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里的乡村——牛形村落宏村

楚筠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挺拔俊秀的黄山脚下,座落着一个个秀丽的山村,依山傍水,古朴典雅,宏村就是这一片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背依青山,面临绿水,山水明秀,古树环绕,一片徽派建筑与远处的朦胧山脉倒映水中,好一幅秀丽的画卷,故被誉为“山水画里的乡村”。
  
“中华一绝”的牛形古村落
  
宏村是一座有近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始建于宋代,又名弘村,取宏广发达之意。原为汪姓聚居之地,据说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
  
宏村被称作“牛形村落”,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湖边的青牛。苍翠的雷岗为牛首,牛角则是山上的参天古木,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一条 400余米长的水渠盘绕在“牛腹”之中,被称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半月形的池塘,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而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便是宠大的牛躯了。在环绕村庄的河溪之上架有四座木桥,即为“牛脚”。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这个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使民居与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生活居住环境,显示出极高的智慧,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可谓“中华一绝”。
  
民间故宫“承志堂”
  
宏村古民居群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粉墙青瓦、鳞次栉比,马头墙层层跌落,额枋、雀替、斗拱上的木雕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整个村落民居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
  
其中一座建筑可以说是皖南民居的精品,无论在布局及雕刻上都令人叹为观止,有“民间故宫”的美誉,就是宏村的“承志堂”。“承志堂”为清末大盐商汪定贵所建,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的楼房。
  
“承志堂”高大宏伟,外观朴雅,建筑工艺精细。整座楼房划分为外院、内院、前厅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小客厅、回廊、厨房、花园、观鱼厅等。有7处楼层、9个天井、60余扇门窗、132 根木柱。
  
“承志堂”内有大量的木雕作品,在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层次繁复、人物众多迥异,此外还有一些砖雕和石雕,皆工艺精湛,栩栩如生,让人赞叹不已,“承志堂”的规模和布局堪称徽派建筑的精华。

恬淡的乡村生活
  
历经800年风雨沧桑的宏村依然位于群山之中,依然是蓝天碧水,村口的南湖平滑如绸,垂柳依依,夏天生着密密的白荷,村内白墙青瓦的徽州民居掩映在丹枫绿树之间,静静伫立,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显得凝重而沉静。
  
村内街巷婉蜒曲折,路面用一色青石板铺成。街道旁是古朴的店铺,青藤石木探过民居庭院墙头,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和宗谱。泉水在“牛肠”中流动,村民依然像百余年前一样,在水中洗肉、洗菜、洗衣……据村里人说,村民汲取饮用水、洗菜、洗衣等,都有各自规定的时间,是不能混淆的。几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宛如屋边缓缓的流水,宁静而安详。
  
沿着“牛肠”在村凹凸斑驳的青石板路上漫步,听浅溪吟唱,见粉墙黛瓦,感到这里的每一片墙瓦、每一块石板都浸染着历史悠久、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那一份古老与宁静,不由得心灵一片安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即“土生土长的人”,这个民族历史悠久,自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湘西、鄂西一带,那里山岗缠绕,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土家吊脚楼就是其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 西双版纳的森林中,依山傍水的坝子边,坐落着一个个傣族村寨,高大的椰子树、芒果树、棕榈树,还有香蕉林、灌木丛,以及那些挺拔的竹林,一幢幢造型古朴别致的傣家竹楼,若隐若现在绿海碧波中,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好一幅优美的民族风情画。
  • 中国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风俗和文化,他们的传统民居也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如草原上的蒙古包、侗族的吊脚楼、傣族的竹楼等等。而黎族是海南岛独有的民族,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他们的传统民居则是一种形似船状的“船形屋”。
  • 黄历元月十五夜称“元宵”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呢?中原大陆幅员广,南北两地的风俗也常有差异,以“元宵”称圆子(汤圆)是起于何时呢?元宵吃圆子从何时成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说圆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还有人说有馅的圆子称“元宵”,无馅的圆子称“汤圆”,真是如此吗?
  • 黄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年是龙年,岁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龙子、龙女,生肖属龙。然而,黄历新年和十二生肖并非华人专属,不同国家对于生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中亚国家哈萨克,今年的生肖是蜗牛而不是龙,属龙的人到这个国家就变成属蜗牛了。
  • 秋风起兮,七夕节又将来到。牛郎(牵牛)、织女与中华儿女相伴几千年,有情有义的婚姻,相许相牵的爱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七夕的一年一会,让人感叹之外,也让我们反思什么吗?
  • 黄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阳。“端午”处于纯阳之端。民间有俗谚“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为夏令时节防瘟辟毒的启动日。端午节的节俗很多,来源久远,背后蕴藏丰富的文化典故。一起来文化寻根:回顾端午节的九大节俗与故事。
  • 端午“五红”、“十二红”的养生饮食,都是观察时令,巧用时鲜,以促进身心健康的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同时五行养生的原理也在其中体现。不管时代怎么推进,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节令过生活,上天自然赐给人最鲜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亚地区,收受嫁妆是一项古老的习俗,即结婚时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赠送金银首饰或其它值钱的东西。尽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这种做法,但该传统在民间仍然盛行。最新一项研究发现,随着近几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不断提升,印度陪嫁之风却愈演愈烈。
  • 元宵之夜,长安城内灯火通明。一群小伙儿身着橙衣手执黄色灯笼出场。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和管弦,他们在月光下跳跃腾挪,灯笼上下翻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