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陵 让迟暮老人挥洒金色余晖

文 ◎ 陈柏年 图片提供 ◎ 愚人之友基金会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他热爱舞蹈、雕塑、绘画,却在寻找人生目标的路上沉浮多年,直到台湾经历百年巨变九二一大地震之后,为了照顾老人心灵这个单纯的心念,展开教授老人绘画的工作,以鲜丽的彩笔为这群老人夕阳晚景般的生命,点缀了绚烂光彩……

当无可抗拒的天灾来临,除了死亡、悲伤与叹息,还有深藏的重生希望在酝酿。

一九九九年的九月二十一日,曾经是台湾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这场造成两千四百多人死亡的地震,震垮了薄弱的地表,震碎了许多家庭,也震出了脆弱不堪的社会支持架构。然而漫长重建的过程中,在地的关怀也渐渐涌生。十多年后,走访当年的灾区埔里,游人如织、明净美丽的风景更胜以往。有人说这场地震不仅是世纪灾难,更是淬炼生命过程的伟大老师。对以绘画重建老人心灵,追寻到自己生命目标的艺术工作者杜金陵来说,正是如此。

年届五十岁的杜金陵,说起话来不疾不徐。言谈间有着慈眉善目的淡然,似乎是缘于久与老人为伴,洞察岁月的眼神,又像是一种艺术家根深柢固的朴实气质。三十八岁之前,杜金陵一心成为舞蹈表演家,却因为腿伤而退至幕后,改从事舞台设计、雕刻与绘画的工作,心中总是感觉漂浮不定。如今,他在埔里一带走访各个基督山村,穿梭部落,教授老人画画已有十年,意外有了丰硕的成果。

一场巨震 重整破碎心灵

当年四海为家的杜金陵,巧遇协助居民度过震后灾情的基督教“愚人之友基金会”理事长林丽雪;有鉴于灾后埔里需要一位教授艺术的老师帮助居民重建心灵,他进入了愚人之友基金会,没想到一待就是十多年,意外开展了一群老人的艺术生命。

为了照顾偏远地区的老人,愚人之友基金会设立的日托站提供聚会学习的场所,少则四、五位,多则四十多人,许多都是七、八十岁,不乏九十的高龄老人。对像有布农族、泰雅族、客家、荣民老伯伯等。透过画笔,老人孤独封闭的心灵逐渐开启,潜藏已久的丰富创作能量被激发,瑰丽的色彩与生命的韧性透过一幅幅的作品得以展现。

目前台湾跻身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高龄化与少子化的速度冠于全球。然而直到九二一大地震发生之前,台湾对于老人“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以在地资源照顾老人,老人不需被迫搬迁到养护机构)、日间照顾的经验,可以说是付之阙如。

杜金陵教导老人绘画成功的过程,也被内政部援引为目前全台湾老人福利关怀站的基本架构,将流程制作成指导手册加以推广,为迈向高龄化社会的台湾奠下实务的基础。


杜金陵将手放在老人臂上,鼓励老人放手绘画。(愚人之友基金会提供)


杜金陵向老人介绍绘画课。

为教老人绘画 摸索半年

教授一般人绘画,已属不易,何况是高龄的老人?十年来杜金陵乐此不疲,源于震灾发生后进入灾区所见的心灵震撼,他说:“当年日本来的一位协助救灾的护士带我们进入灾区,要我们仔细观察:灾区许多长辈过世,不是因为重大疾病,而是在重大创伤、难过之下,不吃不喝过世。所以我们必须赶快照顾老人、小孩,还有弱势团体。”

进入到灾区,老人呆滞无语的情况令人心伤。二零零零年,愚人之友基金会在日月潭、水里、埔里、国姓等地区共承办了六处老人日托站。这些日托站往往相隔有一百公里之远,对于长年沉浸艺术领域的杜金陵来说,无疑是个艰钜挑战。首先语言就是一大问题。

“我小时候读眷村,都讲国语、讲四川话,但是这些老人讲台语,还有的原住民部落需要翻译。所以我来埔里之后开始学台语。”为了寻找教导老人绘画的程序,杜金陵进驻老人日托所,一待就是半年,什么事也不做,就是观察,“虽然家中也有长辈,但是刚开始实在不知道如何与老人家互动。有的老人一拿到蜡笔就丢开:‘老师,我从国民学校毕业就没拿过笔。’所谓‘国民学校’是日据时代的称呼,那你想他现在九十岁,说的就是八十年前的事了。所以他连名字都不会写,压力有多大?”

