港口运往日本佐贺港。


水湳洞附近海岸。远处为基隆山。


金瓜石泥矿制炼所。远处为本山露头(大金瓜),已因开采铲平而消失。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面临竞选 澳洲朝野之争伊始
乔州美术博物馆与全州合作共享资源
北市内湖 .碧湖山.金面山.剪刀石山
北市内湖 .剪刀石山.剑南山.文间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