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秦桧卖国 千秋罪人!

郑介文
font print 人气: 183
【字号】    
   标签: tags:

奸相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建康(江苏南京)人。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金之张邦昌,为伪楚傀儡皇帝。时为宋御史中丞的秦桧,反对割地及立张邦昌为帝,遂为金人所俘。从此,秦桧变节降金,为金挞懒所信用。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二十八日,秦桧由江苏涟水归宋,自称杀死金兵,夺船而回,实际上是挞懒故意放归,回到宋朝充当奸细。宋高宗不顾群臣的怀疑与反对,宣称秦桧“朴忠过人”,于绍兴元年(1131年)八月二十三日,任秦桧为宰相。

秦桧任宰相后,再次提出“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卖国投降之策,实际上是以北方割让金朝,乞求议和。秦桧的卖国投降言论,遭到朝野的强烈反对。宋高宗迫于舆论,又因向金乞和未成,遂于绍兴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将秦桧罢相。秦桧仅相一年。宋高宗表示永不复用秦桧。

绍兴八年(1138年)初,金主和派挞懒欲与宋议和。宋高宗在各地抗金有利之际,坚持先安内后攘外,再次向金乞和。宰相张浚,迫使赵鼎辞去宰相(当时有几个宰相),给秦桧有可乘之机。宋高宗为讨好于金,自食其言,于三月初七日,再次任“以诚待敌”的秦桧为宰相,兼枢密使。

秦桧复任宰相后,大力推行卖国投降政策。他向宋高宗说,要与金议和,必须由他一人独断专行,“勿许群臣干预”。宋高宗乞和心切,便委任秦桧专门负责向金乞和事宜,赞同秦桧的求和卖国方案。秦桧的卖国行为,又一次遭国人强烈反对。临安(今浙江杭州)有知情人,贴出“秦(桧)相公是细作(奸细)”的大标语。胡铨上奏力主“斩秦桧与王伦,以谢天下”。韩世忠、岳飞等将领,表示坚决抗金,反对议和。宋高宗一意孤行,支持秦桧与金订立了“屈己议和”的卖国和约。

和约签订后,秦桧进一步阴谋“撤武备,尽夺诸将兵权”,以使金顺利消灭南宋。由于抗金派的反对,阴谋暂未得逞。

绍兴九年夏季,金兀术杀害挞懒,准备南侵。绍兴十年五月,金撕毁和约,分兵四路大规模攻宋。宋抗金呼声高涨,秦桧处境不利,即见风扬帆,假意表示愿“谕诸帅同力招讨”金兵,以保住他自己的相位。七月,岳飞率十万大军,大败金兀术,抵近开封,金有被岳飞直捣黄龙之危。秦桧急忙奏请宋高宗,要岳飞“且令班师”,终使岳飞的抗金“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金兀术死里逃生,卷土重来。

为扫除抗金力量,秦桧再次阴谋削夺抗金将领兵权。他向宋高宗挑拨说:现在各地的宋军,只知道将军,不知道皇帝,“跋扈有萌,不可不虑”。宋高宗也怕将领不忠,遂与秦桧密谋,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罢夺抗金将领韩世忠、岳飞兵权。不久,又以“莫须有”(意思是:“莫非是有吧、也许有吧”的疑惑之词)的罪名,将岳飞杀害。同时,秦桧第二次与金签订了卖国和约。

从此,秦桧更为跋扈,将“忠臣良将,诛锄略尽”,干了金朝想干、并要他干的事。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二十二日,当了十九年宰相、作恶多端的卖国的秦桧,终于一命呜呼,为后世所唾骂。

正是:

昔日秦桧卖国人,
迫害忠良特残忍。
今有叛徒再作恶,
汉奸就是江贼民:
疯狂迫害法轮功,
割卖国土害百姓。
难兄难弟两恶徒,
千古遗臭永无尽!

(事据《宋史》等)

转载 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曾传唱过一首名为《苏武牧羊词》的歌曲, 此曲约产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传说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学教师。其中“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这句歌词尤其激励人心。此歌内容采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囚禁冰窟逼降,他饮雪吞毡,坚决不从。后来又把他遣送到北海边上牧放公羊,说要等公羊产奶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苏武不顾威胁利诱,不怕艰苦折磨,坚持十九年而终不屈服。今天我就讲一讲“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的故事。
  • 古人十分注重仁义道德,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会信守诺言,所以有“一诺千金”的成语。而且古人常说﹕“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就是说受到他人的恩惠,应该想着回报,不能忘恩负义。《太平广记》中就有这么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在唐朝末年,郑畋和西门思恭之间注重仁义的事迹。
  • 唐朝时,有牛生从河东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过华州时,在一个乡村小店里投宿。那天下大雪,牛生让店主人烧汤、烙饼,一会儿有一个人衣衫褴褛,也来投店。牛生怜悯他,要和他一起分吃,那人说:“我穷的弄不到钱,今天空着肚子走了一百多里路了。”连着吃了四、五碗,之后躺在牛生床前的地上睡着了,鼾声象牛叫。到五更天时,那人摇醒牛生,连连催促说:“请相公到门外来一会儿,我有重要的事要说。”
  • 清代才子纪晓岚,他文情华瞻,所出妙联绝对,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浑若天成,堪称对句奇才。他处事圆达,既能体察圣心,又能智斗奸臣。虽经宦海沉浮,却能保命全身,实为隐之大者。他学究天人,前有《四库全书》之鸿篇巨制,后有《阅微草堂笔记》之醒世佳作,实为一代文豪。观其一生,文绩卓著,才名远扬,为后人所传颂。
  • 明太祖朱元璋到太学视察,厨师进茶,很称他的心。朱元璋高兴地赐给他冠和带,任 命他为官员。 当时,在旁边的一个老太学生,亲眼看到、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慨。
  • 皇上屡次颁布恩诏,乡官想报官府,为她领取粮食布匹,她都坚决辞谢了。有一年,官府又要为她请求旌表,建立碑坊,她死活也不同意。
  • 清朝雍正年间,河北清苑县,有位知事(官职名)姓邵,他为人廉俭正直,家里穷得叮当
    响。但他很有智慧,破案有方。人们讲他“是把心思才能,都用在办案上了。”当地人都
    称他是“邵青天”。
  • 郑板桥(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三岁丧母,是靠穷 苦的奶妈费氏,抚养成人的。长大后,先是以卖画为生,后在穷朋友的帮助下开始读 书。四十三岁时,考中了进士,随后担任了山东范县(现属河南)知县。
  • 先太夫人曾用这件事,告诫几位儿媳妇说:“这个尼姑所说的道理,真是闺阁之中解除怨恨的神咒。坚定不移地实行,没有不灵验的。如果有不灵验的,那还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