虽然鸿沟如此巨大,杜金陵慢慢建立引导的方式:第一周告知将会教导老人绘画,这是留给后人的珍贵艺术。尤其原住民没有文字,无形中赋与老人创作的使命感。第二周是画草稿,以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为主题。“虽然人生中最精彩的娶妻、生子,风光的年代都过去了,可是透过绘画,他们可以重温与分享经历,重拾成就感。”他说。第三周就是大家分享手稿,说一说为什么会画这个主题,唤起生命中的共鸣互动,也能自然的形成分组。再来就是集体创作,将一组的手稿“合理性”的放在一张画里,创作出一幅画来。如此放着熟悉的音乐,画一画、聊一聊,再吃吃东西,一个早上很快就过去了。最后,就可以放手让老人进行独立创作的部分。

从手稿制作、集体制作到个人制作,这个过程杜金陵想了半年,才逐一定出步骤。这当中没有学理的支持,都是观察思索后慢慢定案的。而每个细节与过程也都有其深意在其中,终于让常把“不识字、没读过书,手会抖,眼睛不好”当成口头禅的老人渐渐放下排斥心态,进入绘画的绮丽世界。

老来学画 妙趣横生

刚开始打草稿,对这群老人来说就非常困难。杜金陵试过以铅笔打草稿,但是老人下笔胆怯,涂涂擦擦之下,往往交了白卷。他改为要求以原子笔打稿,“画坏了就重画一张”,情况才有所改善。然而要突破老人畏难的心防,才是重大关键,“有一个已经八十多岁的原住民老人,前一天晚上会抱着妈妈留给她的被子无助地问:‘妈妈啊,我实在不会画画唷,可是老师明天就要来了,我实在不知道要画什么?’接着她突然想起可以画原住民妇女织布的情景。还有的阿公是猎人,他就画打猎的工具。”

有的老人像夹烟般夹支蜡笔倚颊在旁边看别人画,看了几个礼拜,也就开始画了起来。

这群老人展现的主题五花八门,有生活的家园、豢养的家畜、旅游的梦想,或战乱离乡前的印象。而当老人述说分享时,无形中传递与保有了生命美好的感动。杜金陵说:“我常常被老人专注画画的神情感动。”

完成草稿之后,真正困难的部分,是在集体创作。因为老人囿于多年的生活习惯,彼此合作并不容易,“大家虽然都不是画得很好,但是有想法就有坚持。可是还是要集体创作,因为会有一个成功的经验,才能进入下一个‘个人创作’的阶段。”要教导这群老人绘画,杜金陵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时候要摆出老师的样子,有的时候要像他们的孙子一样,撒撒娇。”


老人绘画时的专注神情。


谈到老人可爱之处时,杜金陵畅怀微笑。 (摄影/刘佳柔)

最美好的时光在绘画中

在杜金陵的绘画课上,会不断重复要求“不批评”。“我们绘画中禁止语言暴力的沟通,不能说画‘丑’,可是可以建议怎么画比较像,如何配色才比较漂亮。”透过语言的转变,老人与家人的相处也减少了直接斥责的习惯,语言互动都变得不一样,“祖孙的关系都因此改善了。”

当年迈的父母沉浸艺术中,亲子关系也有微妙的改变。有的孩子不擅表达对父亲的敬爱,仅说“我帮你把这幅画照张相”就把画带走,有一天孩子请他到家中去,父亲才赫然发现那幅画已被慎重裱褙,放在家中最醒目的地方。有的女儿远住外地,会把妈妈的画作变成电脑萤幕保护图片;还有的媳妇会帮婆婆购买新画具,婆婆三不五时便带到日托站,难掩骄傲地说:“这是我媳妇买给我的呢。”

杜金陵也教学龄前的小孩艺术课程,他说:“这两类人刚好相反:小孩是有体力、没耐心;老人是有耐心、没体力。但是他们都是最接近天堂的人。”

为了照顾老人较虚弱的体力,每一节上课前都会有精心设计的伸展活动,每个日托站也设有厨房,让长辈可以在上课用些餐点补充体力。而老人之间互相扶持也使杜金陵体会甚多,“例如老人来上课,都是相熟的一起来,上完课离开时,要穿鞋出教室,老人都会帮那个晚出教室的友伴,把鞋理好成一前一后的,方便他穿完一脚再穿一脚。所以我体会到生命最后结束前,那个相依为命的伴,或许不会是妻子、先生或是儿女,而是一起在日托站的老人。”

日托站的长辈因为平常都有做心肺活动,饮食与人际互动愉快,即使面临生命大限,都能平顺离开。

“很多老人今天心肌梗塞,明天就去世,走的时候走得很漂亮,压缩死亡时间。如果要插管治疗、卧病连年,那品质是很差的。我们很多长辈拖到七天是不得了,很多都是一到三天就走掉了。从九二一到现在我们照顾了十年,都是这个样子。”“有一次我们参加一个一百零二岁阿公的告别式,右边是灵堂,左边就布置阿公在日托站的画作、生活点滴的照片。家属很感谢日托站,因为阿公最美好的十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否则地震后阿公只愿意坐在帐篷里、帐篷外,不说话也不吃饭。但是透过日托站的老人相处与艺术教学,他不但创作了很多作品,也十分自豪自己写的字比奖状上好看!”


