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守财奴招来钱妖 犹不悟

史鉴
font print 人气: 174
【字号】    
   标签: tags:

五代时有个大官叫袁象先,他其它本事没有,要谈起嗜钱如命来,简直是天下一绝。他到处搜刮,苦心经营,临终时积攒了财富几千万、房子四千间,并且用几十万钱打点朝廷上下,以求宫内宫外人人讲他好话,名利双收。这些财产他在油枯灯尽时还舍不的分给各个儿子花用,而是全部交给儿子之一袁正辞,才放心的撒手尘寰。

袁正辞果然酷似袁象先:唯钱是命,只有进,没有出。袁正辞积攒的钱财之多,以至于他的钱不是用箱子装而是用房子装,别人看的咋舌,袁正辞却还嫌不够。金库里钱财如山,日积月累,时间长了,竟发出了像牛一样的叫声。旁人听到都觉得是不是钱太多了,成精了?就劝他赶紧施舍钱财消灾解难。袁正辞却把头摇的像拨浪鼓,说:“哪里哪里,我听说东西发出声音出来,是为了召唤它同类,这是告诉我要在金库里放更多钱才行,只要钱放足了,钱一定就不叫了”。袁正辞这番高论被传开了,听到的人没有不捧腹大笑的。

袁正辞如此爱钱,要想叫他心甘情愿的拔出一毛出来,谈何容易。然而人心难足,钱财的欲望满足了,袁正辞的人生就要为别的奋斗奋斗了。袁正辞一开始因为父亲的恩荫当上了飞龙副使。唐废帝时,袁正辞送钱五万吊,买了个挂名的衢州刺史。晋高祖登基时,袁正辞又送钱五万吊,想买个真刺史。不料被黑了。晋高祖石敬瑭封他当雄州刺史,袁正辞这下可傻眼了。雄州在灵武以西,吐蕃界内,是极偏远蛮荒之地,到那儿当刺史干啥呀?弄不好小命都得扔那儿!袁正辞不愿去。但当了官不去上任就是渎职抗命,要坐牢掉脑袋的。他只好挥泪割肉,又给石敬瑭送了几万钱,才免于不去。袁正辞钻营一番,反而落得个笑柄,巨款打了水漂,不禁又气忿又心疼,竟然不顾自己还有万贯家财,解下衣带上吊自尽。幸亏被家人及时救下才活了过来。到了石敬瑭死后晋出帝即位时,袁正辞又心热了,又送钱三万吊,外加白银万两求官。晋出帝很同情他之前寻死觅活,就准备给他安排个好地方。谁知任命还没下来,袁正辞已经被病魔抢先找上了门,纵然千不甘万不愿也只得跟无常走一趟。这一走有去无回,袁正辞连死后的追赠都没拿到。

有的人为了争名夺利,丑态百出,却忘了人生的根本是什么。那些中共内既得利益集团,只顾抓钱抓权,全不顾天灭中共在际,身家性命难保。纵然苛政下社会乱象纷呈,他们的反应也与袁正辞如出一辙:不是取消恶法抛弃中共,而是强化恶法死抱中共,这些人真是太可悲了。

(据《新五代史》)

转载 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鲁仲连是齐国人,战国末期著名辩士,为人勇毅正直,喜欢出奇伟之计,却不肯仕宦为官,以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他往来四方,而经常居住在赵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大战,赵军全军覆没。第二年,秦军进围邯郸。诸侯军之救赵者,皆畏暴恶的秦国军队,而不敢前。
  • 沧州盲艺人蔡某,每次路过南山楼下,就有一位老翁邀请他弹唱,并一同饮酒。逐渐地二人关系亲密起来,老翁也时常到蔡家相聚,一起饮酒。
  • 宋朝人仇豫出任明州太守时,想推荐一个幕僚,问幕僚:“你家日常吃饭要花多少钱?”说:“我家十口人,每天要用二千钱。”问:“为什么这么多?”说:“早上买点肉,晚上吃些肉羹,就要这么多钱。”
  • 司农(官职名)曹竹虚说:他的族兄从歙县去扬州,途径朋友家。正值盛夏,此兄停下行程坐到友人的书屋中,觉得很是舒爽惬意。晚上就想住在那儿,朋友说:“这里有鬼,晚上不可以住。”曹兄不管,非要住下。
  • 五个月后,秦孝公死去,太子即位,太子老师公子虔告发商鞅意欲谋反,秦惠王下令派人逮捕商鞅。商鞅本是魏国人,就潜逃到边境,天黑了想在旅馆里住下。
  • 有一位傻和尚,不知是哪里人,也没有姓氏。有人说他姓沈,也有人说他姓孙。无论冬夏,他只穿一件衲衣。他与人讲的话,很不经意,然而事后却能出人意料的应验。傻和尚不饮酒,只喜欢吃肉,无论多少,全都吃光。张大木先生喜欢谈禅,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傻和尚终于接受了他,愿意与他交往。
  • 由于鲁仲连的帮助和努力,促使了秦军的撤退。秦军撤退以后, 赵国的平原君,打算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推辞,始终没有接受。无奈之下,平原君只得摆设酒宴来款待他。
  • 遇到秦军,弦高大吃一惊,知道是要去打郑国,回国报信已经来不及了。
  • 秦缪公是春秋时秦国国君,他心胸宽广,推恩爱人,秦国在他治理下秦国渐渐成为霸主。有一次,秦缪公在岐山下打猎,他的一匹马走脱了,被山下的乡民捉住吃掉了。
  • 商朝建立后,传到第九代太戊即位时,国势已经衰弱,诸侯国渐渐的不来朝拜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