《微风中的韧性》。作者赖全妹,七十四岁。


《我有一亩田在墙上》,作者李玉节, 五十七岁。

绘画吐真情

虽然没有素描与精确度,老人的画作往往呈现一种朴素动人的力量,在绘画中吐露的心声也特别深刻。

《黄昏的思念》是一位总是把自己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阿嬷所画的。画面上那位漂亮的女子就是她自己。阿嬷在黄昏时总会到池塘看看一对恩爱的天鹅,还有四只绿头鸭。“阿嬷的先生过世五年了,阿嬷刚好有四个孩子。她相信如果自己把这四只绿头鸭养得很好,四个孩子也会很平安、健康。她的想法很可爱,但是那个信念是很强的。”杜金陵说道。

这幅《想远游的心》,是一位乐天的老阿公画的,当时高龄已有九十九岁,但还是像孩子一般,很想出国旅游。湛蓝的海水中,两艘冒着黑烟的船乘风破浪,无比自由。

《微风中的韧性》作者是一位罹患癌症,刚做完化疗的阿嬷,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还为痔疮、眼睫毛倒插的病痛所苦,但是从图画上看不出她病弱的迹象,反而看到竹子被风吹过去又弹回来那种微风中的韧性。“这个阿嬷不但没有被病魔击倒,反而常常做一些菜头粿送给左邻右舍。”画作上纯净而多层次的绿色,还有彩色的石头,予人生机盎然之感。

《我有一亩田在墙上》是一位逃避绘画课好几个星期,后来杜金陵鼓励下,才又走进教室的李妈妈所画。她在完成了这幅画以后,开心地说:“我很富有,田都在墙上。”这句话道尽了艺术天地的宽广无限。

“老人在画画中诉说他的生命,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文史资料,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生命的韧性。透过我的口转述的时候,我就成为一个媒介。当我们搭了一个舞台,他们在生命最后几年卖力地演出,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存在价值,当我重新回过头来时,我也看到了我曾经是一个舞者、一个艺术家。而这样的过程,也让我看到了生命存在价值的重要性。”仿佛生命找到了出口,杜金陵会心一笑地说。◇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贾贾普尔县(Jajpur)位于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在过去75年来,该县一名男子一直在树下义务教导儿童读书和识字,而且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他致力于教学的热情与精神感动了人们。
  • 印度比哈尔邦一名男子花费30年的时间,独自以简单的工具挖出一条3公里长的河渠,以便将水引进村里的池塘,供村民和牲畜使用。此一利益众人的事迹与他不断坚持的恒心与毅力,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
  • 英国一名100岁的二次大战老兵,上个月在生日前发起一项为医护人员募款的活动,迄今募得4,000万美元。此举获得英国民众的广大回响,纷纷寄生日卡片向他祝贺,其中不乏名人雅士。他总共收到了超过15万张卡片。
  • 在当前中共肺炎(武汉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显得格外辛苦。他们不但要面对感染病毒的风险,而且必须长时间戴着口罩,这不光是会在脸上留下压痕或瘀青,也会导致耳朵疼痛。为此,加拿大一名男童制作了一个小装置,可以缓解他们耳朵疼痛的问题。他甚至还大量生产,并捐赠给各地的医院使用。
  • 俄罗斯一名9岁男童以替人们的宠物作画的方式,换取他们提供的物资来捐给动物收容所。他以行动证明,每个人都可以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为动物保育尽一份心力。
  • 肯亚(或译肯尼亚)男子穆查米(Nicholas Muchami)藉由简单的工具,独自挖出一条穿越树林的泥土路,以方便其他村民前往购物中心,而且省去了行走更远距离的时间与体力。他因为这项无私的奉献被誉为英雄。
  • 经常听到人们抱怨说,这年头,除了薪水不涨之外,什么价格都涨。然而,在德国却有一个抗通货膨涨的住宅社区,其每户的年租金只要1美元,而且这个价格500年来都没上涨。
  • 英国13岁女孩史帕克斯(Nadia Sparkes)因为习惯在上学途中捡垃圾,被霸凌她的孩子称为“垃圾女孩”(Trash Girl),但她不以为忤,还是致力于环保工作。她以这方面的贡献在最近获得该国首相颁奖表扬。
  • 在任何大型国际机场里,过往旅客都是神色匆匆忙着赶路,就算坐在登机门前的候机室里等待,人们也多半闭目养神或低头划手机。不过,去年12月8日,在美国纳许维尔机场里出现一幕感人画面,让过往旅客驻足停下脚步,一起感受这个温馨片刻。
  • 一颗善心,挽救超过100个小生命,造就令人敬佩的传奇故事,但同时却也令人鼻酸。越南籍善心人Tong Phuoc Phuc先生,在偶然中亲眼目睹被弃胎儿的悲惨。接下来的15年里,他默默地埋葬了超过16,000名被弃胎儿。
评论